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13名矿工被困井下80多小时后获救

杉木树煤矿生死大救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鑫昕 见习记者 石佳 通讯员 汪龙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2月19日   03 版)

    扫一扫 看视频

    12月18日清晨6时许,救援人员抬着首批获救的被困矿工走向救护车。当天,在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的13名矿工,在被困80多小时后获救生还。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鑫昕/摄

    咣当、咣当、咣当……12月18日清晨5时57分,伴随着矿井口传来的轨道矿车轮轨的撞击声,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12·14”透水事故的首批获救矿工终于安全升井。

    获救矿工躺在担架上,裹着军绿色被子,眼睛被毛巾蒙着,只有嘴巴和鼻子露在外面。当他们被救援人员转运到救护车上时,现场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为了这一刻,数百名救援人员已经忙碌了超过86个小时。

    12月14日15时26分,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在N24采区边界运输石门发生一起透水事故。当班入井347人,安全出井329人。截至救援结束,事故致5人遇难。

    事故发生后,由于矿井的电力、通信遭到破坏,失联的13名旷工生死不明。连日来,13支救援队伍、251名救援人员彻夜不眠开展营救。在88个小时的救援中,最让人焦灼的是井下的排水进度。

    以专家身份赶到现场参与救援的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研究员南生辉说,由于透水量较大,井下多处巷道淹没,被困人员无法撤离,因此排水是井下救援的核心。

    事发第一时间,有关方面先后调运16台不同型号的潜水泵。但是井下容水情况复杂,水量仍然较大。开始排水作业后的若干个小时,井下水位仍然在上涨。

    15日下午,指挥部又紧急调运大型潜水泵等排水设备。两台37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泵和1台额定流量550立方米/小时的排水设备及管道等配套装备,先后运抵矿区投入作业。

    经过救援人员的昼夜努力,水位在16日凌晨1时开始出现下降趋势。12月17日中午,水位降低至128米,这意味着有可能实施救援了。

    在紧急救援过程中,失联人员生还的希望一直存在。12月16日至17日,先后有救援人员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描述,在井下听到了敲钢管的声音。

    17日20时30分,一名救援人员表示听到里面的人在敲管子。当时,救援人员敲管子回应,从里面又传来了敲管声,“听起来比外面敲得还有力,求生欲望很强”。

    救援人员和被困矿工之间敲管子“对话”,传递着生的希望。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芙蓉队常务副大队长、现场救援负责人苟忠介绍,随着水位的逐渐下降,搜救队敲击管子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名经验丰富的井下救援人员说,敲管子是为了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安抚被困人员的心情。

    17日晚,排水取得较大进展,救援队暂停排水,巷道里噪音小了很多。搜救队员听到明显大于以往的敲管子声,声音急促。搜救队员对着人员受困区域喊话:还有几个人?很快,管子另一头传来13声清晰的敲击声。

    苟忠判断,被困的13人都还活着。

    18日凌晨,水位降到距离巷道顶部只有一点间隙的时候,一根塑料管漂了出来,上面绑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一张纸条,救援人员根据模糊的字迹猜测:里面有人,没有上水。

    水位继续下降,当救援人员的灯光可以照进被困区域的时候,被困的掘进十队副队长刘贵华按捺不住了,他淌着水游了出来。

    “他一见到我,就一把抱住我,热泪盈眶。”一名救援人员回忆说,刘贵华指着后面说,里面还有12个人,他们不一定游得出来,有的人体力已经不行了。

    此时,13名矿工已经被困80多个小时。

    看到刘贵华游出来,两名救援人员马上游过去接应,并阻止里面试图游出来的其他被困人员,“你们不能游出来,我们的人马上来救你们”。

    这位救援人员说,由于矿工们在里面被困三天四夜,体力消耗很大,游出来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

    水位降到大约1米深的时候,救援人员分成4人一组,抬着担架进入被困区域。为了防止抬运时摔跤导致担架掉落,救援人员还在担架下面绑了两个救生圈以备缓冲。

    由于井下水和着淤泥,阻力很大,为了减少行进阻力,救援人员连衣服都没穿,只穿着紧身内裤、筒靴或解放鞋,进到了人员被困区域。

    “他们每个人的意识都很清楚,都能清楚说叫什么名字。”苟忠说。

    18日凌晨3时许,被困人员幸存的消息传到地面,指挥部几乎沸腾了,现场一片欢呼,有人激动得流下眼泪。指挥部的气氛随后变得轻松起来,工作人员纷纷走出会议室,或吃点面包、水果充饥,或抽烟放松。

    “巴适(四川方言,很好的意思)!”一名工作人员对闻讯赶来的同事感叹,“不容易!全救出来了!”

    “好事!好事!”另一位工作人员感慨,“集体的力量就是强大!”

    随后,守候在现场4天3夜的医护人员开始忙碌起来。

    “奇迹发生了!”“太好了!”医护人员一边感慨,一边为救援做进一步准备。现场总共准备了13辆急救车,每个急救车配备了一个医疗队伍救护获救人员。

    宜宾矿山急救医院副院长张小明忙前忙后,得知有人幸存的消息后脸上挂着笑容,他兴奋地说:“对所有救护人员来说等待是值得的,13名幸存者将迎接初升的太阳。”

    焦虑与激动同时出现在每一个等候者的脸上。

    18日清晨的杉木树煤矿,寒风瑟瑟,天下着蒙蒙雨,人们冷得直打哆嗦。医护人员掏出救护车上备好的“暖宝宝”,贴在肚子上暖身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个人都期待着被困人员升井的时刻。

    凌晨5时30分,一名工作人员拿着调度表,对着扩音器大声喊着:“1、2、3号车准备!”随后,3辆救护车发动开至井口。

    5时50分,新一批20多名救援队员快速跑向井口。

    员工宿舍楼、调度指挥大楼,几乎每个窗口都有矿工趴在那里观望,楼道口也站满了人,他们焦急地等待着被困工友升井。

    6时许,被困86个小时后,首批两名矿工升井,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随后,被困人员两人一组,在救援人员的陪伴下陆续升井,救援人员用担架将他们抬到救护车上,送往医院救治。

    7时58分,最后一名被困人员升井。

    这场救援行动牵动着十几个家庭、几百名救援人员和上千名矿工的心。

    井下的救援任务结束,新一轮的救护工作开始。目前,13名被困人员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救治。他们意识清醒,但体质比较虚弱。

    本报四川珙县12月18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鑫昕 见习记者 石佳 通讯员 汪龙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2月19日 03 版

90后回乡建孵化器 激活小城文创一池春水
江苏大学:研究生不仅要过“学业关” 还要过“思想关”
2019年,“这块屏幕”改变了什么
兰州3年建成人才公寓4万余平方米
杉木树煤矿生死大救援
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天津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模式
二⚪一九“青春零艾滋”校园行活动闭幕
四川剑阁:“守基层”解决群众烦心事
南京江宁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