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3月1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筑起一座病毒无法逾越的堡垒

——中部战区总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达 通讯员 覃丽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3月16日   01 版)

    对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主任江晓静来说,过去的两个多月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忙碌的一段时间。

    1月4日,医院调整加强发热门诊,这名57岁的军医和战友们打响与新冠肺炎疫情的遭遇战。此后很长时间,她们都是“连轴转”,晚上睡在值班室里,最紧张时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最初,她们对“敌人”并不了解,但随后的种种迹象很快让江晓静团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接诊首日,她们收治了一名疑似患者。两天后医院又收治一名患者,肺部呈弥漫性病变。当时,武汉市已出现多起不明原因引起的肺炎病例。江晓静感受到了这种病毒的凶险,立即向医院发出“警报”。

    医院随即指示提高防护等级,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接诊,有效避免了感染发生。与此同时,发热患者人数开始陡增。开诊一周后,患者从每天100多人上升到两三百人,一周后上升至五六百人。

    这是江晓静从业30多年没有见过的场景:门诊楼前人满为患,医院紧急将楼前的自行车棚改建为临时候诊厅。经过几天收治,感染科床位告急,医生极度疲惫,但仍有很多患者排队等候就诊。

    望着候诊厅里满脸焦虑的患者,江晓静流下了眼泪。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病人得不到救治只能回家,或者奔波在医院之间,“那就是一个流动的传染源”。

    病毒来势汹汹,战况不断升级,遭遇战变成阻击战。中部战区总医院立即成立一线指挥部,火速扩建感染病区。感染2病区、3病区两天时间就抢建开科,医院内科楼、汉口院区等7个病区迅速完成改造交付使用,全院10个病区,两个发热门诊,开始大批量接收病人。

    战线相继展开,人员紧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1月21日,医院党委向全院发出“政治动员令”,全院上下集中绝对资源和力量,组成专家组、医疗组、保障组以及各预备队,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

    66岁的疾病预防控制科专家靳桂明已退休6年,仍主动请战到感控一线。90后护士王欢和舒纯,接到动员令后分别从吉林和江西老家赶回医院。武汉封城那天,许多医护人员担心道路管制影响上班,主动带上衣物住到了办公室里。

    战“疫”动员令发出的当天,中部战区总医院派出40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这是军队向地方医院派出的第一支医疗队。1月26日,应地方医院紧急求援,医院再次组派22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市第七医院。

    医护人员勇敢地走上“战场”,但最初的局势并不乐观。病毒的凶险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不断攀升。特别是重症患者一旦转向危重症,救治将变得异常艰难。

    为了准确把握患者的病程,以便及时治疗,江晓静和同事经常穿着防护服“泡”在各个病房,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表现,有时凌晨4点也会穿上防护服到“红区”查房。对于患有基础病的患者,她还要记录输液、饮食等“入量”和排尿、排便等“出量”数据,实施一人一策的精准治疗。

    这种精准治疗避免了许多轻症患者滑向重症、危重症,用联勤保障部队抽组专家李福祥的话来说,江晓静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让患者离悬崖远一点”。

    在10个病区和两个发热门诊里,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与病毒斗争。援助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疗队护士长刘孟丽记得重症患者急促的呼吸声,好像“满屋子的空气都不够用”。一名女性患者刚转来时情绪悲观,一度影响治疗效果。

    树立信心成为和治疗同等重要的工作。刘孟丽用其他患者的故事鼓励那名女患者,“比你严重的都快治好了,一定要相信我们!”慢慢地,这名患者眼神亮了起来,开始积极配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住院期间,她记住了很多护士的名字,出院时在她们的防护服上写道:“中总医护团队辛苦了!”

    围绕着治愈患者的目标,不同岗位上的医护人员都在满负荷运转。在病区改造的关键阶段,66岁的靳桂明连夜带领同事制定消毒隔离制度和流程、组织多场防护知识培训讲座。在尘土弥漫的施工现场,她指导工人做隔断,为潜在污染区配备垃圾桶和快速手消毒液,粘贴标识,经常忙到夜里11点。

    疾病预防控制科主管技师董玉梅曾经深夜两点来到潜在污染区,监督上下夜班的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不到现场总是不放心。”她也负责病区的终末消毒,一次深夜两三点,一名危重症患者不幸去世,需要对病房进行洗消,她和护士王家露立即背着消毒喷雾器赶到现场。

    后勤保障突击队物业保安组组长彭全领每天和队友一起清理近百桶医疗垃圾,垃圾桶里不仅有医疗废弃物,还有患者的排泄物。疫情期间,武汉市垃圾清运车告急,没有自装卸垃圾清运车,彭全领就和队友一起把垃圾桶抱上车,“每抱一次,就是抱了一个‘炸药包’”。

    医疗和防护物资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早在1月6日江晓静团队发出预警后,医院医学工程科就开始紧急采购呼吸机、监护仪、防护服、口罩等相关物资,提前维护对救治至关重要的供氧系统。

    随着10个病区和两个发热门诊的相继投入使用,医疗物资消耗速度骤然加快。第二天必需的口罩,往往前一晚才连夜送达。医学工程科副主任米永巍带领同事多方协调,竭尽全力保障紧绷的物资供应链条正常运转。

    “虽然出现过短暂的紧张,但我们的物资自始至终没有断过。”他自豪地说,前线和后方齐心协力,共同渡过了难关。

    截至3月12日,中部战区总医院发热门诊量已达1.3万余人次,新冠肺炎专区累计收治患者816人,治愈出院684人。

    江晓静记得,在战“疫”相持不下的艰苦阶段,一名怀孕34周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经多次转院,最终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划破夜空。令人欣喜的是,经核酸检测、CT检查,孩子没有被感染!

    那声嘹亮的啼哭仿佛黎明前的号角,让这些疲惫的医生和护士备受鼓舞。他们分享那一刻的喜悦,然后转身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达 通讯员 覃丽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3月16日 01 版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团旗下汇聚青春力量
大连:打造“十分钟志愿服务圈”
捐款抗击疫情团员青年在行动
筑起一座病毒无法逾越的堡垒
中国青年报邀您“云”赏武大樱花
“超人”汪勇:你来保护武汉 我来保护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