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安徽:筑创新高地 造“人才磁场”

让有实力者能创新、敢创新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张博 记者 张均斌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1月13日   03 版)

    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扫一扫 看视频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刘庆峰对安徽的评价。20年来,他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的几位校友,始终坚持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探索。他们创建的科大讯飞后来成为“中国声谷”的代表性企业。

    一直随安徽不断向上发展的还有哈佛博士后王俊峰与刘青松。前者在看到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规划蓝图后,就决定留下;后者和团队以“细胞工程关键技术”为核心,发展了靶向药物评价的BaF3工程细胞体系,填补了国内该技术体系的空白。

    蝶变中的安徽,聚集了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学、能源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驱动全省经济澎湃向前。

    源头创新的土壤

    1992年走进实验室研究源头技术创新时,刘庆峰只是一名中科大的大二学生。直到今天,他都为母校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感到自豪,“我的导师是中科大第一个让本科生参加学术研究的”。

    大胆用人、用对人造就了中科大的创新底蕴,也为安徽这片土地厚植出原始创新的土壤。

    为打破量子通信领域发展的停滞状况,2017年成立的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找来了中科大计算机、物理领域的博士构成核心研发团队,“基本囊括了中国大部分量子计算人才”,5年前毕业时经历过专业对口岗位少的副总裁张辉说,公司创立的初衷就是至少培养出一支“能独立自主研发量子计算及量子计算机方向的队伍”。

    刘青松和团队也确信合肥是“创新创业的好地方”。当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落户科学岛仅一年,刘青松和其他几位哈佛博士后相继留下,他们清楚,和极低温、超高压一样,强磁场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极端实验环境,是科学探索的“国之重器”。

    “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回国后在科研路上辗转几个城市的王俊峰,这样描述自己的归国心境。

    对这些科研人员来说,安徽迎接创新创业者的不仅是“踏实沉浸”的学术研究氛围,更是一种允许失败、沉着等待的气度。

    “现在不是爱迪生时代了,技术源头的产生相当不易,需要很多条件、匹配相关理论研究,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诞生新理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说,原始创新需要科研人员做好长期埋头苦干的准备。10年前,正是他和王俊峰的一场谈话,促成了几位归国博士后科研轨迹和命运的改变。

    经历过“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刘庆峰也庆幸留在安徽,这里能给予产业成果转化足够的耐心。

    “公司从1999年成立以来,亏了5年,到2004年才盈亏平衡。”刘庆峰回忆,即使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安徽有关领导表现出来的也是对高科技企业在前期基础研发阶段摸索的包容,“不会提出企业今年要交多少税,做多大规模,而是强调技术创新要做扎实”。

    “政府有担当,企业敢创新”

    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引人汇聚。就搭建平台与学术机构而言,近年来,安徽除了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4个创新主平台建设外,还建设了10个省实验室、10个省技术创新中心,启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能源硏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全省科研机构已超6000个。

    实际上,为留住人才,安徽努力做到让这些有实力者能创新、敢创新。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赵勇在创业初期就感受到科研人员创办企业的难处,“我们不知道是以做科研的状态还是以经营的态度来办企业,科研人员的身份与状态有利有弊,优势是实事求是”。

    当地政府的关切与支持给了赵勇和团队动力,“(政府)不光鼓励科学家进行产业化,还鼓励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式、合适的团队、合适的思路”。

    和赵勇一样,刘青松也称自己是“纯粹的科研人员”,“除了做实验发论文外,其他事不在行,更别说做企业,那更是两眼一抹黑”。可以说,如果没有合肥高新区一位领导的担责之举,他创立的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不会一路走到现在。

    几年前,因为创新超前,刘青松和团队要进行的临床精准用药新技术项目一度遇到困难。

    “公司化的运行,特别是生物医药行业,首先要解决正规资质问题,但因为在国内没有先例,地方监管机构也不清楚如何建立资质、申请什么样的资质。”刘青松说,当大家为担心错失竞争先机而着急时,合肥高新区及时给予了支持。

    为了让企业先干起来,合肥高新区一位领导写下保证书,让项目先“上马”,中科普瑞昇公司因此获得相关资质。

    “政府有担当,企业才敢创新。”那些得到支持的企业也为安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创新能量。去年,安徽授权发明专利1.48万件,其中70%以上都来自企业。这一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403家,实现产值1094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

    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06家,区域创新能力继续居于全国第一方阵。

    用制度设计保护人才生态

    近些年,为激励人才原始创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安徽先后出台了《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实施细则》《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关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工作的意见(试行)》等人才创新政策。一个适合于人才发展的环境逐渐成型,一批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开始落户安徽创新创业。

    “现在的政策环境慢慢地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做科研与成果转化,并在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得到认可。”在赵勇看来,单纯从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发展会有些缓慢,借助政府的力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速度,“比如服务于世界首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的‘京沪干线’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刘青松和团队在融资困难时也曾成为股权激励政策的受益者。

    “政府出钱入股,企业发展后随时可以按低价回购;如果5年内企业完成了当初和政府约定的一些目标,政府就会将股权无偿奖励给科研人员。”刘青松介绍,很多科研成果转化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这时候政府资本入股,会向市场投资者传递出信心,同时,企业发展后,公司创始人很容易因为资本因素丧失对企业的主导权,而政府资本将很好地保护创始人的利益。

    一个省份的发展需要各领域各类型的高层次人才,蝶变中的安徽也为未来的人才资源集聚积蓄能量。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力量正被纳入人才生态之中,安徽安庆的“双创”高地,通过政策、资金扶持,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和团队提供平台与空间。

    更多来到安徽从零起步的人,也在融入当地创新生态的过程中,收获了新的成长路径。2015年从上海一家外企来到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张帷,就从销售、产品等岗位做起,见证了安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在有关政策支持下,张帷公司所在的“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已有120余家机器人企业落户,形成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服务及特种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装备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

    如今,科教资源集聚、创新优势凸显的安徽,还在不断迎来新面孔。这些带着想法、能力而来的人,在这里看到了“未来的样子”,也将向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出发。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张博 记者 张均斌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13日 03 版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安徽:筑创新高地 造“人才磁场”
第十六届“挑战杯”北航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