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10月24日电(赵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海华)未来的大飞机长什么样?机身和机翼看起来融为一体、没有明显分界,尾翼小了很多,发动机位于飞机的尾部而不是机翼下,流线型的宽扁机身仿佛一只蓝鲸……这一极具未来感的飞机形态,出现在了西北工业大学今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由该校牵头的国内“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团队”在相关项目支持下,经过10余年研究,在翼身融合布局民机总体综合设计技术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部分核心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国际通用的民航飞机均为“筒身——机翼型”传统布局,机身和机翼之间界限明显。经过数十年发展,这种传统布局飞机的空气动力效率发挥已接近极限,导致其油耗、噪声、排放等环保指标无法进一步降低。
翼身融合布局飞机则是一种机翼和机身融合的飞机。发布会上,西工大航空学院教授、翼身融合布局民机研究团队原负责人张彬乾表示,这样的飞机空气动力效率高、结构重量轻、装载空间大,不但节能环保,还能有效降低噪音和发动机有害气体排放。
世界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欧洲航空安全局均认为,翼身融合布局民机是有望实现未来绿色航空“经济、环保、舒适、安全”要求的民机革命性技术之一。也正因如此,翼身融合布局民机的设计技术,多年来成为国际航空界争相研究的领域。
以西工大为核心的国内翼身融合布局民机研究团队,汇集了航空院所、相关高校的优势力量,所完成的“NPU-300概念方案”基本解决了应用可行性问题。与此同时,“NPU-300概念方案”还具有强大的装载能力,设计载客300名或载重40吨、航程13000公里。
据悉,目前,翼身融合民机的一些主要关键技术已经系统开展了地面试验验证,并将进入关键技术的集成验证和试飞验证阶段。2019年9月和10月,航空学报编辑部分别在中英文版《航空学报》和《CJA》专栏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