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为期两周的第三届中医药国际高级研讨项目(IATC-TCM)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顺利完成。该项目已连续举办3年,主要通过讲座、研讨、专题实践以及参观等方式,与来自世界各国的西医医生分享中医药在科学与技术、临床与研究及基础与转化方面的最新进展,旨在探讨中医药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加快中医药在国际主流医学界的推广与应用。
今年,来自欧洲、美洲、非洲、亚洲11个国家的西医医生及相关人员参加了项目,他们是从18个国家的63位申请者中遴选出来的。
今年项目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国内外中医及结合医学专家进行了16场讲座,既包括临床研究进展与应用,也包括基础研究成果与展示。3场研讨会聚焦中医药在世界、未来中医药研究以及中医药及结合医学疗法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项目进行期间,主办方还带领参会人员开展了3次实践操作:中医体质辨识与诊断要点、各国针灸技术展示与交流以及易筋经等非药物疗法学习。穿插参观了3个中医药研究院所、3家医院、2家中医药博物馆、1家药厂以及国家博物馆及长城等文化场所。
通过密集的研讨,各国西医医生表示,对中医药有了更及时、系统与全面的了解,对未来应用、发展中医药更有信心,希望在未来与中国医生开展更多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共同整合中西医优势,帮助更多患者。
参加研讨班的凯莉医生2002年开始在约翰内斯堡开展中医临床实践,她用中医药治愈了许多患疼痛、消化不良、呼吸和皮肤疾病的患者。一同来参加研讨班的泰瑞莎女士是南非一个康复服务非营利医疗组织的负责人,她认为影响中医在南非发展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南非主流医学领域缺乏中医医生,缺少向民众介绍中医及疗效的途径。该国政府需要加大中医相关政策和建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民众了解中医是包含在卫生健康体系中合法的治疗形式,并发挥中医药在康复领域的治疗优势和潜力。
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土耳其,有60.5%的被调查者使用传统及补充医疗。其中,有59.1%的人应用过草药(不仅是中草药)进行治疗,11.2%的人应用过针灸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医药特别是针灸已然成为土耳其传统及补充医疗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此次来华学习的土耳其医生奥兹库图库表示,虽然很渴望学习中医,但在土耳其很难找到好的地方学习,因此非常高兴有机会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参加中医药国际高级研讨班的菲律宾医生哈罗德介绍,目前,菲律宾医疗保险公司(PHIC)——政府所属的医疗保险机构之一,正就是否将针灸纳入部分病症的治疗进行非正式讨论,针灸治疗有望纳入菲律宾医保。这也意味着,未来针灸师必须获得来自政府机构的专业认证或许可。哈罗德医生认为,在制定标准时,菲律宾需要多参考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相关框架与内容,在其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良。因此,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专业中医机构建立更多联系,未来帮助菲律宾制定中医实践的标准,从而解决目前菲律宾中医药发展不规范的现状。
据来自泰国清莱皇太后大学结合医学院实用传统医学系的瓦曼特丽博士介绍,目前泰国已有9所高校与中国的中医院校开展联合培养中医专业本科生教育的合作,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积极与中国合作成立中医系,如泰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西玛隆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中医系;泰国清莱皇太后大学和云南中医学院也就培养中医人才达成协议。
如今,美国大多数州都可以给针灸师发放执照和注册登记,中医的可及性、社会接受度已经从中国人和美籍华人圈子扩展开来,尤其是在许多私人保险将针灸纳入报销范畴之后。美国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有很高的开放度,有一些充满活力的中医学校正系统地培育中医人才来满足中西结合医学的需要。美国大多数州承认针灸作为独立的专业,需要专业必修课教育、临床教育、执业医师资格和民事责任保险。报名参加今年培训的波尼特沃斯基是波兰裔美国医生,也是最年轻的参加者之一。作为心脏科医生,他在本活动往届参与者的推荐下,燃起了对中医药的兴趣。他希望了解更多中医药在心脏病防治方面的内容,并将之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中。
中医药国际高级研讨项目是由我国科技部发起并资助的国际研讨项目,承办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主要协办方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西医学中心。
(梁宁、独思静、王哲、周思远、吴国英、张铌雪、覃叶萍、张永嘉对本文有贡献)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