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校招季。9月-11月,沙场“秋”点兵。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当我们谈论不平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有位应用数学专业的室友向来犀利,她一言以蔽之,“就是也想要”。招聘的竞技场,要不起的好工作还好吗?
美国西北大学学者劳伦·A·里韦拉的《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一书关切这样应景的议题。哈佛大学读博期间,她曾潜伏顶尖精英公司的人力资源招聘小组,在筛选和决策环节进行半结构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揭示名企招聘的真相——从高校到劳动力市场,文化符号兑现通畅,精英再生产运行良好,布尔迪厄“作为文化的资本”在倾斜的竞技场上熠熠生辉。
作者将精英定义为“对稀缺资源有极大控制力的人”。研究精英,劳伦同时是局内人与局外人,既有低收入、单亲、少数族裔、移民家庭的原生背景,又是纯正的“常春藤”本硕博成员。劳伦选择研究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初入顶级工作的招聘通道,雇主支付最高的报酬,秉承“最优秀的人才理应去最好的地方工作”,年薪是其他类型工作的2—4倍。以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为代表的顶级专业服务公司(EPS)冠名常春藤联盟“最后的学校”,获得EPS公司的录用通知,被认为是踏进美国精英阶层的必经之路。
对没有进军高薪行业野心的人来说,一桌之隔、排排坐的面试官对面,小心谨慎或者大言不惭地兜售自我品牌,也是早晚的事情。这份大洋彼岸的招聘全流程,足以充当具有实战意义的求职指南。
校园宣讲会是预热的第一关,存在的意义是“游说”。劳伦记录了一场投资银行的宣讲会,光鲜体面的负责人用“在这里从未感到无聊”整套话语,将赖以谋生的饭碗,塑造成一项富有活力的使命召唤。宣讲会仅供特定名校,求职者群体直接限缩,便于EPS公司精挑细选。至于院校未列入名单的学生,请移步另设且并非新员工主要来源的就业招聘会——但实际情况是,此类会场旨在公关营销。即便如此,带上简历直接和公司代表攀谈,尽可能把简历留下来,争取“进入EPS公司的唯一机会”。若没有私人举荐背书,难上加难。
接下来简历筛选阶段,劳伦的实证研究将其归纳为“优点分类”。优点要素排序依次为:学校声望、课外活动、成绩、前工作声望……美国应聘者“多样性”身份位列最后,“多元化”流于形式,几乎不值一提。评审人把求职者“毕业学校声望”和“前雇主声望”二者合一,谓之“出身”,“出身”的鉴定反映既有“成就和成功倾向”。事实上,对于应聘者优点判断非常主观,评审人常常以自己的成长生活轨迹形成“契合度”第一印象,这种看眼缘的评价在面试环节则愈加显著。
“你想让他们进你的团队吗?你想和他们花时间共处吗?”人力资源在面试培训时作为暂时的意见专家,然而在兵荒马乱的校园面试外场,止于后勤服务,作用微乎其微。一位投资银行的招聘经理总结道,“如果你所在的部门不赚钱那么你就不太受重视,你在消耗别人生产的东西。”书中有关面试培训和准备的田野观察,是生动有料的非虚构写作文本。
破冰闲谈、自我介绍、技术性测试和自由问答组成了面试环节。“契合度”的主观判断从一进门即开始。“就好像你在约会,你大概知道和对方配不配。”劳伦的一位律师受访对象如是说。运用叙事框架介绍自己是谁,事关分寸、时机、节奏的平衡已经使得一些求职者被打回原形——工薪阶层出身的人更习惯于服从权威的谈话模式,上场就紧张的人,自动让自己处于不利位置。
到了压轴的技术性测试,即常见的案例环节,着实对此感到过于熟悉——结构性思考、分点作答。劳伦采访的业内人士却表示,3—5个点够了,不要过早亮出底牌,不要立即回答。搞砸了压轴案例,覆水难收。当被问及“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这可不是送客,考题还没完。如果对这家公司有兴趣,此时需要适度展现先前所做的功课。
劳伦论述了名校和顶尖公司对社会不平等的“合谋”。她也承认,这是一场“数字游戏”。应聘者数量相对于工作数量增加,这让招聘单位更加锱铢必较。求职匹配指标“契合度”“兴趣”“光鲜”“智力”偶有例外,注释一行小字,看起来很励志——有足够文化宽度的应聘者,可以与随机分配到的任何专业人士找到共同点。只不过,能达到“足够文化宽度”显然不是一般人。
《出身: 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
(美)劳伦·A·里韦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