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待命,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马不停蹄穿行武汉三镇各大医院的门诊、病房,出席专家组会议……这是近一个多月来,57岁的赵建平的工作节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赵建平也是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组长,17年前SARS来袭时,他曾担任湖北省非典专家组副组长。
正是这位科学防护的“逆行战士”最先敏感地发现了不明原因肺炎的苗头,并打响了阻击战,使得同济医院呼吸内科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
2019年12月底的一天,赵建平在病房巡查时,科室的汇总信息吸引了他的关注。
“这两天收治的3位发热、肺部感染病人CT影像学特征非常特别,呈双肺弥漫性、浸润性病变,患者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还有夫妻两人先后发病。”
赵建平敏锐判断3位病人不同寻常,他第一时间要求,“上报硚口区疾控中心!”他同时要求科室各病区尽快梳理相似情况。经排查共发现12例类似病人,而且都或多或少与华南海鲜城有关。
“情况紧急,必须将患者全部进行隔离,实行集中管理”。赵建平一声令下,科室立即行动:医院感染管理科现场指导设立隔离区域,护士长组织领取防护用品并进行防护措施培训,严格按照要求启动标准二级防控,护理人员安排专班守护,实行全无陪隔离管理……
1个小时不到,病人集中管理落实到位,医护专班守护人员落实到位,病人及家属告知沟通落实到位,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情绪稳定,一切工作有条不紊。
随后,病区12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转至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继续治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则成立了专家小组,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进行筛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汇报、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救治。
没过多久,武汉多家医院发现类似病例。湖北省组建专家组,赵建平开始负责全省不明原因肺炎诊治工作。从判断病情、制定救治方案、到疾病防控的细节,他都亲力亲为。
作为第一位发现疫情的呼吸病专家,他坚守临床一线,到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肺科医院、汉口医院等对危重病人进行查房指导,每天上百个电话、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几十天连轴转。
为了提高诊治效率,他总结经验,第一时间联系感染科、急诊科专家根据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一同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后来又与国家派来的医疗救治专家组一起,修订了四版的诊疗规范,对全国的诊治工作作出建议。
专业之外,是仁医大爱。
同济医院80多岁的老专家在家发烧,凌晨两点给赵建平打电话,他马上联系救护车接至医院;得知医院同事发烧在家自我隔离,他马上催促其到医院进行检查……
但当媒体要把聚光灯照向他时,他低调拒绝。在他看来,唯一想向媒体说的就是对医护人员和公众的叮嘱。
他说自己担心医务人员离开病房之后防范意识可能会有所放松;他担心医务人员感染了病毒又没有任何症状,感染其他的医务人员;他还担心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发热门诊,而忽视了来自其他科室和病房的感染源。
“在他心里,病人第一”,在学生们的眼中,同事、学生有拿不准的病例向他请教,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复。“过后还会专门问病人情况”。
“一定要请赵主任看看片子,一定要请赵主任看看诊疗方案”,在这个特殊时期,赵建平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守护神”。
几天前,一例78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赵建平说,那是一个多月来令他最开心的事情,“虽然会付出代价,但这场疾病是可以战胜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通讯员 童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