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在你心中种下一颗魔术种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1月22日   08 版)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魔法,但是我相信一定有奇迹……这些奇迹曾改变了我身边的很多人,有的人因为魔术战胜过恐惧,有的人因为魔术得到过爱情,有的小朋友因为魔术明白了努力的力量,也有失落者因为魔术重新找回了奔跑的方向。我希望你们能将那些深埋在记忆里,或温情、或感动的闪光瞬间分享给魔术爱好者们,为他们也埋下了一颗有关奇迹、有关艺术、有关梦想的魔术种子。”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9年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上,秦鸣晓、孙峥、丁建中、Eric Eswin等魔术大师收到了这样一封来自中国魔术爱好者的邀请函。为此,主办方特意增设了“魔术种子故事会”这一环节,希望在聚光灯前制造奇迹的魔术师们在台下展现更真实的自己,用亲身经历去告诉魔术爱好者们魔术的意义。

    相比表演魔术,魔术师们其实更想在人们的心中播撒一粒有关魔术的种子。从前,他们从别处获取魔术种子,在风雨的冲刷中从未忘记往高处生长,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挺拔成了大树。如今,这些小有成就的魔术师愿将树上结出的果实分享给青年魔术爱好者们,以期给予他们破土发芽的养分和向上拔节的力量。

---------------

    秦鸣晓:让魔术种子在传承中生根发芽

    如今已经74岁的魔术师秦鸣晓,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戏法”传承人,他的魔术情结正是源于“传承”二字。

    1945年的南京城,喧闹的秦家戏班里,秦鸣晓呱呱坠地。从记事起,秦鸣晓便随着做班主的父亲东奔西走。父亲有一手练神辫的绝技,他也从小就在父亲身边练杂技、看戏法。《仙人摘豆》《九连环》等传统戏法让秦鸣晓感到无比神奇和有趣。

    “鱼缸是从哪儿变出来的?小球去哪里了?”躲在幕后,台前神秘的戏法在秦鸣晓心中种下了一颗魔术的种子。但幼年时,严厉的父亲要求他学习文化课,戏法的秘术也不轻易外传,秦鸣晓并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魔术学习。

    直到1964年,他心里那颗魔术的种子,才有机会得以发芽。1960年,15岁的秦鸣晓考入中国杂技团。四年后,著名宫廷戏法大师杨小亭在庆祝建国十五周年的演出中晕倒在舞台上,领导与杨小亭商议后,决定从杂技团学员班中挑选三个孩子作为其衣钵传人,秦鸣晓被选拔成为杨小亭大师的学生之一。从那时起,表演和传承宫廷戏法便成了秦鸣晓一生的事业。

    秦鸣晓回忆,生活中师父对他处处关心,学艺时师父又变得十分严格。“师父常常说,样样精通就是样样不通。”秦鸣晓称,只有把一样技艺反复练到精通,师父才允许他练下一样。那时杨小亭住在牛街,整条街上只有一根水管,秦鸣晓便和同门兄弟一起把练功用的水缸搬到街口,接满一整缸水再挑回去,每天如此。

    “虽然魔术师在台前的表演看着有趣,但练习的过程是枯燥又寂寞的。每个动作要在台下练几千上万遍,才能保证在台上的每一遍都是一样的。”就在数年反复的苦练中,他把传统戏法的功底打得扎扎实实。“只有足够了解传统、掌握传统,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他说。

    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秦鸣晓有了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机会。1972年,国家开始实行“杂技外交”,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支持下,秦鸣晓第一次随杂技团走出国门,一路演过伊朗、埃及、埃塞俄比亚等七个国家,将中国传统的宫廷戏法带到了世界的面前。神秘精彩的中国魔术,让外国媒体齐齐赞扬“东方”的美丽和神奇。

    “当时我们在台上表演的传统节目《十二连桥》,台下包括总统在内的观众们哪儿看过这个呀?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起立鼓掌欢呼。我们的表演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直到现在,秦鸣晓仍记忆犹新。

    从那以后,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多,他和妻子姚金芬在吸收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自创了百余个新节目,不仅在国内登上了春晚等颇具影响力的舞台,更多次出访亚、非、美、拉、澳和欧洲,到30多个国家演出。1984年,秦鸣晓与姚金芬双双获得国际魔术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国际魔术家荣誉奖章”,这也是中国魔术师首次获得这一世界殊荣。

    秦鸣晓认为,时代不停在变,宫廷戏法也应该有所创新,他便想方设法,希望让藏在“深闺”的传统戏法走出宫廷,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心里“年轻”起来。“以前变戏法用瓷碗,现在变成玻璃碗,表演者就要考虑相应的一系列变化。像这样的创新是必须的,有些人觉得尊重传统就是停在原地不动,这是不行的,传统文化必须随着时代不断前进,不断发展,才是真正的传承。”

    按传统戏法的规矩,徒弟要“五年学艺,三年谢师。”但秦鸣晓说自己“不讲究这个”。为了让宫廷戏法后继有人,不断培养人才,秦鸣晓称自己收徒的标准很简单:喜爱魔术,为人正直,尊重观众。他说,师徒之间已经从最早的“卖身拜师”演化到了“继承拜师”,再改进到了如今的“交友拜师”。在他所收的十余个徒弟中,有孙峥等活跃在魔术舞台的魔术师,也有些已不再单纯研究魔术,而是专注于传统戏法的推广和发展。

    秦鸣晓说,如今传统魔术发展越来越碎片化,并且与社交联系紧密,人们不仅可以看魔术,用手头的皮筋、钢笔等就可以表演简单的小戏法,这也是让更多人亲近传统戏法的一个新趋势。

    秦鸣晓希望这颗魔术的种子可以在更多青年从业者的心中生根发芽。“中国是世界魔术的发源地之一,我们有非常优秀的文化传统。如果说中国的魔术事业是一颗种子,那么现在国家给我们的平台,以及魔术大会这样的活动,都是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所以我们要把阻力变成推动力,必须要让这颗种子开花,还要结出甜美的果实。”他如是说。

    孙峥:用创新把魔术种子播撒出去

    北京魔术师孙峥的魔术种子,源于一个名为“天堂和地狱”的魔术。

    17岁那年,孙峥为了学习魔术,在一个魔术店免费打工。某天,他遇到了一位30多岁穿着皮衣的顾客,希望拿自己的近景魔术去交换他的魔术。

    在表演之前,那位顾客问了孙峥一个问题,你相信世界上有灵魂吗?没等孙峥回答,他就开始了他的魔术。“有一个好人和坏人走在通往天堂的路上遇到了,坏人骗好人说,你是个好人,做了这么多好事,能不能再多做一件,把门票给我一点,别让我成为孤魂野鬼。好人就撕了三分之一给他,在进天堂前,坏人又说,我的门票太少了可能进不去,就把门票抢过来又撕了一半。”他一边讲着故事,一边将手中的白纸撕开。等他们到了天堂门口验票才发现,坏人手中的碎片拼起来正好是象征地狱的英文单词“hell”,而好人手里的废纸展开则是一个代表天堂的十字架。

    当孙峥在魔术种子故事会上展示完这个只需要一张白纸就可以操作的魔术时,在场的大学生尖叫着给出了激烈的掌声。“那位顾客给我演示完这个折纸魔术后就离开了,并没有要学我的魔术。他可能就是个‘天使’吧,把这个魔术当做礼物送给了我。”孙峥说,那个魔术在他17岁的心里种下了一个美好的种子,也促使着他走上了魔术道路。

    在北京理工大学一次演出中的意外,给了孙峥做小剧场魔术的灵感。那时,因为场地没有投影机,无法完成表演,他就应急找出随身携带的道具绳子,把自己的双手紧紧地捆在一起,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如何逃出生天。没想到演出反响激烈,让他收获了自演出以来最热烈的掌声。也正是这次演出,让孙峥逐渐探索出了小剧场魔术的形式:用魔术给观众讲故事,通过与观众近距离的互动,让观众参与到自己的魔术表演中来,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魔术体验。

    “与传统的魔术表演相比,小剧场魔术打破了舞台表演的‘第四堵墙’,魔术师与观众的互动性更强了,观众有了很大的参与感。”孙峥说。他也被誉为“中国小剧场魔术秀第一人”。

    “魔术想要传播,除了展现在舞台上神奇震撼的一面,我们必须要做的是告诉世界,魔术承担着怎样的使命,又具有怎样的独特魅力。”在孙峥看来,魔术独特的魅力在于用一种艺术的方式给每个人一个充满惊喜、浪漫的奇迹。

    即使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孙峥对于魔术的学习、探索也从未间断。他对中国传统的宫廷戏法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将一直藏在“深闺”的宫廷戏法与小剧场魔术相结合,使小剧场魔术表演更加丰富、有内涵,同时也将中国传统的宫廷戏法传承下去。

    “可宫廷戏法有自己的传统,宁给一锭金,不给半句春,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孙峥为了能学到正统的宫廷戏法可没少花心思,他先是托朋友邀请清朝宫廷魔术的第四代传人秦鸣晓来看他的小剧场表演,展现自己对魔术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然后向其表达他想要把宫廷戏法用小剧场的模式推广出去的理念。

    孙峥没想到秦鸣晓也正有此意。2015年,他正式拜秦鸣晓为师。“宫廷戏法离观众有着一定距离,再加上现今一提起魔术,大部分观众首先想到的,依然是硬币、纸牌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西方魔术,而对中国传统魔术知之甚少,小剧场魔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秦鸣晓说道。

    通过学习和钻研,孙峥将宫廷戏法和小剧场魔术结合起来,在小剧场魔术表演中创新性地加入了宫斗、穿越等元素。

    “老佛爷,今儿表演的这魔术叫‘三仙归洞’,您瞧好了!”舞台上,孙峥“穿越”回到清朝,变成了自己的祖师爷,给由观众扮演的“老佛爷”表演魔术。两个小碗翻翻覆覆,三个小球的消失又出现逗得“老佛爷”哈哈大笑,台下的“文武百官”啧啧称赞。

    在《我是谁》的演出现场,以互动戏剧式的表演、近距离“聊天”的形式,让观众的情绪跟随表演者,得到彻底的转变、释放。古老的宫廷戏法经过孙峥的演绎,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的喜爱。

    “我需要传承的不仅是魔术技艺,还有魔术记忆。”孙峥认为,绚丽的手法之下,承载着深刻的魔术记忆,它蕴藏着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这个民族面对传统的态度。除了展现魔术的神奇之外,魔术师们同时也要讲述魔术故事、分享魔术记忆,把魔术立体、全面的魅力展现给观众和从业者,让魔术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丁建中:以主动苦练滋养魔术种子

    最初在中国台湾魔术师丁建中心里悄悄埋下魔术种子的,是电视里大卫·科波菲尔的节目。他神奇的双手自由地变幻着手里的道具,同时也无限激发了那时仅有8岁的他对这一神秘领域的兴趣。但苦于当时台湾没有专门教魔术的地方,他只好去图书馆里寻找相关的书籍自学。

    直到小学五六年级时,丁建中看到报纸上介绍了一家台北的魔术俱乐部。为了得到具体地址,他专门打电话给报社找到负责刊发的记者询问。这通电话终为他打开了走进这个领域的大门:在魔术俱乐部,他第一次看到成排的教学录像带,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受限于并不充裕的经济条件,他们常常只能商量着买不同的录像带,然后交换着看。“当时我就和刘谦商量,他买‘硬币’的,我买‘鸽子’的。”丁建中笑着回忆道。因为深知这些视频的来之不易,他练习得非常刻苦,也在这个过程中对这项神奇的艺术愈发着迷。

    上初中以后,丁建中更加笃定了自己未来想走职业道路的念头。他意识到,要想完成一台精彩绝伦的魔术,扎实的功底和到位的表演缺一不可。因此,他选择了到台北华冈艺校就读,系统学习戏剧表演。

    在艺校的经历,让他真正学会了用宏观的视野看待每一场演出。“那里的老师教会我,不能仅仅为了演魔术而演魔术。”丁建中说,除了本身的方法以外,灯光、音乐、服装、台词,表演者的肢体乃至眼神状态,都影响着一场演出的效果。

    在艺校的学习也让他在舞台上的表演更加轻松自在,如鱼得水。他认为,魔术师要想做到出色,一定不能将自己束缚在这个小圈子里,而是要走出去,去认识不同领域的人,学习各种表演形式。“就像大卫·科波菲尔最初也选择了学习舞蹈,借鉴不同的艺术能丰富和充盈我们魔术表演的内容。”他说。

    8年前一场视觉上极其震撼的演出,使丁建中捧得了梅林奖。“从地面穿越到高达433米的小蛮腰顶楼,只要一秒钟!”在十几台摄像机全方位的“监控”下,丁建中携手嘉宾和一名现场观众走进了密封的“魔幻宝盒”。宝盒缓缓上升,丁建中正在寻找最适合穿越的高度。突然,纸箱底部燃起熊熊火焰,台下观众不禁屏气凝神——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三人竟已经出现在了广州塔108层的玻璃房内,引得现场阵阵惊呼。

    如今,这场表演依然令他记忆深刻。“为了达到最终的效果,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准备,设计道具,规划场地,设想能否添加更多元素,以及不断重复的练习。”丁建中总结道,其实一台魔术出彩的秘诀就在于两点——牢固的底子,丰富的表演。如何将这两点发挥到极致,也正是他自走上魔术这条路以来始终在追求的事。

    丁建中称,好的魔术师表面上似有将状况控制于掌心的“魔法”,其实不过是背后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磨练自身的结果。从小时候“强迫”前来自家美容院洗头的客人观看自己的魔术,到在文工团当兵的两年共演绎500余场,再到初来大陆时在广州长隆集团的剧场演出5年,他深信所有的成功都依靠自己主动的积累。

    舞台经验的大量积累,自然而然地驱使丁建中之后选择主攻“舞台魔术”。起初,魔术的未知性也曾令他手足无措。“私下练习变鸽子时常状况百出,有时把脚给拉断了,有时把头给拉断了。”他说,“而在现场,如何引导观众配合也是不小的考验。有一次表演‘鳄鱼逃脱’,我被绑上了绳子倒挂着,下面放了几只鳄鱼,需要在点火的时候表演瞬间挣脱。但当时因为配合不到位,就出现了意外。”

    丁建中建议青年魔术爱好者们,想要学好魔术,千万不要丧失主动性。“在如今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教学视频伸手就能点开,高难度技巧都不再蒙着神秘面纱。只要肯主动、肯苦练,就一定会有所成就。”他认为,青年魔术爱好者需要向内主动地磨练基本功,向外主动地探索新元素,用牢固的底子、精彩的表演,滋养心中的魔术种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22日 08 版

在你心中种下一颗魔术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