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众多“农”字头的院校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扎根在江苏的农村办学,接地气的办学理念持续引起全国关注,是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10所高水平学校(A档)拟建单位中的一所农林类高职院校。
“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长期以来,学院积极践行这一办学理念,做农业发展的引擎,做农村发展的智囊,做农民致富的帮手,融区域、接地气、出实招、见实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科技强农、产业富农、培训润农并举,带动千家万户,致富一方百姓,连续8年被评为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
----------------------------
下好科技强农“先手棋”
江苏溧阳市戴埠镇牛场村南天竹花木合作社的村民,曾一度为南天竹的价格走低而发愁,直到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带来了新品种——火焰南天竹。
专家们花了两年时间突破嫁接技术,把火焰南天竹成功嫁接到普通南天竹上。嫁接后的新品种两三年内就能长到近1米,经济效益也成倍增长。
依托“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学校与科技帮扶相结合,安排专业教师赴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对接县市、对接产业、对接农户,开展社会服务。通过田头指导、农民培训以及全方位的科研扶持,实现教师科研教学与地方产业发展有效对接,培养了100名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服务型”双师,同时建设了草坪草、彩色苗木、有机茶叶等9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等。
科技强农一直被学校视为提升核心竞争力、下好“先手棋”的重要途径。除了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学校围绕江苏农业经济发展,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现有南方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国家彩叶树种良种基地等2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
此外,学校瞄准现代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开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新品种、新技术。5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级项目214个,科研经费累计达2.04亿元。育成新品种37个,国家发明专利338项,获得4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奖。
扭住产业富农“牛鼻子”
依托科技优势,学校不仅下好了科技强农的“先手棋”,还扭住了产业富农的“牛鼻子”。通过重点做优校办产业实体和打造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两大产业示范基地,托起了现代种业、草坪草、设施园艺等优势特色产业。
学校设立了14家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企业实体,其中学校控股的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一家农业农村部确定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公司每年推广作物新品种50个,提供作物良种7000万公斤,推广面积1800万亩,通过品种更新使农民增收7亿多元。
学校另一家龙头企业——江苏绿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家园林绿化一级施工企业,建有无土草坪毯生产基地和彩叶苗木繁殖基地,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与周边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不仅把优质种苗和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还保证农户苗木销售,帮助农户建立花木生产合作社100多个。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面朝数据背朝云”,学校打造的江苏农博园刷新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园区在作物生产、园林工程和畜牧生产等6个教学工场基础上,融入信息、装备和生物等先进技术要素,建成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农业基地。江苏茶博园则建成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乡村旅游及技术研发与服务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基地。两园核心区面积5635亩,辐射带动1万余亩。
学校还重点推广草坪草、应时鲜果等优势特色产业。目前,草坪草和彩叶苗木两大产业被江苏省政府确定为宁镇丘陵地区优势主导产业,无土草坪累计推广20多万亩,带动4万多农户;彩叶苗木累计推广面积10万多亩,带动两万余农户。
走出培训润农“新路子”
虽然已过去4年,但在学校培训的点滴,于先生至今念念不忘。这位江苏省家庭农场的农场主,所经营农场以中高端花卉、苗木种植为主。这种他口中的“小众”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却不小。而那次针对江苏省现代青年农场主的培训,不仅让他找到了解决日常种植经营痛点的实操法宝,还带他参观考察了好几个国内外家庭农场,“特别是欧洲家庭农场先进的经营理念,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事实上,于先生只是学校“培训润农”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农民培训新机制、技术推广新路子:一方面,打造“创业+学校+农民”培训模式。政府负责组织培训对象,学校负责培训课程设置、组织管理、跟踪指导等,专家教授驻村服务,培植示范户,每年培训两万余人次。另一方面,建立“校+县、系+镇”对接服务机制。学校与句容、泗洪、溧阳、沭阳四县(市)挂钩,培育推广了草莓、葡萄、草坪等新品种,推广20项实用技术,培训各类人员10万人次。
学校还被确定为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助力中国农业“走出去”。
(数据来源: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