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北桥街道盛南社区,有一个“周六妹好人工作室”。社区的居民平常喜欢来此聊天,这里经常是欢声笑语。
2009年,该工作室负责人周六妹成为该街道申请捐献遗体第一人。10年来,在她的带动下,已有67名志愿者在“周六妹好人工作室”登记捐献遗体,这里成为苏州捐献遗体志愿者数量最多的社区。今年2月,周六妹荣登“中国好人榜”。
2008年,周六妹在大街上偶然看到一辆采血车,车身上写着“捐献可再生的血液,拯救不可重来的生命”,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她。此后每年5月初和11月初,她都会“掐着日子”去献血,每次献血300毫升至400毫升。
2017年11月,周六妹在她60周岁生日前夕,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无偿献血。无偿献血21次、7000毫升——这超过了一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
但周六妹还有一个“更大的心愿”,就是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她说,爷爷28岁患鼻癌去世,父亲49岁去世,亲人的患病和早逝,让她深切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也让她对生命备感珍惜。
2009年,周六妹拨通了苏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询问办理捐遗手续。她得知捐遗必须有直系亲属签字同意。
当时城市里的捐遗志愿者都不多见,更不用说在农村。这个举动让周六妹遭到周边不少老乡的非议,也遭到家人坚决反对。但周六妹心意已决,女儿最终只能同意。
2009年4月9日,周六妹来到苏州市红十字会,签下了志愿捐献遗体协议。她拿着《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说:“等我百年之后,把有用的‘零件’给别人,就相当于我还活着。”
周六妹不仅用言行诠释着大善大爱,她还成为捐遗事业的“代言人”。在街道和社区的支持下,2018年5月8日,“周六妹好人工作室”成立,她的“好人效应”带动了身边一批又一批人。
每个周二中午,周六妹都在工作室为周边居民答疑解惑,并提供捐献登记服务。
在她的影响下,邹志芳、吴云妹、王家瑞……一个个名字出现在捐遗志愿者名单上。短短18个月,已有67名当地群众报名捐献遗体,其中年纪最长的91岁,最年轻的仅29岁。
从个人的先行先试,到整个社区的大善大爱,周六妹的“好人效应”也成为“盛南现象”。
在“周六妹好人工作室”办公桌上,有一本《遗体、器官等捐献志愿者登记表》,上面登记着从2009年至今的捐遗志愿者名单,周六妹排在第一个,第二个姓名是“邹志芳”,备注显示“已成功捐遗”。
邹志芳原是住在周六妹隔壁单元的一位独居老人,长年卧病在床。2012年,由于身患骨癌的邹志芳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不便,热心肠的周六妹扛起照顾邹志芳的重任,一照顾就是5年。
邹志芳无意间得知周六妹捐遗志愿者的身份,被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于2013年5月也志愿加入捐献行列。2017年2月20日,90岁的邹志芳因病去世,她成为北桥街道第一个成功捐遗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盛南现象”中,农村老人申请捐遗人数偏多。由于受到旧风俗影响,这些出生于农村的老人,有不少曾对捐遗抱有成见。多年来,在周六妹等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捐遗行列。
70岁的捐遗志愿者俞菊根常跟子女们说:“把父母的遗体捐出去不代表不孝。大摆筵席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既铺张浪费又劳民伤财,还扰乱小区清静。”俞菊根最终说服了子女,在他的影响下,老伴也加入捐遗队伍。
今年4月1日,“周六妹好人工作室”组织捐遗志愿者、成功捐遗的志愿者家属,一起到苏州市红十字会捐献纪念园,悼念成功捐遗的人。当时,北桥街道已有4位成功捐遗的老人,他们的名字都被刻在纪念墙上。
捐遗志愿者王家瑞说,有一天,他的名字也会被刻在这面墙上,接受他人缅怀,“我觉得或许这才是生命最重要的意义。”
如今,捐遗的年轻人数量不断攀升。33岁的夏润是一名基层医生。她与周六妹相识在一次社区流水筵席上。“当时饭桌上,周阿姨正拿着手机给旁人翻看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的照片,我一下被震撼到了。”夏润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深知遗体、器官捐献对医学进步的意义。“我们年轻人更应该有这种觉悟,我也会发动身边更多的年轻朋友加入。”
打造更多像“周六妹好人工作室”这样的道德教育实践载体,是北桥街道以“情韵戏乡 德善北桥”精神文明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
“周阿姨身上闪烁的道德之光,值得更多人尊敬、学习。我们也希望周阿姨的好人效应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更多人崇德向善。”北桥街道盛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泳说。
目前,一个小小的北桥街道已获评“中国好人”3人,“江苏好人”1人,“苏州好人”6人。当地提倡严党风、优民风、正家风“三风联倡”,以“德于心 善于行”北桥好人精神为指引,不断凝聚德善力量,让道德的暖流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
通讯员 黄梅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