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19年减税降费工作情况,紧接着就召开了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0年财政工作。临近年底,财政部部长刘昆日程忙碌。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2020年经济工作定调,就是要“稳字当头”,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将如何发力被人们关注。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明态度,将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比如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
“‘提质增效’体现在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向内挖潜,不断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结构调整’体现在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结构和方式,更加突出政策重点,把钱用在刀刃上。”刘昆强调。
“这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财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蒋震说,我国经济正处在换挡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前提下,财政政策选择以“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两个关键点发力,这代表2020年财政政策的方向,而且力度、作用和今年相比仍然不会降低。
减税政策要用在刀刃上
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体现。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将超过两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经济持续向稳向好,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心剂”,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但同时,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也造成了部分地方财政吃紧,各级财政尤其是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了一个阶段性难题,市场关注2020年减税降费政策的走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2020年将“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表示,2020年财政政策的重点更倾向于调结构,逆周期调节的力度相比前两年会减弱。李旭红认为,减税降费一定会继续贯彻执行,但要提质升级。“在关注当前财政平衡问题的基础上,明年的减税降费政策应更着重于提高减税降费的效果和质量,使减税降费更为精准地支持重点领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她说,要把减税的政策用在刀刃上。
相比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2019年提出“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可以看到积极财政政策由规模向质量的调整。
“预计2020年在财政支出及专项债方面应该更注重政策的针对性,在财政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大力提质增效。”李旭红表示,未来预期财政政策还将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收支两侧都应注重结构调整
多位财税专家认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院长于洪说,会议强调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但同时也要求保证一定的支出“力度”,切实做到了有保有压。这里面就包含了“稳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做好2020年财政工作着重把握四个原则,首要的就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于洪说,很显然,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已不再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使财政政策继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一个新的课题。
“政策要求兼顾,一方面基层政府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还有完成脱贫攻坚等任务;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财政运行的稳定、可持续。”蒋震说,想完成这样的目标,只能通过政策联动和结构的调整升级来实现。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所财税研究室主任许生研究员认为,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了中央经济会议的精神和要求,在某些方面更加细化和具体化。比如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工作会议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方面增加了“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的内容,“这说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都应注重结构调整”。
许生此前参加了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并对内蒙古自治区减税降费的实际效果进行了企业层面的数据分析。他表示,政策确实明显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是这种减轻在企业层面是不均衡的。“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包括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大型企业在其中受到的影响更大,对它们来说,减税降费的成本降低效果有时并不足以抵消企业因订单减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提质增效?“关键要抓住‘牛鼻子’!”许生说,减税降费要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宏观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又有很大的压力,所以政策的协调性很重要。”
许生认为,财政支出改革必须加大力度,但同时又是有很大的难度,“很多支出是刚性的”。要保证财政的可持续,需要多领域改革同时进行,统筹考虑,大力推进政府部门改革。
于洪表示,财政政策是很重要的政策工具,2020年在很多领域还是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托底,所以提质增效、结构调整至关重要,也刻不容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篇29次提及‘稳’字,宏观政策必须稳住,坚决防控财政风险。”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