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2月0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大草原上的“光明行”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耿学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2月05日   06 版)

    得知记者来采访,莫春良和刘新华穿上了达斡尔族和蒙古族的节日盛装,刘新华还戴上了治疗时红十字会志愿者送的香囊。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耿学清/摄

    “墙咋这么白这么亮?”取下蒙在眼睛上的纱布后,70岁的内蒙古牧民毛礼问。11月初的高原已是寒风凛冽,毛礼老人一家却像是迎来了暖洋洋的春天——过去3年多,他陷入了白蒙蒙的雾中世界,走路磕磕碰碰,分不清地里的草和苗。

    毛礼是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光明行”的第一万名受益者,在他之前,全区64万多名疑似眼疾患者经过筛查,近万名白内障患者得到免费治疗,重获光明。

    被白内障打断的生活

    4年前,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达斡尔族牧民莫春良外出赶牛时发现,往常一出屋门就看到的马桩子“没了”。

    其实,那根粗如电线杆的拴马桩仍戳在距离他10多米的草地上,只是他一只眼睛患了白内障,看不清了。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辐射强烈、风沙粗粝,遮蔽物少,属于眼疾高发区。像毛礼、莫春良一样因白内障致盲的眼疾患者,在内蒙古正以每年9000多例的速度增加,其中约有四成集中在困难家庭。

    “辛苦了一辈子的牧民眼看着儿女成家立业,可以享享清福,一得白内障整个人就塌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芳说,她用3年半的时间追踪调研了数百个患白内障的贫困家庭,“白内障是草原上贫困户的常见病”。

    王芳说,牧民一般生活在偏远地区,得了眼疾不仅自己丧失劳动能力,还需要一个亲戚负责日常照料,这对牧民家庭来说是雪上加霜。

    莫春良今年65岁,妻子刘新华是蒙古族,比他大1岁。用老两口自己的话说,“两人都没什么文化”。

    他们大半辈子过得朴素且执着:青壮年时在草场上放牧30多头牛、40多只羊,每到儿子和女儿上学、结婚,就卖些牛羊换钱,当牛羊快卖完的时候,儿女也就养育成人了。

    这种牧民们最广泛的生活循环经常被白内障打断。

    起初,莫春良和家人们不知具体病因,只道是“人老了,眼花了”。

    莫春良的孩子们没有放弃,带他到呼伦贝尔市最发达的海拉尔区,又带他到呼和浩特和北京,最后确诊为白内障。

    “一只眼睛的手术费要1万多元?”尽管孩子们支持,莫春良犹豫了,住院还需要人陪护,吃住都要花钱,“回家吧,还有一只眼睛,模模糊糊也过得去”。

    不幸的是,没过多久,老伴儿刘新华的两只眼睛也模糊了,老两口的生活更困难了。

    莫春良一家属于鄂温克旗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4年,当地政府在实施精准扶贫时为他们改造了60平方米的住房,守着500多亩草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没想到,在即将脱贫时“因病返贫”。

    草原上来了“大篷车”

    2015年末,莫春良的儿子儿媳带他到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求医时,看到一辆印着红十字标志的“大篷车”。旁边拿着宣传材料的内蒙古红十字会志愿者告诉他们,这是来查眼病、治眼病的,免费。

    莫春良和刘华新都在登上这辆“大篷车”后,重新见到了光明。

    这辆红、白、紫三种颜色相间的“大篷车”,是从呼和浩特沿着中蒙边境线开来的“复明24号”流动手术车。

    王芳介绍说,这台车由亚洲防盲基金会赠送,车上安装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眼科治疗设备,“用在地广人稀、居民分散的内蒙古草原,再合适不过,可以开到牧民们家门口直接进行检测、手术,减轻牧民的经济负担”。

    除了志愿者,流动手术车上还有内蒙古自治区的优秀眼科医生、有着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士,一路行进、一路筛查、一路实施手术。

    连续3个月,内蒙古自治区朝聚眼科医院白内障学组学科带头人郭清一直在手术车上。有时一天手术需要10多个小时,手术车上没有卫生间,早晨起床后,郭清不敢多吃东西、喝水,怕影响手术时间和效果。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郭清和团队创下了一天106台白内障复明手术的纪录。

    从额尔古纳河到锡林郭勒草原,“复明24号”流动手术车护士长张晓青跑遍了大半个内蒙古。

    “这一路也是宣传眼部护理、用眼卫生的旅程。”张晓青说,许多前来就诊的老人由于长年累月在风沙环境下劳作,眼部和脸上积满了厚厚的沙茧,手术开始前,护士们需要用长达1个多小时的时间用医用砂纸帮病人清理面部,结束后还要叮嘱他们平时每天清洁眼部。

    最令张晓青难忘的是,一位双目失明的70岁老人术后揭开纱布后,明亮的眼睛里瞬间溢出两行热泪,她深深地向张晓青和医生们鞠躬致谢。

    鉴于“大篷车”在“光明行”中的巨大作用,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前往亚洲防盲基金会表示谢意,也希望争取更多支持。亚洲防盲基金会又向内蒙古贫困眼疾患者捐助了一辆流动手术车。

    如今,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两辆内蒙古红十字“光明行”的“大篷车”载着医生、护士和志愿者,一南一北,为眼疾患者送去光明。

    “光明”流动在大草原上

    “‘光明行’是一项公益行动,但公益并不是代表不需要投入钱。”王芳说,贫困眼疾患者免费,背后是社会资源的无私投入。

    在流动手术车巡诊期间,像郭清这样的权威眼科专家,每天只拿100元的生活补助费。郭清笑着说,“虽然‘光明行’组委会抠门儿,但是‘抠’下来的钱都用在贫困病人身上了,我们的付出都很有意义。”

    为了确保贫困患者不花一分钱,真正实现免费治疗,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党委引导、政府支持、社会组织搭建公益平台,相关部门参与配合的方式,募集资金,对贫困白内障患者享受城镇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政策后个人出资部分进行全额补贴。

    2015-2017年第一轮红十字“光明行”活动启动时,社会各界对该新兴项目存有疑虑,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提供了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内蒙古光彩事业基金会捐资2507万元,自治区红十字会筹集投入“博爱一日捐”善款和“博爱光明基金”1500万元,老牛基金会捐资1100万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区红十字会的多方动员下,最终筹集了8057万元资金。

    第一轮1万名贫困眼疾患者顺利复明,大草原上涌动着牧民口口相传的感人事迹和爱心团队精打细算的“抠门儿故事”……带来了出乎王芳等组织者意料的“爱心回流”。

    那些重见光明的贫困牧民,用行动传递爱心。

    76岁的俄罗斯族老人曹秀彬与内蒙古红十字会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打算去世之后将眼角膜捐给他人。

    “山里的老人们不了解白内障,以为是老花眼,一听说要做手术,都是摆手、摇头,又怕花钱,又怕手术危险。”巴彦淖尔市的毛燕在母亲通过“光明行”重见光明后,成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每天在牧区奔波,向牧民科普医学知识、联系医疗团队做筛查。

    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了解,担负整个“光明行”公益活动的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全职工作人员不足20人,但是志愿者超过了2200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类似毛燕这样亲人受助后自发成为志愿者。

    爱心在草原上没有停息。在新一轮的红十字“光明行”计划中,爱心团队打算在2021年前,为全区100万名3-18岁青少年进行视力筛查并建立档案,为1万名贫困家庭近视儿童青少年免费配近视镜,为1000名贫困家庭斜视或弱视儿童青少年免费实施矫正。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耿学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2月05日 06 版

大草原上的“光明行”
苗绣等非遗登上时尚舞台探寻国际化表达
北京联合大学: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三全育人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