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宅家两个月后,吃一碗飘香的牛肉面,逛一次人声鼎沸的花鸟市场,成了很多襄阳人最想做的事儿。
2020年春节前,新冠疫情的暴发让不少城市采取了“经营性场所暂停营业”“小区封闭式管理”等严格管控措施,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的襄阳市也不例外。
作为襄阳保利五月花小区的一名“编外志愿者”,李玉超响应公司共青团组织发出的倡议,从春节期间就坚守在岗位上,帮助社区工作人员防控疫情。
“那些天,街上除了我们这些带红袖箍的工作人员和穿制服的警察,几乎一个人都没有。”他回忆说,就像整个城市被摁下了暂停键,一场雪过后,路上车辙和脚印都要比平时少了许多。
好在经过艰苦努力,全国尤其是湖北的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3月15日,襄阳政府网发布消息称,市区内卡点陆续撤除,公交班次也在加密。3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强调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同时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力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
“小区旁的牛肉面馆重新开张了,汉江两岸、市区内的车流量明显变大了。”漫长的坚守和等待后,生活如常的愿望迎来了曙光。
大家都扳着指头算复工的日子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复工复产,则是另一个让当地人看到“生活如常”曙光的标志。
作为湖北省内第一家复工复产的乘用车工厂,东风日产襄阳工厂3月12日启动冲压车间;1天后焊装车间复工;3月19日涂装车间复工;3月20日,停工55天后,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总装线上驶出了第一辆新车。
“我们工厂的生产节拍是1小时下线45辆整车。第一天复工就恢复了这一正常节奏。”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党委书记、总经理贺永志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员工安全健康,工厂复工后采取8小时单班生产,平均每天下线350辆整车。
作为冲压车间A3班班长,李玉超还记得重返工位第一天的情形。
“我们班组有17人,单班生产时冲压车间有55人。尽管戴着口罩、手套,但第一天复工重逢在车间,感觉跟每个人都很‘亲热’。”李玉超说,自己从事汽车生产23年,第一次停工这么长时间。
在汽车生产领域,“一辆好车从冲压开始”是业内共识。冲压车间又是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最先复工的车间,自然也就承担着疫情防控和品质保障的双重使命。
按照工厂编印的员工防疫手册,李玉超和同事们调整了工位距离,保证每个工位都间隔1米以上。“从进入厂区到下班离开,工厂要求我们全程佩戴口罩,复工后,每个人都自觉遵守。”他笑着说,歇了将近60天,大家都扳着指头算复工的日子。“回到车间,感觉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儿,充满干劲。”
据介绍,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冲压车间共有3条生产线。其中,李玉超所在的“快速线”每分钟下线12个冲压件,复工后平均每个班每天生产3000-3500个冲压件。
复工后,工艺技术员尹书山则多了一份“兼职”。清晨6点,尹书山就要从家里出发,到工厂后先去厨房“报到”。作为厂里的防疫志愿者,他负责在食堂给前来就餐的同事们测体温,并“指挥”大家分批吃饭。
平日里,这位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90后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春节后不久,由于同事被困在外地,尹书山临危受命,接手了焊装车间的设备改造工作。“焊装车间共有两条生产线,如果不能把设备调试好,工厂就没法及时复工。”他介绍说,1周后设备改造工作如期完成,总算没有给公司2020年新车生产计划“添堵”。
那时,因为襄阳各小区管控政策愈发严格,尹书山担心自己回家后第二天出不来,索性卷着被子住在了车间休息室里。
“幸好出门前我妈担心我吃不好、睡不好,硬塞给我一床厚被子。”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因为自己不会做饭,从老家临走前,妈妈为他准备一大包馍和油饼。
工厂复工前,尹书山按照党员“双报到”(党员到就职单位和所在社区报到)的要求,到所在小区干起了志愿服务。有时他拎着社区居民订购的菜跑上跑下,有时在冬夜的寒风中守在小区门口。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曾经熟悉的街道空荡荡的,平时邻家大妈们跳舞的广场也安静得有些可怕。”经历了疫情之初的紧张、焦虑,尹书山说,作为普通市民,自己没有办法做什么“伟大”的事,只想尽力维护家园的安宁,努力为妻子和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
虽然经常自嘲“房贷、车贷压力山大”,尹书山对生活的热爱却随处可见。
他的微信头像是妻子牵着儿子在河边散步,那是去年国庆假期,一家人去丹江口水库旅游时拍下的。春节前夕,新冠疫情暴发,他和很多当地人一样,在头像上加上了“襄阳加油”的祝福语。
3月中旬,城市重新摁下“播放键”后,他会给朋友发消息,“那家馋了很久的牛肉面终于可以吃上了!”
尹书山坦言,多亏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好转和公司的各项承诺让自己吃下了定心丸。
“早在2月初,公司就向大家公布了这一特殊时期的薪酬管理政策,停产期间工资一律按休息日发放。”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人事总务科科长刘红雷直言,公司一方面向员工科普防疫知识,并在确保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安排复工复产;另一方面,“薪酬不降”的承诺迅速稳定了人心,减少了疫情对员工心态和工作稳定性的影响。
尹书山发现,在工厂食堂,每个人自觉地间隔1米排队取餐,并按批次分散坐开就餐,几乎不需要他插手纠错。
“大家都打心底里认为,就应该这样严格执行防疫措施。”李玉超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说,大家不仅都养成了更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执行力也“上了一个台阶”。“就比如戴口罩这事儿,大家都严格遵守,没有任何不理解或抱怨。生产工作时也更认真了,检查冲压件时比以往更注重细节。”
据介绍,在正式复工前,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就组织全体员工线上学习防疫知识。复工后,工厂每天为每个员工提供两个口罩。其中,防护等级最高的N95口罩用在了焊装车间、食堂员工和工厂保安等关键岗位。
此外,安技环保科科长王顺吉一次就采购了数千公斤消毒水,供全厂的108个班组在各自区域消杀。“上午、下午各一次,食堂等公共场所消杀则由专人负责,确保不留死角。”王顺吉说。
“公司领导明确指出,对采购防疫物资的预算上不封顶。”贺永志说,该工厂1月21日就启动了防疫应急体系,每个部门、每个班组都有应急小组,落实各项政策。此外,所有员工每天都要在企业微信里上报健康情况,并进行行迹管理。
他向记者坦言,做好疫情防控和推动有序复工复产是两条战线,二者缺一不可,“但目前做好防疫工作,仍然是优先级最高的头等大事。”据透露,截至3月24日,东风日产襄阳工厂近2300名员工除8人滞留武汉外,全部到岗且“零感染”。
“漫长的停工终于结束了,这意味着疫情防控已经见到曙光了。”李玉超说,已经有不少兄弟企业的员工向他表示“羡慕”,“其实他们也由此看到了复工的曙光。”
他坦言,自己和同事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公司越早复工、经营效益越好,我们员工才能生活得更好”。
正如专家指出,复工关系就业稳定,复产关系经济发展。重新热闹起来的襄阳市樊城区东风汽车大道5号,让所有憧憬生活回归正轨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撸起袖子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在整车工厂,一块块钢板经过冲压车间的锤炼后,要先后经过焊装、涂装和总装车间,才能驶出生产线。
同时,一辆乘用车又是由1万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这意味着,只有各零部件企业生产、运输的“大动脉”畅通无阻,整车企业才不会面临“等米下锅”的窘境。
湖北是我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基地,但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武汉、十堰、襄阳等地的零部件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各地间交通物流出现了不小的困难。
“为了让工厂复工复产顺利进行,我们要保证有让生产线足以运转4小时的库存量。”贺永志表示,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有67家在襄阳,还有48家在武汉。
为了防止生产线“断粮”,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成立了专班负责零部件供应动态监测。他们不仅要关心自家工厂内的防疫、生产,还要了解每家供应商每天的人员到岗情况和生产进度。“常常是一天忙下来,都不记得自己打了多少通电话。”贺永志说。
疫情影响下的汽车产业链上,相隔千里的企业、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突然发现,他们的命运彼此相连。
举个例子,此前由于一家生产汽车座椅骨架的武汉零部件企业难以复工,东北一家车企工厂内,9000多辆新车因为“没有座椅”而无法下线,影响了当地数千名工人的工作绩效。近日,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表示,由于疫情在欧洲多国持续扩散,全球供应链目前无法完全维持。曾有相关人士透露称,一旦工厂停产,每天损失将超过4亿元。
总装车间流水线一天不启动,上下游数千家企业、几十万名从业者的生计都将面临巨大考验——这就显示出湖北省整车企业复工复产的必要性。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正常年产能是19.6万辆,虽然今年遇到了特殊情况,但我们仍有信心完成全年整体目标。”贺永志斩钉截铁地表示,要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据了解,在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各地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的协调下,东风日产与湖北等地的零部件供应商顺利对接,其位于广州、郑州、襄阳、大连四地的工厂均已有序复产。
不久前,东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竺延风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调研时表示,为满足后续市场需求,可能会面临高负荷生产等情况,“要做好生产攻坚准备,建立相应的预案,确保高质量应对”。
有大数据分析显示,汽车、旅游出行、生产制造、房产装修等六大线下行业2月搜索热度较春节期间迅速回升。其中,汽车业搜索热度回升近三成。
李玉超说,复工后不久班里就有不少同事开起了玩笑,看看牛肉面馆前排起的长龙,不知有多少压抑已久的消费欲望会被释放出来,“下半年咱们可得做好加班加点的心理准备了。”
在襄阳的经济版图和产业规划中,汽车都是无可争议的龙头产业。数据显示,2019年,在全国汽车产销下降的大环境下,襄阳市汽车制造业产值仍逆势增长7.2%。和所有熬过寒冬等待春暖花开、期待把损失补回来的城市一样,这座位于汉江中游平原腹地的汽车重镇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作为湖北省内第一家复工复产的乘用车企业,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成了名副其实的“排头兵”。有专家分析称,这对全省乃至全国的汽车企业来说都是一剂“强心针”,“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工厂能为汽车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尤其是湖北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3月21日下午4点51分,一趟载着1013人的复工专列准时抵达汉口火车站,这是首趟抵达武汉市的返岗复工专列。它从十堰东站出发驶往武汉,沿途仅停靠襄阳站,对东风公司旗下子公司员工实行“点对点”运输。
东风公司官方消息显示,目前襄阳、十堰基地的相关企业已经率先复工复产,武汉市的部分企业也在逐步恢复生产中。
看到1000多名“汽车人”赶赴武汉复工的场景,尹书山有些感动。也是在3月21日,86名因疫情滞留在鄂的东风日产员工及家属搭乘专车,从襄阳直达广州花都。尹书山正是为这趟复工专车准备午餐、口罩、消毒湿巾等物资的志愿者。“谢谢叔叔。”一位蹦跳着上车的小女孩,让他想起了自己刚满3周岁的儿子。
独居40多天后,此前从不做饭的他学了几道菜,“想下次见面给老婆、孩子和父母一个惊喜”。襄阳“解封”后,妻子率先尝了尝尹书山做的可乐鸡翅、麻辣鸡柳,说“还凑和”。不过,他知道妻子嘴角的笑意已经“出卖”了她心里的暖意。
“疫情结束后,希望我们一大家子人能聚在一起,自己会端出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尹书山说,自己跟妻子商量说,以后要多挤些时间陪家人,陪着孩子快快乐乐地成长。生活如常,这大概也是人们的共同愿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