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庆玲)12月14日,“推进校园足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造中国特色足球青训体系”研讨会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会上指出,5年来,校园足球工作在做大分母抓普及、做强分子抓竞赛、师资队伍抓培训、有序发展抓标准、保障条件抓短板、开阔眼界抓交流、加强管理抓协同等7个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包括基本建成了完善的校园足球工作的制度体系,校园足球的教学、课余训练、竞赛以及相关的条件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完善了校园足球工作的推进机制和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的足球青训体系正在构建等。
王登峰强调,中国特色的足球青训体系是建立在“特色校”的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去推广和普及足球,同时通过竞赛体系和选拔机制层层选拔优秀队员,重点通过教体双方合力共建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校园足球工作进入2.0时代,要认清校园足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解决校园足球工作存在的学训矛盾、体育运动意外伤害等问题。一是要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努力探索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青训道路;二是要坚持足球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群众广泛参与抓起,抓好推广普及提高,完善监督评价体系;三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人人参与、男女平等,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四是要以发展校园足球为引领,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帮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