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来这里为感知未来方向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0月18日   T01 版)

    在2015年举行的第十一届“振兴杯”赛场上,来自中国中铁工业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的陕西小伙子王英锋获得第20名。那次参赛,他还和赛场上的选手们抱怨“比赛涉及的知识点有不少都不常见,完成起来有难度”。但是没过几年,这些技术在生产中已经普及了。

    这次大赛,电工实操分为三个模块,其中的机器人操作目前在日常生产中普及度就不是很高,但是他判断,“未来这个一定会成为趋势。”

    王英锋举了个例子,模特们在T台上穿的衣服虽然平时很少有人穿,但代表了流行趋势。“振兴杯”比赛就像这种时装周,题目有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也有对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掌握的考察。关注了世界技能大赛的他还发现,国内的技能大赛,正越来越接近国际范儿。

    这也正是已经拥有高级技师职称的王英锋,依然报名参赛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遇到一些新问题,总不能说自己不会吧,大赛正好有个机会可以集中学习,和来自各地的选手交流。”王英锋说,前段时间单位设备更新,现在用的就是比赛中的这套设备,在掌握新技术方面,他想比别人做得好一点。

    王英锋感受到,这些年,国家对技能人才越来越重视了。技能比赛频次日渐增多,青年技工们也有更多机会提升。

    前几年,王英锋就因为参加中国中铁第11届青年技能大赛,拿了个人第一,直接晋升到技师。“很多老师傅都说你才工作几年呀,就是技师了。”他感觉,现在的青年技能人才,提升之路比老一辈师傅们的机遇都要好。“赶上了技能人才发展的最好时机。”

    这几年,王英锋先后参与了郑州焦作城际铁路黄河大桥、西安曲江新区观光轻轨等众多重点工程建设。

    在香港地铁、蒙华重载铁路(现称浩吉铁路)辙叉的生产中,他对分公司数控机床的系统进行优化和多次解决疑难杂症等故障,保证精度,提高效率,降低维修费用50余万元;对PLC控制的普通铣床,积极优化、备份控制程序,有效防止机床伤人的安全隐患和因程序丢失造成的损失。

    重点项目的建设,离不开王英锋这样的一线技术人才的精雕细琢,而他们精湛技艺的背后,是扎实的基本功。

    此次大赛总裁判长张玉洲介绍,“振兴杯”与世界技能大赛相比,更强调对选手综合能力的考察,设计理念也在逐渐转变,更贴近工业生产。但鉴于参赛选手都是青年,考虑到对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一些传统工种的赛题设置,会通过精细度、安全规范性操作等的要求,引导年轻人“学技术必须打好基本功”。

    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八三厂的高级技师张兵代表北京出战此次大赛。九月开始,张兵就和北京代表队的参赛选手们一起集训了。“只有国庆当天休息了一天,直到大赛前三天,基本都是从早8点到晚上。”

    备赛是一方面,张兵同样看重与同行业精英交流探讨。前几年的一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张兵认识了北京市的一位教练,“跟着他学习了很多年,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张兵珍惜每一次向“高人”取经的机会。

    和行业前辈的不断切磋,也激发了张兵不断探索、攻坚克难的积极性。一个科研项目当中,他和工友们发现设计人员设计的电气设备有缺陷,经过反复沟通、请设计人员到现场多次进行实验,最终按照他们的建议进行了修改,及时避免了隐患。

    张兵一直从事国家级科研任务的钳工装配工作,担任钳工技术带头人。他先后负责国家多个科研攻关任务。

    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重大项目,张兵也参与其中,和工友们用技能保证产品质量。

    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2016年,人社部特批通过京外调干形式为张兵解决了北京市户口。

    日常工作中,张兵还十分注重技术的传承,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钳工技术交流会,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他所带领的徒弟们中,12人已经成长为生产骨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钳工选手刘作岩,就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培育技能人才作贡献。

    刘作岩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所属技师学院的一名职教人。从老师做回 “学生”,备战大赛,他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比赛上,查找相关资料,研究比赛试题,每天都“泡”在实训车间里。

    刘作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召更多学生努力学习技术本领,树立技术报国之志。经历三个多月的强化训练及理论学习,刘作岩来到“振兴杯”现场。他说:“想将自己在比赛中学到的技术、方法、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能够有机会和世界比赛接轨。”

    让刘作岩欣慰的是,自己的学生能够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有的参与建设浩吉铁路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创下三项“世界之最”;有的参与建设福平铁路,穿越风海将大桥修到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还有的作为中国铁建“海外优先”战略的踏实践行者,响应“一带一路”发展倡议,远赴海外贡献青春力量。

    赛场上,他们是埋头操作的技术能手,工作中,他们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强国之梦注入自己的青春力量。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0月18日 T01 版

冠军的分量
“振兴杯”因他们的参与而完整
来这里为感知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