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的童年书架里,很可能摆着一套“镇架之宝”,那就是一套4册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那厚实的装帧、淳朴的封面配色,是我小时候对“知识”的初印象。尽管现在看来,这套书的文字并不那么有趣,但我清晰记得当时字还没认全的我,读得是多么如痴如醉。
我相信,追求知识,是人的本能。只是在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考试之后,小孩子开始思考,哪些知识是“有用”的?这一思考,就是几十年。
把知识分为“有用”和“没用”,换一种更形象的说法,就是“冷”和“热”。“热知识”有很多,在职场的评判标准是,可以让人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在最近疫情期间的标准是,可以让人利用有限的食材开发出无限的食谱。
在不同时刻和领域,“热知识”的标准不同;相比之下,“冷知识”的标准就单一多了,就是这些知识和你的生活学习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你知道之后往往会有两种反应,一是“原来这样啊”,二是“竟然是这样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正因为“没用”,对“冷知识”的求知欲,反而更接近于童年时期对知识的纯粹向往。翻完手里这本小书——《怪奇事物所》,我感受到了知识带来的力量,甚至可能因为太冷还打了个冷颤。
这都是些什么奇奇怪怪的知识啊!悲剧(tragedy)的英文原意是山羊之歌(goat-song);鳄鱼在浅水区是两只脚走路的;水蜜桃种子是种不出水蜜桃的;人在空虚寂寞的时候真的会觉得冷;在中世纪想解决夫妻吵架,往往会进行决斗,败者将会被处死(也可能已经被打个半死);在20世纪以前,世界上没有紫色国旗,因为在人工合成技术出现之前,紫色染料实在太贵了……
然而,有些乍看高冷的知识,转念一想,竟然解决了一些让现代人想不通的事情。
比如,跑步机的雏形在19世纪被英国工程师发明出来时,是一种刑具:犯人得不停地踩脚踏板,带动滚轮转动,制造出动力来抽水或者研磨谷物。看到这里,就不难理解,你家的跑步机为什么会渐渐无人问津,最终沦为挂衣架。
比如,学校(school)这个词最早源于希腊文(schole),意思是休闲时间。因为在古希腊,只有吃饱了闲的、不用工作的人才能去上学。这个词源,仿佛在从一而终地提醒我们,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我认识一个鱼类学家,博士期间主攻“杜父鱼科鱼类”。他并不在海边长大,之所以对鱼类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是因为爱吃。他深谙“菜市场博物学”,比如带鱼在水中是立着的,鲅鱼水饺中的鲅鱼学名蓝点马鲛,北方饭桌上的沙丁鱼往往不是真正的沙丁鱼,而是科鱼类……他的人生理想是发现一个杜父鱼的新品种,并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也不知道现在实现了没有。
当然,像他这样能把冷知识作为安身立命专业的毕竟只是少数。我看过一档脱口秀节目,一个90后大男孩在台上说,夜深人静看新闻,NASA发现一颗新的行星,人类首次拍到黑洞照片,宇宙那么大,银河系算啥?银河系那么大,地球算啥?地球都已经45亿年了,我这辈子算啥……这时候一看手机,两点钟了!睡觉睡觉……明天还要上班呢!
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些平凡的大多数,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摇摆。
《怪奇事物所》的最后,分享了这样一则冷知识:从对陨石、彗星及星云的观察中,科学家发现,组成生命所需要的各种有机分子,其实就遍布在宇宙各个角落。换言之,我们所有人都是宇宙的星尘。
所以,每当迷失在夜的黑暗里,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内心潜藏了一个离散的宇宙,人的内心,也可能是宇宙的终极奥秘。
白简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