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万网友坐在沙发上,捧着手机当武汉火神山医院工地“云监工”时,宁成一共去了7次现场。
每次进入火神山医院,宁成的小货车都塞满了呼吸机、医用小推车、办公座椅等各地捐赠的抗疫物资。它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卸货,并运送到各科室。
宁成是东风本田一工厂焊装1科的一名90后工人,也是武汉市万千战“疫”志愿者中的一员。从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到各地捐赠物资的运输、发放,宁成几乎都做过。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医疗用品就是白衣战士们抗击病毒的“弹药”,防疫物资就是普通民众赖以生活的“粮草”。向火神山医院转运医疗物资,是宁成接到的一项特殊任务。
物资早一分钟运到,就能早一分钟发挥作用
2月2日,火神山医院将正式交付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一批从南京运来的医疗物资还在距离该医院十几公里外的仓库内,需要在交付前转运至火神山医院。
“这里有一批物资,需要紧急转运至火神山。”2月1日晚上9点,宁成接到了志愿者团队发出的这条求助信息。虽然已经在社区忙了一整天,他还是立刻接下了这个任务。驱车到仓库一看,堆积如山的医疗物资让他既惊喜又犯难。
“各种医疗物资几乎挤满了整个仓库,而负责转运的志愿者再加上我,一共只有3个人。”站在小山一般的医疗物资前,宁成开始和伙伴们埋头干活。
在救治一线各种医疗设备物资紧缺的时候,仓库里的物资早一分钟运到火神山,就能早一分钟发挥作用。
在成堆的医疗物资中,最重的货箱有20多斤。由于没有合适的装车工具,为了尽快装卸转运,宁成和志愿者们先连搬带扛地挪至车下,然后站成一排,接力运输,将物资装车。
“搬运工、装卸工、司机,我们几个全包了。老实说,在汽车生产线上加班加点最忙的时候,也没这么累过。”宁成笑着说。
搬运几个来回后,宁成的手磨出了水泡,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不只我一个人在做这个事情,火神山医院的建造者、医护人员等全部在一线。太多人比我们还辛苦。”
搬货、上车、检查、开车前往火神山医院并卸货,宁成当天忙了整整一个通宵。
第二天早上7点,当仓库最后一批物资被转运完毕后,他终于有机会停下来,看看朝阳照耀下的火神山医院。沐浴着早晨的阳光,听着现场工程车的轰鸣声,望着这艘即将投入运行的“生命之舟”,宁成觉得“一切都值了”。
“直到回到家,躺倒在床上,困意才一股脑地涌上来。”宁成说,那是疫情暴发后,自己睡得最踏实的一觉。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他和所有人一样,想早一天让这座城市“好起来”。
宁成是一名骨灰级机车爱好者,他加入的志愿者团队,叫“宝捷机车会志愿者车队”。起初,在会长张浩翔的带领下,武汉当地的机车爱好者们组建起了这个志愿者团队,但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一起战“疫”。
“坐办公室的被我拉来做苦力,做汽车的被我拉来做司机,做景观设计的被我拉来做搬运。”张浩翔说,大家都是平凡的小人物,最近做的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自己时常还是为大家感到自豪。”一天晚上,睡不着的他在微信群里发消息,“大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舍小家顾大家。有你们真好!”
来自东风本田一工厂冲压1科的姚超,正是后来加入“宝捷机车会志愿者车队”的。
“以前的春节假期,武汉各景区、商场总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路上堵得厉害。如今一切好像都暂停了,那么热闹的大武汉,竟然成了一座‘空城’。”姚超从小在武汉长大,“自己的家生病了,就得出分力”。在得知同事宁成参加志愿服务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武汉下起了雨加雪。姚超还记得,给雷神山和蓝天救援队送完几百箱苹果后,已经是晚上11点。那时,他和几位志愿者才想起来,自己一天没吃饭。
“我们几个人又冷又饿,防护服也变成了雨衣,黏在身上,真是狼狈不堪。”姚超说,尽管室外很冷,但心里的温暖和成就感“不言而喻”。
据他自己统计,从2月1日到3月9日,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中,他出车超过400次,行驶总里程2万多公里,转运各类医疗物资和生活保障品价值也接近1亿元。但这一切他都没有告诉父母。
“还是怕他们担心。每次他们打电话来,我都没法及时接,只能说睡着了或者在洗澡,等工作结束之后再打给他们。”姚超说,“‘武汉伢’就要有‘武汉伢’的韧劲儿,没什么可说的。”
值得一提的是,姚超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公司东风本田不仅捐钱捐物用于疫情防控,在得知他和宁成参与志愿服务后,也给他们提供了不少支持。
“公司不仅积极了解我们的情况,还为我们准备了防护服、口罩、防护眼镜等防疫物资。”姚超坦言,有公司做后盾,自己感到更安心。
如今,因为要准备复工,宁成和姚超结束了志愿服务,在家自我隔离。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回到久违的汽车生产线。
在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的1个多月中,姚超不仅和宁成成了好兄弟,也和志愿者团队其他人结下了“战斗友谊”。由于疫情期间不能聚餐,最后“战友们”没有一起吃顿饭,让他觉得有些可惜。
“我们都约好了,等疫情结束后,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一起庆祝。”姚超说,大家从事志愿服务工作都有同样的心愿,“热热闹闹的才是我们的大武汉。”
“跟死神抢时间,为安全复工拼进度,武汉伢都不怂”
湖北是我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基地。在江汉平原腹地,有这样一条工业长廊,它始于十堰,向东延展近200公里到襄阳,再经过300多公里到武汉。据不完全统计,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为基石,这条延绵500多公里的汽车长廊总共吸引了超过2000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不少市民的生活也与汽车紧紧联系在一起。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体战”,在不少湖北汽车企业员工看来,身处疫情中心,“汽车人”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高度紧张,非常急切。”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东风公司技术中心试验部主管工程师马经荣打起了“百倍精神”。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之后,1000多名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员工选择与武汉一起坚守,马经荣便是其中一员。作为一名党员,马经荣不仅密切关注着武汉疫情防控工作,还主动报名参与“火神山”攻坚战,成为建设者之一。
“我哥哥从事家装行业,得知火神山招工信息后,我俩想来想去,与其在家闲着,不如参与到战‘疫’斗争中。”马经荣说,哥哥的家装经验正好可以在医院建设中派上用场,而他也可以尽己所能为医院建设“搭把手”。
因为白天工地人手相对充足,马经荣便选择值夜班。放下实验器材,拿起装修工具,1月30日晚,马经荣正式上岗。
搬运门窗,打螺丝……尽管工地上的活不难,但马经荣拿出了给汽车做实验时的那股认真劲儿。他说,“和死神抢时间,我们谁也不敢懈怠”。
在繁忙的火神山医院工地上,只能听见机器的轰鸣声。因为工期紧张,再加上防护需要,现场工作人员之间很少有语言上的交流。“就算换班时,工期也一秒钟都没有耽误。”
这天,马经荣从夜里11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6点,隔天夜里又从晚上8点坚持到凌晨2点。
“我们都知道,那是武汉最难的时候。而火神山医院是用来接诊危重症患者的地方,是用来救命的,可以说是十万火急。”马经荣直言,“支援火神山,是我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央企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他看来,在迎战疫情过程中,这条“汽车长廊”爆发出了巨大的“战疫能量”。
无论是在社区里承担分发菜品的工作,还是加入东风出行,义务接送医务工作者上下班,抑或是运送医疗物资,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战“疫”的每一条战线上,都能看到汽车人的身影。“也许个人的能力很微小,但无数人的力量厚积薄发,便足够强大。”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决战”阶段,各地正有序推动复产复工。对于这条汽车长廊上的企业来说,接下来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打赢“经济保卫战”同样重要。
据了解,目前东风本田、东风风神等企业已经开启供应商复工点检、工厂人员到岗信息确认等各项复工准备工作。
“汽车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是一个典型的国际性产业。”3月13日上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一方面组织湖北的工信主管部门,会同企业启动库存紧急保供,解决一些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与湖北省联防联控机制和湖北省工信部门以及各市州对接,汽车产业有望作为优先复工的产业得到支持。
“荆楚春已至,战疫胜可期。”3月18日,东风公司通过媒体公开信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复工复产节奏正逐渐加快。
据介绍,随着湖北分区分级分时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东风公司各业务板块已在研发、制造、物流、营销服务等全价值链开展抗疫自救,为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和市场销售打好地基。
马经荣说,目前,他已经在线上复工,并等待着重回实验室的那一刻。“同时,有无数东风人正全力和时间赛跑,有序推进复产复工,把耽误的时间追回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程鸿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