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正常器官的精准勾画是决定放疗疗效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相关医务人员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环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日举办的第二届创新转化大赛暨第三届科技成果推介会上,该院肿瘤放疗科副研究员杨瑞杰介绍,团队在2016年启动肿瘤放疗自动结构勾画人工智能系统开发项目,“利用患者影像进行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和算法训练,同时使用强化和自适应学习来改善勾画的效果。”
临床需求往往是医疗科技的灵感设计和转化驱动的源泉。运动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余家阔对于全膝置换人工关节的研发,正是基于我国在该领域渗透率太低的需求。20年前,他在德国亲身经历的一场全膝置换手术为其研发提供了契机,“考虑到运动医学患者的特殊性,我们按照微创、精准、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要求一步步展开实施”。
超声诊断主任崔立刚,研发超声腔内探头隔离及导声一体化装置时有类似的初心。国内现有的超声腔内探头多采用在探头顶端涂抹医用超声耦合剂作为导声方式以清晰成像,并且还需采用男式避孕安全套作隔离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这一模式沿用多年后,崔立刚发现,鉴于与探头接触的人体面结构复杂,安全套很难与之完全贴合,同时在安全套外再涂抹未经严格灭菌处理的耦合剂,甚至还存在逆行性感染的风险。“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我们发明了这种超声腔内探头隔离及导声一体化装置。”崔立刚说,“套儿很小,事儿很大。”
参与医疗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并不是医生的专利。“我作为今天唯一的护理人站在这里非常骄傲。”笑称自己“打酱油”的呼吸科病房护士长赵东芳说,在临床工作中,她发现鼻饲患者在鼻胃管营养过程中极易出现食物反流和误吸,这将大大增加引发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因此我们设计了防误吸安全型胃管及检测系统。”
“如今的医务工作者把握住了‘转化’的真正内涵。”北京市卫健委科教处处长宋玫点评道,“原来临床医生谈到‘转化’,大家想的都是如何把临床工作做得更好,例如发表一篇文章或者出版一项指南。但是现在我们推动的是一个深度的转化,贴合临床诊疗实际需求,形成产品走向市场,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得以率先使用相关产品,创造出临床疾病最好的诊疗技术和手段。”
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表示,科技创新对于医学发展非常重要,举办这样的创新转化大赛,就是希望鼓励医护人员能够带着更多的思考去做临床工作,从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乔杰看来,该院现有的平台,是将政府导向的自上而下和医生临床需求的自下而上两种路径联动起来进行管理,创新转化中心安排专职人员为医务工作者在申请专利保护、对接落地企业、签写合同等方面提供支持,这样能够加快推动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医生权益的保障,是提升创新氛围和激发创新活力的一大关键。如今北医三院给出的方案是,“70%的收益属于医生,15%属于科室,15%属于医院”。“我们要落实中央解放思想的精神,让医生合理合法地拿到劳动所得,去展现他们的价值。”该院党委书记金昌晓说。
最近3年,北医三院转让了16个项目、43项专利,转让金额超过8000万元。除此之外,该院还分别在今年4月和6月牵头成立了医学创新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实现了院内多科室和院外多单位下医疗科技创新孵化全周期的贯通。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