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不是来几年就走,而是要扎根农村

江苏太仓“定制村干”:不做“凤凰牌”,要做“永久牌”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2月04日   02 版)

    近日,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丁泾村的“定制村干”沈佳佳正忙着将采摘的金丝黄菊晒干、分拣,品相次一点的用来酿菊花酒、菊花糕,品相好的烘干之后用来作菊花茶。

    出生于1995年的沈佳佳是本地人,2013年,她考上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2016年回村任职。沈佳佳手里有几个重量级证书——拖拉机驾驶证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五级、蔬菜园艺工三级等职业技能证书。

    平时,她既要负责制订农场的耕种计划,又是村里的团支书,是一名“文能写材料,武能开拖拉机”的“农业新青年”。

    太仓自古被誉为“皇帝的粮仓”,在苏州“四个百万亩”工程中,太仓有近50万亩。当地有大型合作农场近百家,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标准化生产,但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员,“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矛盾突出。

    为了更好解决村级后备干部人员不足、年龄结构老化、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太仓创新推行“定制村干”培养模式。2013年,太仓在江苏率先出台《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面向本地应届高中生招录定向委培生,就读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学院。

    来自太仓市浏河镇东仓村的胡嘉霖也是一名“定制村干”。2016年7月,胡嘉霖选择回到东仓村——他从小生活的村子。这一年也是东仓村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一年。

    在他的记忆中,此前村里几乎没有农业项目,种植水稻、小麦的田地都分散在村民手里。两三年来,土地逐渐流转回到村集体,村集体才开始有机会进行集约化、产业化管理。农业机械、农业项目进村,变化悄然发生。

    胡嘉霖是这场变化的见证者。目前,东仓村约1500亩土地流转到村合作社,各式农机12台。在实践中,胡嘉霖发现“这里有我大施拳脚的机会”。

    随着电商发展日益迅速,他发现许多村都有电商平台,但往往一村一平台,力量小且分散。于是,他建议村里推出一个大平台,导入镇里各村特色农产品,共同打造当地品牌。建议被采纳后,他找到一家第三方电商公司协商,最后促成合作。

    看着儿时伙伴纷纷离乡进城,这些“新农村青年”却选择返乡。今年24岁的太仓市城厢镇万丰村村委会副主任潘鋆皓说,“定制村干”学费全免,就业包分配,收入待遇有保障。作为当地人,街坊邻里都熟悉,工作也没有方言障碍。

    3年前,他在村里的海丰农场做管理员,年龄大、资历深的农场老同志对他有些不服气。长期以来,海丰农场一直将稻谷倒在场地上,通过人力,一铲一铲装入编织袋内,这种传统方式费时费力。潘鋆皓从装水泥的立方体吨袋中获得灵感,吨袋容量大、易于堆放,可直接使用叉车进行装袋。

    建议被采纳后,农场便开始使用吨袋装谷、叉车叠放的作业方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没过多久,这个点子多、肯吃苦的年轻人为农场注入新活力,老同志都心服口服。

    “我们不想要来几年就走的‘凤凰牌’,想要能留下来的‘永久牌’。”今年31岁的丁泾村党委书记陈超说,他的另一身份是太仓新农菁英促进会会长。

    去年12月,太仓市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团太仓市委等部门推进太仓市新农菁英培育计划,成立太仓新农菁英促进会,把一批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年轻人,培养成为政治文化素养好、农业发展能力强、基层治理水平高、留得住扎下根的“技术型+管理型”双型人才。

    目前,太仓已有两届共189名“定制村干”学成回乡,被分配到产业振兴、社会治理等岗位历练。已有14人进入村(居)“两委”班子,1人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留岗稳定率达91.13%,该市92个涉农村(居)都有新鲜血液加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新青年责无旁贷。”团太仓市委书记邵旻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2月04日 02 版

纪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2019年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布大会举办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术研讨会
江苏太仓“定制村干”:不做“凤凰牌”,要做“永久牌”
中国工程院举行新院士颁证仪式
司法部举办第二届开放日活动
国家药监局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走进江西龙南
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逐年提升
青年“铁军”掘进“一带一路”咽喉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