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3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医生蔡毅和他文字中的逝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宛霏 李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3月03日   01 版)

    ■战“疫”以来,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医生蔡毅在发热病区奋战,在病患微信群里陪聊,在微博上用朴实真诚的文字记录着普通人的逝去。

----------------------------

    老江走了,在蔡毅被逼“下岗”期间。

    3月1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党支部书记、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江学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5岁。蔡毅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便为他写下了讣闻,并将微信头像更换成了“黑丝带”,以表达哀悼。

    蔡毅感叹,这场战“疫”没有硝烟,却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了很多战友,让他心痛到麻木。“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倒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来支援我们的外地医疗队战友?其实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医生,知道该这么做,也想这么做。”

    自1月27日接管发热二区到被逼“下岗”,蔡毅在一线连续奋战了20多天。他所在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是距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三甲医院,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这也是武汉市中心医院较早接触到新冠肺炎病例的重要原因。疫情初期,该医院收治的发热病人数量仅次于金银潭医院,门诊大楼、住院楼全部被改成了传染病房。有数据显示,在此次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过程中,武汉市中心医院的职工中达到新冠肺炎临床确诊标准的有200多人。

    蔡毅回忆,那时候医院人手根本不够,先是内科医生上前线,然后像他这样的外科医生也加入了战“疫”。他们紧急接受了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患者救治、隔离病区的制度、防护服穿脱等,然后就接管了发热二区。

    蔡毅的团队有11名医生和30名护士。“团队是临时组建,病房是刚开的,连清洁都是自己做。”蔡毅说,他之前负责通过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胸腰椎术后疼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病,与新冠肺炎没有丝毫关系,“但你没有时间思考和害怕,患者就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

    “我们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内科医护,他就带头领着我们温习之前的教科书和近几年的指南,还会把他认为的重点圈出来给大家看。”在护士长常娟的印象中,蔡毅好像不知道累,总有使不完的劲儿,特别拼,非常热血的一个人。

    常娟告诉记者,蔡毅每天早晚都要亲自查房,还在微信建了5个患者群组,希望通过微信患者分组管理模式,弥补穿着防护服时与患者面对面沟通、解释工作不够的欠缺,就算下班时间有病人问问题,他也马上来回答。“晚上有睡不着的患者,他也义务陪聊、疏导,尽力去照顾每一位患者的感受,帮他们缓解患者紧张恐慌的情绪。也正是因为这种及时沟通,让患者的紧张心理得到了缓解。”常娟说。

    蔡毅介绍,医生主要负责患者查房、制订治疗计划、各种应急抢救等,每次查房2小时左右。而护士一直待在污染区,每日工作6小时以上,还要给患者打针、送药、送吃食,给重症患者端屎端尿,“比医生更容易被感染”。

    “像我们每天在一线的人,一个星期就会做一次CT。”蔡毅说,他曾接到科里护士的电话,电话那边一直在哭,看了她刚拍的CT,“是那块熟悉的该死的肺部白块”。

    “当昨日的战友,接二连三倒下,变成了自己患者群的群友,其中滋味真是难以形容。”蔡毅叹了口气说道。

    “按照制度大家应该绕开她。”常娟哽咽着说,但蔡毅没有,不仅安抚那名护士的情绪,还陪她去买口服药、找隔离酒店。他平时就特别照顾护士,总是提醒护士们不要在污染区交接工作,回到护士站再交接。

    很多医护人员走了,可能全国皆知,“但一个小卖部老板走了,谁又知道?很多这样的小人物,在我们身边,不那么起眼,突然,没了,我们才发现,他在我们生命中,是那么重要。”蔡毅在微博写下《林君走了》,记录了武汉市中心医院门口小卖部老板林君在这场疫情中,刚刚等来病床就离去了的故事。

    这篇微博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在网上被几十万人转发、评论。有网友说,蔡毅不仅仅是一位白衣天使,更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英雄,他用精湛的医术去挽救着新冠肺炎患者,也用朴实真诚的文字记录着这场战“疫”。

    让蔡毅印象深刻的还有他送走的第一位病人,那是一个50多岁的大学教授。“他怕感染家人,是自己开车来的医院,当时他的呼吸都有点衰竭了,而我们的呼吸机不够,病人决定自己买一台,但在等顺丰快递的路上,病人就走了。”蔡毅记得,他人走的时候最后说的话就是“不要放弃他”。

    那天,蔡毅挺失落的。“人走了以后他叫我们都出去,独自在病床上坐了一会。”常娟回忆说,“以前他总是逗大家笑,避免大家产生负面情绪,但那一刻他怕他的情绪感染到别人,所以让大家离开了。”

    蔡毅说,他做过5年麻醉工作,负责过全院的抢救工作,后来做了外科医生,见惯了生死,“但那个时候的生死和现在的生死不一样,那时候患者有家属在旁边,现在的病人家属都没得。只有我们能陪他”。

    蔡毅坦言,新冠肺炎的传播力很强且隐蔽,虽然毒性稍弱,但非常狡猾,潜伏期也长,不经意之间被感染可能都不知道,所以防护是重中之重。一趟查房下来,防护服干了湿、湿了干,护目镜常被一层薄雾笼罩,只能从边框底边处去查看,3米外基本上就完全看不清了,耳朵也被多层包裹遮挡着外面的声音,想要交流几乎只能靠喊。

    为了解决沟通不便的问题,蔡毅每次查房都会开着手机免提,进行前后方配合。查房前,他先在清洁区与同事一起讨论患者前一天的病情,然后再进入污染区对着手机描述患者病情变化。清洁区同事则负责记录,同时汇报患者各种查血结果及目前医嘱,蔡毅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口头调整医嘱,速战速决。

    “其实很多症状,都是我们问出来的,他们都忍着不说,不去按呼叫铃,因为他们怕我们累,也怕传染我们。”蔡毅说,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有职业认同感。

    2月1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已经开始接诊非新冠肺炎血液透析患者了。这一天,一直没下一线的蔡毅也在院领导的轮流劝说中“下了岗”。随着全国医疗队不断驰援,他已经感觉到,病房的压力,明显小了;医院发热门诊看病的人,明显少了;新来的一批病人,症状轻多了;连网上看到的各种求救帖,也少了。这意味着,蔡毅可以安心“下岗”了。

    休息两天后,蔡毅实在受不了了,感觉自己浑身是劲,“不能没事做啊”。常娟说,他那哪是休息,群里病人只要问问题,他总是第一个跳出来回答,“要为一线医生减减负”。

    “下岗”第三天,蔡毅就“偷偷”返回了医院,为19支外省医疗队伍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基础培训,为他们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做准备。

    蔡毅依次套上蓝色的隔离服、白色的防护服,戴上4层帽子、两层口罩、护目镜与面屏,再套上两层手套和脚套。带着外省医疗队队员们穿过清洁区来到病房,一道阳光透过患者床边的玻璃窗,洒在蔡毅带着口罩的脸上。微信里的患者群此时“滴滴滴”响了起来,病患们讨论瑜伽体式的热闹对话跳了出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宛霏 李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3月03日 01 版

最终战胜疫情 关键要靠科技
中央和国家机关在广大党员中积极开展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青企协:积极防控疫情 科学复工复产
医生蔡毅和他文字中的逝者
火线提拔的九〇后干部饶玥:“只是在做自己能做的事”
青年企业家点赞“上海速度”
钟南山领誓 火线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