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全面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1月15日   06 版)

    从1964年建校以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把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的精神和灵魂,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源于历史、基于现实、体现时代、引领发展、独具特色”的要求,努力打造具有深厚内涵和鲜明特色的高职文化,在文化育人的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

----------------------------

    凝练“质量·创新·融合”的文化特色

    经过55年的办学实践,学校不断发扬“自强、务实、协力、争先”的学校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自觉肩负社会责任,确立了“面向人人、服务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企业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办学使命,明确了“建设国内一流、海内外有影响的服务区域型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发展愿景,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思考与回答,学校确立了培养“有德有能有技有为”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理念,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发展的育人之路。

    此外,学校根据办学宗旨,明确了“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先行者、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职业教育领头羊、服务淮海经济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排头兵”的发展定位,构建了具有“质量·创新·融合”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的高职特色大学文化体系,为实现学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高起点和坚实基础。

    凸显“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追求

    文化育人,如何化人?如何育人?学校党政领导积极思考这一问题,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文化建设大讨论,深入研讨剖析学校特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确定了“质量”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要义。

    学校持续开展“微言话文化·大家谈、大家做”活动,提升全校师生对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着力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作为学校传统,在新生入校时会赠送两个“能用一辈子”的本校学生生产的脸盆,从进校就树立学生的“质量意识”,倡导“工匠精神”。

    学校还制定了《专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提炼专业理念,布置职业环境,打造教师办公室、专业教室和实训场所,实验实训室全都实行5S质量管理制度,校园环境中设计“匠心”“笃行”等文化景观,营造“质量”氛围。

    另外,学校还实施了四批“精英高职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了10个精英班,强调教学中的“质量”要求;通过组织技能大赛、成立机器人协会等28个专业类社团,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注入“质量”追求,处处营造学校匠人匠心的文化氛围。

    营造“求真思变”的创新文化氛围

    作为江苏省创业教育双示范(示范校和示范基地),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注重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通过优化创新创业工作体制机制,打造了“一院三园多平台”的实践支持体系,每年开展“成长工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火种”创业大讲堂,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并成功承办江苏省大学生“万人计划学术冬令营”等,厚植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土壤,多举措、多渠道培养学生“双创”能力。

    5年来,学校师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奖项11项、省市级奖项59项,荣获发明专利74个、实用新型专利539个、软件著作权170项,其中学生获得实用型专利61个。

    此外,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在孵创业企业77家,本校大学生占比70%,涉及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互联网+”产业,带动600多名大学生就业、创造产值近亿元。学校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科技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先后荣获省级大学科技园等13个省级、7个市级创新创业品牌称号,并获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

    构建“兼容并包”的融合文化模式

    学校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六文明”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实现了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学校通过项目立项建设的方式,遴选“一院一品”学生教育管理项目,实现了个性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建设了九里书院,实施美育工程,成立了非遗文化社团,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

    学校每年开展清明淮塔英烈祭扫,评选红色文化宣讲员,举办“信仰的味道”红色故事宣讲会等活动,实现了知识教育与革命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

    另外,学校成立青年学习社,并获批江苏省青年学习社称号,每年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骨干培训班,实现了职场教育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

    此外,学校将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与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校企合作企业的文化活动结合,实现了专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些年来,学校重视发挥第一课堂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面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改革,打造科学系统的校园文化活动课程,每年开展社团文化节等主题实践活动;学校还创新运用第三课堂网络育人平台,做精做强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开发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出“三类课程”立体融合的文化育人新模式,形成了“知·承·弘”三阶浸润式文化育人品牌。

    (数据来源: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15日 06 版

健康理念正在融入贫困户生活细节
“最多跑一次”背后的医疗服务流程再造
全面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