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点下课后,中央财经大学大二学生王潇潇背着书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四道口一家看上去很普通的便利店。“晚上6点半约了朋友在附近吃饭,时间还早,就来自习一会儿。”王潇潇说。
王潇潇轻车熟路地走进超市,绕过几排货架,一个开放式的小型图书室豁然出现在眼前。除了与便利店相连的一面墙,图书室的另外三面墙上都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类书籍,中间是几排长桌,铺着桌布,摆着绿色盆栽,一幅幅书法作品从天花板垂下,给这个空间增添了一丝文化氛围。三三两两的学生在桌边安静地看着书,也有老大爷气定神闲地抄着《诗经》。
这是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和超市发便利店联合开发的一个阅读空间,将便利店空间一分为二,一半继续日常经营,另一半则作为阅读空间免费开放。
店长赵丽君介绍,阅读空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周围高校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家长。即便不在便利店买东西,大家也可以随意在这里阅读或者自习。“有的家长接送孩子,很喜欢来这里坐一坐。还有一些附近高校退休的老教授,也喜欢白天来这里看书学习,有时候还会提一些关于书的建议。”
便利店是24小时开放的。根据店员的大致统计,每天晚上在这里看书的大概有400人次,通宵在店里的大约20%,高校考试周的时候,许多学生会来这里通宵看书复习。
场地是便利店的,书架上的书则全部由海淀区图书馆提供。海淀区图书馆合作协调部主任白瑞说:“为了让书的种类尽可能丰富,每本图书都只提供一本,每年不定时更新图书类目,回收旧书,并按照读者登记的需求更换新书,这个工作每年至少会进行10次。”
赵丽君说,在与海淀区图书馆合作之前,也与一些民营书商合作过,但书的种类和数量不如现在丰富,“之前的书店更加商业化,书的种类也多以教辅为主。这违背了我们想为顾客提供一个能够安静读书,不过于商业的空间的初衷”。
赵丽君坦言,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想要开辟一半的空间作为非营利性的阅读空间,不得不对经济效益捏一把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人员紧张。为了节约成本,目前阅读空间的管理员由便利店店员兼任,也会有一些志愿者,帮忙整理书架上的书籍。此外,书籍丢失的问题也偶有发生,特别是儿童绘本。”
“目前来看,这种经营模式应该说是有利有弊。虽然只有便利店那一半是盈利的,但阅读空间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增加顾客黏性。”赵丽君说。从2018年年初起,这种“书店+便利店”已经在海淀区开了3家,陆续还将有新店开业。
近年来,“书店+”渐成书店转型的新潮流。北京大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颖在其主编的《北京阅读空间指南》一书中,系统梳理了北京各地区出现的新型阅读空间。
位于王府井的书店“字里行间”,把书店和实验剧场融合,在继承传统书店功能的同时,定期邀请专业演员参加话剧、舞蹈等演出;Page One北京坊店在2500平方米的书店内加入了黑胶体验区,并开设黑胶听音室,每月策划举办古典音乐和品听黑胶课程;北京市首家“气味书店”——中信书店合生汇店,则不定期为当期主推书籍打造一款特定香氛,作为书店的主题气味……
书店不仅可以与其他文化形式联动,有些阅读空间还开启了“跨界联动”。除了“书店+便利店”的形式,“书店+医院”“书店+餐厅”等联动形式也开始出现。2017年,东城区儿童医院设立了全国首家24小时医院图书馆,为患儿和家属提供阅读空间;中信书店联想店则“包办”起周边企业员工的健康早餐,员工不仅可以订购5天的早餐,甚至能送餐到工位……
刘颖说:“政府的扶持、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使得度过‘寒潮’的实体书店有望以新型阅读空间形式迎来新一轮的‘复苏’。北京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空间,已跳出陈列图书的单一卖场模式,转型成为好玩的文创天地和跨界的人文美学空间。”
实习生 齐元皎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