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送礼物是送自己想送的东西,而我则力求送出对方想得到的,一看到能会心一笑的礼物。
------------------------------
“同事要结婚了,我该送什么礼物?”“过年见丈母娘,送什么能显得比较得体大方?”“商务合作伙伴会高兴看到哪一类生日礼物?”这类问题时不时会在我的好友聊天群里出现,每当此时,其他人一定会做一件事:@我的名字,“这个问题问她,她很懂”。
在我的好友圈里,大家都说,我是“选礼物担当”。她们觉得,总能送出合对方心意的礼物,总能帮人出谋划策选对礼物,是我这个人与生俱来的优势。
我不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天赋,不过可以说,我是能从选礼物、送礼物这些事上得到快乐的人。相较于收到心仪已久的礼物,看到别人对我送上的心意一脸惊喜的样子,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大概是上大学时候,开始有希望为他人好好挑礼物的意识。当时暑期有出国交流学习项目,快结束的时候,我们一群人都专门挪出半天时间来为朋友们选购伴手礼。我起初也是跟着其他几个姑娘去旅游纪念品商店搜罗,但是看着那些印着地名的花花绿绿的模型、餐具、钱包……我脑海里只浮现出四个字:乏善可陈。
送一些打着旅游地标的商品,固然能证明我出行在外还想着朋友,但似乎这种伴手礼完全不能体现我个人的感情和心思。因为这样的礼物换一个人送也是一样的,追求完美主义的我很固执地认为,若效果一般,那我宁可不送。
当时,我果断放弃了继续在旅游纪念品商店搜罗,而是选择去精致的书店、艺术区商店等,寻找贴合每个朋友个人气质和喜好的礼物。比如,有个大学好友平时在社交网络上经常提到《小王子》,我就努力寻觅能带有相关元素的伴手礼。
之后不久,我很幸运在一家书店发现了《小王子》周边套装,我请店员用朋友最爱的深蓝色包装纸把礼盒包裹好,袋子上挂着一个红玫瑰胸针和一个小狐狸挂件——这两个都是故事中的重要元素;我随礼物放一起的祝福贺卡,则是印着当地书店照片的明信片,我写上一句话:“走过千山万水,还是能遇见你最喜欢的星星。”
朋友收到这份礼物后,特别开心,放在家里书架上显眼位置。这也激励我后面用心对待每个给朋友们选礼物的时刻。
后来,出现网上购物,选购礼物越发便捷起来,省去了很多需要实地考察、“搬运”的时间,但大量店铺的彼此模仿、复制,也让我们不易维持礼物的独特性。“送什么”成了越来越有挑战性的游戏。
通常想选对礼物,其前提和基础信息必然是对方平时生活中的喜好。在我看来,这种喜好分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爱好是对方平日里明确展示出来的对具体事物的偏好,比如某个品牌的化妆品、常买的小玩意儿、工作之余最爱干的事情……若“显性爱好”已足够明显,那么只要你平时还算认真关注对方,选礼物就相对比较轻松、直接。
还有一种“隐性爱好”,是对方不说,但你在接触过程中可以感知到,或者说可以自己“提炼”出来的。例如,我有个朋友会很重视居家生活品质和品位,喜欢把办公室每个角落都布置得美丽养眼,那么可以猜到,她在家里一定也很在意装饰这件事。
所以在新年临近的时候,我选择在一家设计感不错的文艺网店,入手了一些兼具实用性和美感的小圣诞树、餐具、烛台等。朋友收到这份“居家文艺新年礼”,兴奋得一整晚都用单反拍照,把一张张美图发到朋友圈。
收礼物的感受,分为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两种属性。后者,无疑会给别人更多意外之喜。有个同行朋友时不时会在群里感慨最近码字太多,颈椎受不了。在她生日的时候,我们除了订蛋糕、鲜花,还给她买了按摩仪和笔记本电脑支架。那个同行朋友说:“感动得热泪盈眶,你们太懂我了,正缺这个。”
当然,受阅历限制,也有很多场合的礼物是我个人的“盲区”。周围结婚的同龄朋友还不算多,此前没有太多机会在新婚礼物上有所实践和发挥。在不擅长的地带,我的思路和方法是好好观察,“学习先进经验”。我微信朋友圈里有经常需要给客户准备礼品的人群,所以这类人的动态就成了我最好的学习案例,看到他们晒出的不错的礼物选项,我就默默“抄作业”,然后去网店搜同款,或者在此基础上产生其他的创意。例如给年轻人的新婚礼物,可以送他们一定爱在家里摆出来的、外型甜美的工艺品、酒器等,或者能巧妙体现新人共同回忆、兴趣的礼物。
无论如何,我的经验证明,做足功课,你就能成为永远选对礼物的那个人,通过选礼物这件事,我会觉得,既然有意愿送出自己的心意,为何不尽力让效果最大化呢?有些人送礼物是送自己想送的东西,而我则力求送出对方想得到的,一看到能会心一笑的礼物。
河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