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4月2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找寻车市“创变”基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程鸿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4月23日   11 版)

    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修惠看来,大众品牌直播中心是践行品牌年轻化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更是品牌开展创新营销的关键落子。

    3月6日下午,一汽-大众探岳GTE如期下线。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国富表示,它不仅是一汽-大众首款插电混动SUV车型,更是工厂复工的“里程碑”。

    “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最近,一条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策的新闻引起了杨肖的注意。

    杨肖告诉记者,打算买车的他一直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举棋不定,“光各种微信群都加了好几个,观望了快半年时间。”

    “买新能源车能享受不限牌、不限行的政策福利,但还是担心里程不够,车在路上‘趴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杨肖购车更加谨慎,他说,既要性价比高,还要没有里程焦虑,是自己购车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与杨肖一样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还有不少。J.D.Power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NVIS)结果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连续5年上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超过小型车、MPV和豪华轿车,成为“倾向于购买的第三种车型”。

    不过,有25%的受访者表示,“担心纯电动车续航里程不足”,还有21%认为“电池技术不够成熟”。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痛点、消费者的顾虑仍未全部消除。

    考虑再三后,杨肖决定先看看插电式混合动力(以下简称“插电混动”)车型“开起来省油,技术成熟度也高一些,在我们这儿还能享受新能源车型的优惠政策。”他信心满满地对媳妇说,“这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抢滩登陆”谋复苏

    “模具供应商无法按时到场,启动应急预案;物流停工新设备无法如期运达,必须限时解决。”最近,在位于天津开发区的一汽-大众华北基地,一场特殊的“抢滩登陆”正在紧张进行。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供应商零件到货、工厂复工、车辆试验和认证等环节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让工程师们最担心的是“探岳GTE能否按时下线”。作为一汽-大众首款插电混动SUV,探岳GTE项目于2017年3月启动,眼下正是开始批量生产的关键时刻。

    “探岳GTE不仅是探岳家族不断创新的代表,也将肩负起一汽-大众开拓新能源市场的重任,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有工程师向记者回忆说,大家一边按照规定严格防疫,一边抓紧时间复工复产。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3月6日下午,探岳GTE如期下线,并将于4月25日上市。看着一辆辆新车驶下生产线,他说:“在这个特殊的春天,自己和同事一起打赢了一场属于工程师的战斗。”

    耐人寻味的是,3月30日,一辆蓝色迈腾GTE驶出长春基地总装车间,成为一汽-大众下线的第2000万辆新车。人们愿意相信,这足以证明它作为一汽-大众首款插电混动车型的独特地位。

    “新迈腾GTE仅是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第一款插电混动车型,代表着品牌发展的新态度。”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修惠表示,此次探岳GTE的亮相,是一汽-大众“王牌车型”和“先锋技术”的强强联合。

    已经被视为中国汽车市场“火车头”的新能源汽车,因为疫情受到了更大的关注。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新能源汽车市场重大利好——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

    事实上,过去10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为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带来了难得的窗口期。由于补贴政策调整等原因,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了一定挑战。

    如今,疫情又给这个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有分析人士表示,通过刺激汽车消费给予这个行业一些机会,对于消费者、汽车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会有所裨益。

    对于车企而言,利用好这股政策“东风”,不亚于战场上争分夺秒的“抢滩登陆”。一时间,各企业纷纷跟进,吹响了“加快新能源车市场复苏”的号角。

    “一方面是上市不到一年就月销突破两万辆,迅速跻身细分市场销量冠军的探岳;另一方面是大众GT高性能家族序列和GTE技术品牌。”有分析指出,探岳GTE将与迈腾GTE组成GTE家族,携手开拓新能源市场。”

    插电混动能否站上新能源车风口

    有分析认为,一汽-大众之所以在插电混动领域下苦功夫,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深入洞察。

    在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环境下,市场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解决方案,目前以HEV(油电混动)、PHEV(插电混动)以及BEV(纯电动)为主。

    “PHEV是混动汽车发展的高级阶段,相比HEV能使发动机更加节能,并且提高了制动能量回收率。”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主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教授说。

    他告诉记者,PHEV比HEV配置了更大功率的电机系统、更大容量的电池系统,因此电机可以在更广泛的速度与范围内工作,将发动机的工作区间缩小到更高效的范围内,也就能使发动机更加节能。

    而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看来,PHEV整车性能是车企研发、制造等综合实力的体现。

    他表示,PHEV能满足到2035年的能耗标准,整体性能取决于高性能发动机、混动变速器构型、电机电控技术和性能,以及整车能量流管理策略。

    有分析认为,在现阶段电池技术尚未完成“革命性突破”,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纯电动车如果一味追求更长的续航里程,势必要增加更多电池组,而这将带来消费者难以承受的购车成本和更多的安全隐患。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插电混动将是“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里程焦虑的过渡方案”,其市场推广价值仍有挖掘空间。

    在插电混动领域,众多汽车巨头早已开始布局。以大众为例,2018年年末,大众发布新能源战略,以“三步走”的方式布局国内新能源市场。

    第一个阶段,通过插电混动车型率先切入国内市场;第二个阶段,在2020年继续扩大新能源车型投入,继续发布不少于10款车型;第三阶段,在2020年或2021年之后,大众将发布全新设计的MEB纯电动平台的纯电动车型。

    而在插电混动车型细分市场,“GTE技术品牌”正是大众品牌高性能新能源汽车产品序列的代表作。

    “GTE技术品牌将传承GT家族性能血脉、德系高品质基因及品牌号召力,成为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在合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招牌,并培育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一汽-大众相关负责人表示。

    车市“黑天鹅”也是变革新契机

    在财经作家吴晓波的笔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一个面目全非、没有任何预备的2020年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当疫情巨石崩裂的时候,越猛烈的危机蕴含越大的机遇。”在他看来,从互联网环境下消费关系的重建到客户对健康的深层认知,再到制造业、商业流通领域的生存危机,空前的挑战将倒逼企业创新。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押宝新能源车仅仅是行业变革的一个缩影。

    有分析认为,疫情不仅直接影响了汽车消费需求,更重新定位着汽车生态链条上的每一个企业。从智能网联国家战略的推出到线上直播发布的盛行,在一个个媒体头条背后,不难读出汽车市场纷繁变化后的情势。

    在这之前,从2016年的“发轫”到2017年的“专注”,从2018年的“攻坚”到2019年的“聚力”,以一汽-大众一年一度的关键词为参照,一汽-大众对于汽车市场的判断清晰可见。

    2020年被一汽-大众定义为自身的“创变”之年。通过在企业内部进行多维度“创变”,不断提升应对时代发展的适应力与竞争力,持续提供高品质的汽车产品与卓越的出行服务,早已成为一汽-大众的“年度目标”。

    事实上,疫情并没有让一汽-大众裹足不前,而是加速了这位车市领跑者的变革步伐。

    今年4月初,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管理团队迎来调整。80后王胜利出任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总监,负责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营销工作;空缺已久的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公关总监一职则由85后段宁接任。年轻化管理团队走马上任,这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一汽-大众再次展现向年轻化转型的决心”。

    与此同时,一汽-大众也不断在尝试营销上的创新。4月14日,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直播中心启动仪式在长春启动。整个直播过程中,新意十足的沉浸式互动体验让不少网友眼前一亮。

    “一汽-大众为直播中心筹备了专属的人才库和内容库,就是为了带给消费者更专业、更全面的汽车信息,让我们的内容能够真正为消费者所用。”王胜利自信地说,“相信每一位看了我们直播的观众,都会成为自己朋友圈里‘最懂车的人’。”

    向技术创新要红利,向产品矩阵要格局,向营销变奏要人气,这些举措正源源不断地收获回报。

    统计数据显示,一汽-大众3月终端销量为11.7万辆,一季度终端累计销量为33.7万辆,再次夺得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疫情这只破坏力十足的车市“黑天鹅”,郁郁寡欢或“佛系”应对都不可取。一汽-大众的故事表明,车企只有不断突破自我,迎难而上,才能在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程鸿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4月23日 11 版

找寻车市“创变”基因
中国车企向世界传递了哪些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