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参加了10多场面试,还是没找到好工作。”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四学生李芳(化名)最近不仅要准备毕业论文,还要为找工作四处奔波。“哪里有宣讲会,哪里有面试,我就跑到哪里,大四这一年,把前三年没去过的地方差不多都跑遍了。”
像李芳这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根据教育部官网的信息,2020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新高。
近日,重庆市市长唐良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20年工作安排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的就业机制。围绕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席重庆两会的代表、委员也展开了热议。
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艳表示:“目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国内面临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这给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副校长温涛认为,“重庆地区十分需要人才,但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可能适应不了社会岗位和产业、企业发展的需要。面对就业问题,高校办学的方向要调整。”
在张艳看来,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培训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培训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企业进高校开展就业培训可以领取补贴。但如何更好地落实,还需要更规范的监管和管理,避免出现有些企业组织培训只是为了拿补贴等本末倒置的情况。”
目前,张艳任职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对进校培训的企业进行了筛选和监管,并让接受培训的学生对企业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促使企业提高就业培训的质量。“现在很多高校聘请的就业指导老师都是兼职导师,为学生培训的精力和时间不一定能得到保障,积极性、主动性不一定很高。”张艳补充道,“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举措,给予就业导师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说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扶持政策等。”
对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史芸(化名)来说,住房是找工作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考验后,我终于找到一份实习工作,但是工作地点和学校距离太远,需要两小时的通勤时间,而找到合适的住所也很困难。”她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人才安居工程”等举措,让自己充满了信心。
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田盈认为,“相较其他城市的吸引人才政策,重庆市在人才安居方面的措施还需要加强,建议针对大学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设立公租房等保障政策。”
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表示:“事业留人是最主要的。其次是外部环境,即人才生存的环境,包括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素质、人才在城市环境中是否受到尊重等。此外,还要给予人才合理的薪酬。”
针对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温涛认为,政府应依法依规,提供相应的权益保护,各高校招生就业相关部门也应建立一些具备市场信息沟通能力的专业团队,向大学生提供对接帮助。
报告说,2020年,重庆将抓好人才引育,完善瞄准高端人才的“塔尖”政策和针对青年人才的“塔基”政策,大力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办好重庆英才大会,唱响重庆英才品牌。强化人才激励,设立“重庆市杰出英才奖”,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实习生 胡一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