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79.6%受访者看过学习类直播

54.4%受访者觉得“直播学习”对自己有帮助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0月31日   08 版)

    距离今年考研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备考的过程中,不少人以直播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方式被称为“直播学习”。“直播学习”在2016年兴起,现在已经成为不少学生和在职人士备考和学习的一个方式。有人觉得通过“直播学习”可以找到学伴,在别人的监督下提高成绩,也有人觉得一边直播一边学习,容易分心。

    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65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6%的受访者看过“直播学习”。

    受访者中, 00后占3.3%,90后占38.3%,80后占44.5%,70后占10.3%,60后占2.9%。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崔玲(化名)去年成功考取了在职研究生,在备考时,她看过一些主播“直播学习”。崔玲觉得,“直播学习”在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学习方式和直播方式。“有很多人直播考研、公务员考试或者是职业资格类考试的备考。有的主播会几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在线直播,有的主播把自己一天的学习剪辑成短视频发在网上”。

    山东某高校大四学生刘德(化名)正在准备考经济学的研究生,他关注了一个备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主播。“这位主播每天7点开始直播学习,一般会直播到夜里11点,中间吃饭休息的时间会停播。如果有事不能直播,会提前发公告告诉粉丝。我在看对方直播时,会留意主播看了哪些专业书,准备了什么复习资料”。

    调查显示,79.6%的受访者看过学习类的直播,54.5%的受访者直播过学习。

    和一些主播以考研、考证为目的直播学习不同,天津某高校学生安娜(化名)做的“直播学习”更加轻松简单。“我不以通过某个考试为目标,日常读书、写论文、读文献等学习过程都会出现在我的直播中”。

    安娜从今年暑假开始尝试做学习类的直播,到现在每周会直播2-3次,还会不定期剪辑一些自己学习的片段,做成vlog分享到网上。“我觉得这是一种监督自己学习的好方式,还能把学习经验分享给其他人”。

    调查显示,54.4%的受访者觉得“直播学习”对自己有帮助,可以提高学习效率,23.0%的受访者觉得没有帮助,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22.7%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

    安娜对记者说,“直播学习”时,她学习的精力更加集中。“以前看书时,我容易走神,或者看了没一会儿就想干点别的。现在把学习的过程直播出来,就会想到有人在看着自己,就不好意思开小差了”。

    刘德觉得,“直播学习”像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网络自习室。“我关注的这个主播,每天都会在屏幕右侧列出一天的学习计划,完成一项就会划掉一项。有时我学习累了站起来溜达一圈、喝口水回来,看到主播还在继续学习,自己也会回到座位上继续看书”。

    “直播学习”有什么作用?调查中,54.5%的受访者觉得它可以建立一个虚拟自习室,帮助学习者找到同伴;53.2%的受访者觉得参与者可以互相鼓励,学习过程不孤单;46.1%的受访者觉得这种形式的学习更有趣,可以缓解压力;39.2%的受访者觉得来自别人的监督能提高个人学习效率。

    广州某高校高三学生林丽虽然注意到了学习类直播,但并不经常看。她觉得“直播学习”有点“形式大于内容”。“直播要做很多的准备,比如购买摄像头,调灯光、角度,这些都很费时间”。

    调查中,58.0%的受访者担心“直播学习”变成了一种展示,流于形式;56.8%的受访者觉得为直播投入太多,影响学习;52.5%的受访者指出边直播边学习,容易分心;34.8%的受访者觉得过于关注直播的反馈,容易忽略学习效果。

    65.5%的受访者建议备考者和学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要跟风;56.3%的受访者建议以学习为主,不要过度娱乐。

    在北京工作的90后赵启峰(化名)觉得,“直播学习”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也许有的人觉得在观众的监督下学得更好,但有的人在镜头下学习会不自在,反而投入不进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重要”。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0月31日 08 版

我在父母眼里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一言不合就辞职 职场新人“秒辞”现象说明了什么
七成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多实习
79.6%受访者看过学习类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