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2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疫情中,给焦虑不安的心找一个安全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2月18日   08 版)

    焦虑的核心就是不确定,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焦虑是人类在面临各种病痛、灾难等各种重大事件时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

    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就容易出现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大家要有信息甄别能力,去关注官方的、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提高甄别信息的素养,辨别真假信息

    无论是面对疾病还是面对困难,保持希望都非常重要

    不要让自己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仍然要规律作息

    人在孤立无援的时候更容易被打垮,所以不要害怕求助,要善于发现能够求助的资源

------------------

    近期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于波及范围较大,时间持续较久,对普通人群的心理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引发了诸多情绪问题,焦虑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正在武汉一线驰援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评估中心主任石川告诉我们,焦虑的核心就是不确定,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什么是焦虑?

    焦虑可以表现为担心害怕,也可以表现为各种身体症状,因此处于焦虑之中的人很容易产生一些误解,认为是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焦虑的形式是多样的,从表现上可以分为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从发作上可以分为慢性的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的惊恐发作。

    精神性焦虑表现为精神上的过度担心和泛化。通常来说,对一件事担心,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当担心过度时,就会表现为对各个方面无所不在的担心,甚至对一些很小的事也产生过分的担心。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个体会表现为易激惹、易发脾气、易生气,而且会影响个体的大脑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的情况。

    长时间的焦虑也会使大脑处于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从而导致个体容易失眠。而失眠又会引起新的问题,例如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等。

    除了精神方面的症状,焦虑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症状。首先是跟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症状,比如心慌、胸口发闷、口干、尿频、出汗,甚至是感到憋气或者是过度的喘气,肌肉也会表现出特别紧绷的现象,容易酸痛,甚至发抖。

    除此之外,还有急性发作的焦虑,也叫惊恐发作,个体会表现为:突然感到心慌、胸闷、出汗,觉得失控,甚至有一种濒死感。急性焦虑发作时间比较短,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最长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中止。

    人类为什么会焦虑?

    石川告诉记者,焦虑其实也有它的功能和意义。焦虑是人类在面临各种病痛、灾难等重大事件时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实际上是生物本身应该有的一种防疫功能,在遭遇比较重大的事件时——比如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焦虑情绪是人的正常反应,它是一种身体的保护机制。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会慢慢平复。“如果你遇到重大的事情,一点儿不焦虑,没有一种被唤醒的状态,那你就不能躲避危险,实际上也是非常糟糕的”。

    石川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会让人们产生焦虑,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对于未知病毒的恐惧。虽然目前对病毒的病理特征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疫苗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中,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病毒的研究仍然不是十分透彻;第二是担心被感染;第三是对隔离的担心;最后是因不实信息引起的恐慌。

    石川强调,不实信息造成的恐慌,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大家可能天天在网上关注信息,实际上很多信息的来源是有问题的,有很多抱有不同目的的人,在网上散发一些引起恐慌的信息,这些信息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使得人们更加焦虑和担心。所以,大家要有信息甄别能力,去关注官方的、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提高甄别信息的素养,辨别真假信息。”

    石川告诉记者,适度焦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长期的焦虑则会带来负面影响。不仅有精神上的痛苦,还有躯体上的不适。此外,慢性焦虑状态,会调动身体的各种激素,尤其是皮质醇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的长期存在,会导致我们身体整个免疫功能的下降。“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就容易出现一些免疫力低下的表现,例如容易感冒”。

    疫情暴发期间,怎样才能缓解焦虑?

    石川说,首先,了解官方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信息和知识。比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新冠肺炎公共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等。

    第二,多关注积极的新闻。比如救援队从各地驰援武汉、医院的成功救治案例等。“关注积极信息,并不是要自欺欺人。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同时存在,都是事实。对于个体而言,如果过多关注负面信息,就会被这些负面信息包围和干扰。而如果更多的关注积极正面的东西,大脑的空间就会更多的被积极的事物占据。这样,你会好受一些。这其实也有生理学的意义,因为一个人如果整天焦虑、担心、悲切,他的身体状况就会变得很糟糕。很多癌症患者也是如此,他们其实是在意志上被癌症打垮了,放弃了求生的欲望。所以,无论是面对疾病还是面对困难,保持希望都非常重要”。

    第三,当有焦虑情绪时,要接纳,不必过度克制。“要充分地接纳这种情绪。越是想去控制焦虑,焦虑就越难控制。就像睡觉时,越想千万不要失眠,偏偏就越容易失眠,是同一个道理”。

    石川建议我们,即使不能外出,也不要让自己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仍然要规律作息。一定要早睡早起,千万不能熬夜,熬夜会使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另外,在生活的安排上,难得有闲暇的时间,一定要好好利用,享受一下慢节奏的生活,休闲下来,看看书,看看剧,听听音乐,练练Keep,做做瑜伽,做做冥想……总之要把生活安排得丰富一点。活动种类要多样一些,同一样活动不要持续太长时间,因为这样也容易疲劳。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社会网络的一个节点,人在孤立无援的时候更容易被打垮,所以我们不要害怕求助,要善于发现我们能够求助的资源。亲人、朋友以及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石川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2月18日 08 版

疫情中,给焦虑不安的心找一个安全岛
专家呼吁:社区防控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尽量不面访
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武汉医疗队:最严管理保障医疗质量
被迅速推广的“感控观察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