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家与营区仅一墙之隔,但武警黑龙江总队绥化支队卫生队队长王毅腾已经3个多月没有回去过了。
去年10月底,王毅腾的孩子呱呱坠地,他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回到家捧起儿子的那一刻。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他从初为人父的欣喜中拉了回来。作为卫生队队长,他每天在不同的点位间奔波,担负着执勤战友的防疫、消毒等工作。
和王毅腾一样,武警黑龙江总队数千名官兵坚守在执勤一线,在各自的岗位上严阵以待。自抗击疫情的战斗打响以来,他们在医院、机场、车站等重点区域巡逻执勤,筑起了一道非常时期的安全防线。
在哈尔滨西站,入伍13年的四级警士长张登超第一次见到空荡荡的火车站。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客流量明显减少,但他所在的哈尔滨支队执勤六中队并没有降低执勤标准,牢牢守卫着进入候车室的第一道关口。
一次执勤期间,3名乘客背着大包小包跑到进站口,想要跳过体温检测环节直接进站,被张登超拦了下来。“离发车还有10分钟,再测温恐怕来不及了,能不能通融通融?”其中一人气喘吁吁地问。
“疫情期间,我们必须坚持好制度,你们放心,测完温我送你们进站。”张登超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他们测体温、过安检,检测通过后他帮3人提着行李一路小跑,终于赶在检票口关闭前将他们送上了车。
在严守执勤纪律的同时尽力帮助乘客解决困难,这是张登超和战友们一直秉承的原则。执勤六中队指导员邹智禹介绍说,3月底他们还遇到过一名患有眼疾的老大爷,手里攥着车票但不知道如何进站,执勤战士发现后搀扶着他一直送到车厢,还拨通老大爷女儿的电话报了平安。
这些善意的举动经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有一次,邹智禹给战友送饭时,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走到执勤点,抓着两瓶饮料递给执勤战士,奶声奶气地说:“军人叔叔辛苦啦!”
邹智禹觉得很感动,一股暖意从心底升起,“那一刻,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
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执勤官兵也始终坚守在执勤一线。4月1日,武警执勤支队四中队排长陈宏伟接到一名乘客王先生的求助,其本人常年在青岛工作,因12岁的孩子患肺炎在哈尔滨儿童医院住院,便千里迢迢赶来探望。
根据规定,外地乘客到达机场后要进行为期两周的隔离。为了让王先生早日见到孩子,陈宏伟迅速联系机场公安、防疫等部门,第一时间为他办理了隔离手续。隔离结束后,他又联系机场公安民警将王先生送到了哈尔滨儿童医院。
“在机场执勤,这种乘客求助的事情经常发生,我们会在职责范围内尽力帮助他们。”陈宏伟说。
疫情发生以来,陈宏伟和15名战友已经连续执勤3个多月,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在机场各个点位巡逻。看似简单的执勤工作,他们却要付出比平日更多的艰辛和汗水。
“防护服又厚又闷,我们的衣服每天至少湿透一次,手被泡得发白。”陈宏伟不好意思地说,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要尽量减少上厕所的次数,白天很少喝水,时间长了大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便秘。
执勤期间,陈宏伟的父亲突发脑梗住院。虽然内心焦急,但他还是选择和战友一起坚守岗位:“我们使命任务特殊,关键的时候还得站出来、顶上去。”
在武警黑龙江总队,像陈宏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武警绥化支队警勤中队汽车二班副班长苏蒙蒙主动推迟婚期,武警大庆支队执勤二大队副大队长妻子分娩,不能在身边守护。
疫情期间,坚守战位的武警官兵有的在市区重要位置执勤,有的却远离闹市。在边境小城绥芬河市,武警牡丹江支队任务分队官兵日夜守卫在国门口岸一线。
虽然已经进入春天,但绥芬河的气温依然很低。“刚来的几天雪下得很大,落在身上白茫茫一片,早晚温差将近10摄氏度。”任务分队大队长葛鹏飞说,天气虽然寒冷,但看到不远处的国门,担负疫情防控机动支援任务的官兵心中觉得非常温暖、神圣。
备勤的同时,任务分队仍在驻地正常开展训练。虽然辛苦,但葛鹏飞觉得身上有一种责任感,“越是非常时期,越要确保社会稳定。”也是在这样的责任感驱使下,武警黑龙江总队数千名官兵在各个执勤点日夜坚守,注视着可能发生的风险。
除了担负绥化市第一医院执勤任务,武警绥化支队还担负绥化市高速路口的现场机动支援任务。前段时间,黑龙江省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反弹,往来哈尔滨至绥化的车辆时常拥堵在高速路口。
一天傍晚,一辆挂着哈尔滨车牌号的私家车企图绕过体温监测站,被执勤官兵拦下。司机小心翼翼摇下车窗,原来车上有一名乘客未佩戴口罩,因此想要躲避检查。经过询问,该名乘客家人患急病住院,害怕全市实行交通管制,慌忙赶路的同时忽视了对自身的防护。
了解情况后,负责现场指挥的帅同生让执勤官兵把备用口罩送给了这名乘客。“他们归家心切,作为军人我们应当理解,既要从严执法,更要温暖有加。”帅同升说。
对于乘客急切盼望回家的心情,帅同生感同身受。腊月二十九中午,下班回家的他正要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突然接到了抗疫备勤的电话,放下碗筷就往营区赶。从那时算起,他已经在抗疫战场上奋战了3个多月。
在高速路口的执勤点,帅同生发现一些大货车司机因为交通管控长时间排队而错过了饭点儿,就让执勤官兵送去方便面和矿泉水。前段时间,绥化市区实行交通管制,不允许私家车上路。巡逻时遇到着急去看病的老人和孕妇,帅同生多方打听,联系到一些做志愿者的出租车司机,免费将这些乘客送到了医院。
“能帮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心里也特别高兴。”让他欣慰的是,“五一”期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绥化市区的行人和车辆开始不断增多,饭店相继开业,建筑工人也开始忙碌起来。
“期待疫情早日结束,老百姓的生活恢复平静和正常。”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达 通讯员 王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