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在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表示:“当前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可掉以轻心。在全球疫情不断加速蔓延的态势下,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在短期内完全结束是不可能的,很有可能较长时期处于疫情防控状态。”
作为官方表态,徐和建的发言很快引发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从发言内容上看,我们不难解读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北京的疫情防控政策可能继续维持“紧”的状态,而不会轻易变“松”。由于北京情况特殊,境外输入压力较高,人员流动较为复杂,各类严格的防控措施,确实不能轻易松动。
其实,因为“情况特殊”而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的,不仅是北京一地。我国想要守住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来之不易的成果,必须以谨慎态度做好全局统筹工作。各地都需针对本地的特殊风险,加强特定方面的防控工作,如此方能保一方之平安。
值得注意的是,4月8日刚刚“解封”的武汉,同样需要坚持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人民日报》近期专门针对此事强调“解封不等于解防”“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其用意正在于此。
很长一段时间里,“解封”都是武汉人民最大的愿望。“解封”之日到来,武汉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部分市民有所松懈,过度乐观,认为一旦解封,武汉便能彻底“放开”。为此,4月2日,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在《关于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小区封控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专门提及:武汉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居民防范意识有所松懈,因此必须继续做好小区封控管理。
尽管北京和武汉的情况千差万别,面对的主要风险也截然不同,但是,两地官方的表态,却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不谋而合。一方面,是因为两地有关部门都充分认识到了坚持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对防范本地疾病传播风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两地民间都出现了期待全面“解防”的过度乐观情绪。对武汉而言,这种情绪的来源是“解封”带来的鼓舞,而对北京而言,这种情绪的来源,则主要是北京当前较为安全、稳定的现状。
越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关部门便越是有必要出面发声,给过度乐观的情绪及时泼上一盆“冷水”。泼“冷水”的意义,并不在于让公众感到恐慌或是悲观,而在于让公众认清现实,从而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为了与来势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作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今,我们更需要咬牙坚持,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当前,与全球很多国家相比,中国的形势自然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如果我们过早地放松警惕,而开始“挥霍”眼下的安全,我们之前作出的努力随时可能功亏一篑,毁于一旦。要迈向最终的胜利,需要每一个国人并肩作战。为此,生活在北京、武汉等特殊地区的公众,还需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配合政府政策,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死守、精准防治的目标。
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