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国人减少了一切不必要的户外活动,但要想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适当的运动又必不可少。于是,从国家体育总局官方推荐,到世界冠军亲自示范,再到民间自创的各类家庭体育健身方式层出不穷,适合家用的体育健身器材如跑步机、瑜伽垫、哑铃等更是出现了一波销售高潮。业内人士表示,对比体育发达国家,中国居家体育的氛围和开展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却加速推动了国内居家体育的兴起。
“‘每逢过节胖三斤’,但这个春节,相信大家不会变胖。”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近日持续观察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健康和体育意识正产生的影响。
王宗平表示,和2003年“非典”疫情相似的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又一次强烈地提示人们免疫力对抵抗病毒的重要作用,而一个人免疫力的高低与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直接相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睡梦、合理的膳食、乐观的心态和保持运动习惯。疫情之下,一个人是否适量、适宜地进行运动不仅与兴趣爱好有关,更关乎着抵抗病毒的能力。这也是王宗平相信很多人在这个春节不会再胖三斤的原因,除了胡吃海喝的聚餐机会没有了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了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硬件”之一,即便宅在家里也要设法锻炼身体。
因此,不仅是平常就有健身习惯的人群在家根本闲不住,就是很多从来不健身的人,也不会再把吃吃睡睡和看电视、玩手机这种被网友调侃为“猪一样的生活”当作是享受。主营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材贸易的广州一家体育用品有限公司CEO谢靓楷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据其从国内主要几家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电商平台了解,从春节前疫情暴发到现在的一个多月里,家用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销量明显高于往年,部分电商平台的家用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材已经出现库存告急乃至断货的局面。
谢靓楷介绍,从电商渠道而言,国内家用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销售有两个旺季,一个是“双11”,另一个是每年的春节后。“双11”是销售旺季不难理解,每年的春节后是销售旺季正是应了那句话“每逢过节胖三斤”。因为整个春节假期的暴饮暴食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在春节后便有了更强烈的减肥健身需求,因此购买跑步机、椭圆机、瑜伽垫等家用健身器材进行锻炼。但是今年的家用体育器材销售的高潮从春节前就已经开始,大致与疫情暴发的时间吻合,因为在疫情出现之后,大家基本上就开始减少外出。在家里也需要运动,人们自然也就开始购买各种家用体育用品和器材。
谢靓楷表示,居家运动通常都需要辅助的健身器材,徒手健身对于运动“小白”来说是非常难的,一方面是普通人很难徒手掌握运动幅度和运动量,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让人对徒手运动失去兴趣。如果有了器材,运动起来就要方便和高效的多,比如,一副小型哑铃就能让一个人的做操效果大幅提升。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国内大多数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生产商、销售商都没有预计到今年春节期间的家用产品销量猛增,因此,产品的库存普遍不足。加之很多生产企业还在等待复工,或是等待原材料的供应商复工,以及物流的受阻,导致目前家用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供需矛盾更显突出,谢靓楷表示,根据疫情的控制情况,预计国内家用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这一波销售高潮还会持续一个月左右。
从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来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行业的打击都是巨大的,家用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旺销虽然是一个亮点,但是居家体育在中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居家体育在整个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版图只占很小的规模。根据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近日进行的《联合会会员企业抗击疫情情况调研》,参与调研的国内体育用品企业中超过八成受到疫情的中度或重度影响,而以国内家用跑步机每年200万至300万台的销量对比美国的1000万台以上的销量数据也能看出,国内家用体育用品的发展规模与体育发达国家还有显著差距。
不过,就像2003年“非典”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人的健康意识一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国人的运动观念。王宗平认为,面对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大家虽然只能待在家里做运动,并且条件有限,方式有限,但是运动促进健康的观念却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当下的这种居家体育也可以称之为“疫情体育”。从2003年的“非典”,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人们会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对于个体来说,一个人的免疫力、抵抗力才是抵抗病毒的根本所在,所以,到此次疫情结束,相信很多人也会把运动的习惯保持下去,中国的经济到时候会复苏和井喷,人们的体育热情也会井喷。
和王宗平一样,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用品行业的长远影响,多数体育用品企业也持乐观态度,根据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的《联合会会员企业抗击疫情情况调研》,97.5%的企业都对疫情之后行业的恢复保持较为乐观或谨慎乐观的态度。
就国内的家用体育用品行业来说,由于之前家庭体育文化氛围的相对薄弱,导致国内居家体育的行业规模与体育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此次疫情的出现对于国民提升健康意识将起到加速作用,至于国内的体育用品企业将怎样去面对这种来自用户端的变化,去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谢靓楷认为还有待观察,但他对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表示看好。
本报北京2月2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