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近岁末的冬日,北国已有冰封雪飘之景,海南文昌却仍温暖明媚,椰林海风。
这里是我国第一个滨海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所在地。平日里一片宁静,但每逢重大发射,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便蜂拥而至,只为一睹中国大火箭的真容,周边旅店住宿的价格也随之翻倍。
12月27日,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再一次从这里飞向太空。两年多前在同样的地方,长征五号火箭第二次发射失利,之后它的每一步进展都备受关注。如今,蛰伏两年多的大火箭,终于重振旗鼓,一飞冲天。在现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目击了发射升空全过程。
12月27日傍晚,距离海边约800米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有20层楼高的长征五号火箭在发射平台静静伫立,这个起飞重量800多吨的庞然大物犹如一尊“火箭王者”,直指苍穹。
涛声阵阵,椰林婆娑。
“开始液氧加注!”伴随着文昌航天发射场01指挥员王光义的口令,刺耳的警笛声骤然响起,第一批技术人员开始撤离。
此时,塔架的回转平台已打开,30度、90度、180度……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与实践二十号卫星组合体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乳白色箭体上,朱红色的“5”字图案独具中国美感,整流罩上的五星红旗,在灯光照耀下格外醒目。
两年多前,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因芯一级发动机故障,致使发射失利。那次失利后,中国航天人卧薪尝胆,各个系统、各个岗位也立即投入火箭“复出”的准备中。
王光义告诉记者,这次任务前后准备两年多,长征五号遥二火箭的“继任者”——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的发动机经过充分归零,发射场设备设施也进行了可靠性升级,为顺利完成任务夯实了基础。
“40分钟准备!”王光义再次发出指令,发射前液氢液氧补加开始,火箭顿时雾气缭绕。
这时,最后一批技术人员开始撤离。测发指挥大厅内一片寂静,很多人屏住了呼吸。参观区域的人们,说话的声音低下来。
15分钟、10分钟、5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发射窗口临近,不仅是参研参试人员,就连身处其间的媒体记者也感到紧张。因为此次任务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后续我国探月三期和火星探测等任务的开展。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口令声再次在场区响起,刺激着人们紧绷的神经。与火箭相连的各系统设备相继脱落,扶持火箭的摆杆迅速摆开,点火升空进入读秒阶段。
“……5、4、3、2、1,点火!起飞!”
当天20时45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只见白色烈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巨大的声响震动了方圆数十里。在高温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五号火箭缓缓地拔地而起,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苍穹。
此时,天色朦胧,烈焰飞腾,在沿海沙滩、发射场观景区守候多时的观众翘首仰望,端起“长枪短炮”,用镜头记录下这历史性一刻。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火柱,向大海的方向飞去,消失在云层之中,唯有震耳的呼啸声还在耳边回响。
“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来自天南海北测控点的一声声报告,接力传递和护送着长征五号的又一次壮美飞天。
约2200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星箭分离!”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宣布,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测发大厅里,经久不息的掌声响起,测控大厅内的工作人员有的欢呼,有的挥舞双拳,有的相拥而泣……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激动和兴奋,祝贺这次来之不易的飞天大捷。
张学宇说,长征五号的这次“复出”之战,意义不亚于首飞之战。长征五号的成功回归,也再次开启属于中国人的星辰大海:首次火星探测、探月三期嫦娥五号任务、空间站建设……
发射场外也沸腾了!绵延数里的沙滩上,观礼的人潮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祖国万岁”“胖五,王者归来”“中国航天,真牛”……
当观礼的人群渐渐散去,文昌航天发射场里传来歌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南海之滨,这一夜无眠。中国航天,这一夜无眠。
而这枚承载着无数中国航天人“光荣与梦想”的大火箭,也成了这一夜天空中最亮的“星”。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 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