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进入首届“河仁杯”全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技能大赛决赛的22支队伍齐聚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他们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等专业,其选题范围涉及乡村振兴、流动老年人、校园欺凌、社区参与、城市人才政策、农民工贫困等议题。
从全国116所高校的361支参赛队伍中最终脱颖而出的这22支队伍,分别进行了项目路演并回答了评委提问。最后,南开大学的《全民网购背景下快递员的职业认同研究——以T市快递员为例》团队,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特大社区中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以北京回龙观社区为例》团队,获得决赛一等奖。上海大学的《互联网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基于阶层分析的视角》团队、中国人民大学的《流动中的贫困: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城市农民工多维贫困问题研究》团队,以及淮阴师范学院的《农民工乡土文化认同研究》团队,获得决赛二等奖。
中央民族大学的《东北国企在岗职工补充性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基于对大庆油田职工的调查数据》团队、华南师范大学的《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社会支持网络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团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二线城市人才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影响因子研究》团队、陕西师范大学的《“全面二孩”政策研究下城市已育家庭的儿童养育成本研究》团队、华南农业大学的《社会支持网络、生育压力与青年生育意愿——基于广东省Y市的实证研究》团队,获得决赛三等奖。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为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鲜明的方向。在此背景下,举办“河仁杯”全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技能大赛,能够为各高校师生创造交流切磋的平台,吸引更多学子了解并参与社会调查研究,锤炼当代青年学术为民、知识报国的理想信念。
河仁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福建省原副省长曹德淦表示,在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聚焦实际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的要求在当下更为迫切。南京大学率先举办社会调查技能大赛,有助于鼓励年轻一代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接触社会,理解社会。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李友梅教授指出,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深入了解,把握他们的需求,因而不仅是做调查研究,做科学的调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发展要求社会学研究者做深入扎实的科学研究,到第一线去,到实地去。如何理解并解释当前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所面临的新的社会矛盾,是时代给社会学研究者提供的机遇。李友梅勉励广大社会学研究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研究者,应该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指出,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年以来,社会调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界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也意味着社会学学科的影响力在进一步扩大,有利于让立足实际、立足国情的理念在青年学子心中扎根,这是中国社会学也是中国社会能够健康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锶墁在谈及实地调查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时表示,“课内吸收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但是在将理论运用到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需要考虑,甚至可能是重新扎根现实产出的新知识,这些都是要经历真实的调查过程才能体悟的。”
另一位一等奖获得者、南开大学的周逸然同学则基于自身生活体验,基于对生活中“熟悉的陌生人”的好奇,与团队成员一同开始了对于快递员职业认同的研究,哪怕坐公交车、坐地铁绕着整座城市转一整天才能采集到3个样本,他们也并不气馁。周逸然同学坦言,正是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感觉到我们在和项目一同成长”。
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