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本报隆重推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报道回顾习近平同志多年来与大学生之间交往、交流、交心的互动场景,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关怀。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共鸣,并纷纷写下自己最真切的体会和感悟。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青年来信》专版,摘发广大青年学习专题报道之后的心声。
---------------
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青年茁壮成长的“密码”
湖北省襄阳市社区工作者 李华帆
阅读报道让我深切感受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尤其是尊重青年知识分子,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也是引领青年知识分子茁壮成长的“密码”。
一方面,作为在校大学生,能够收到县委书记的来信,后又亲自邀请他们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农村调研)并与他们座谈,是他们意想不到的“礼遇”,让他们倍感欣慰!而且县委书记亲自与他们座谈,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他们这些大学生的高度尊重,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那个年代知识分子肩负的神圣使命,从而激励他们不负韶华,刻苦学习,掌握过硬本领,为四化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另一方面,他们遇到的习近平书记,不仅专业知识丰富,综合能力强,战略眼光也非常广阔。因而,无论对于大学生提高专业能力还是加深理论知识学习,亦或是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投身服务人民的“伟大奋斗”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团委书记 周士权
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就十分善于与青年学子交流。总书记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引导,关怀青年生活志趣,指导青年投入家乡建设,具有强烈的人才意识。
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就已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惦记人民群众冷暖,为人民群众福祉奋斗,内心装着“为人民谋事”,彰显出人民群众在他心里沉甸甸的分量。
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对待基层调研工作就求实求真。这种求实求真的作风来源于总书记青年时期艰苦生活的磨砺,来源于他扎根基层的工作实践。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群众中来,才能更好地到群众中去,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社会最基层的农村和农民的真实状况和真实需要,他对基层调研工作的方法、机理、细节、过程都把握得十分精准,体现了他“身入”基层“心到”基层的为民情怀。
带上乐于思考的脑袋多问几个“为什么”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刘婷
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基地班的学生。2019年9月,入学教育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基地班的培养特色——两个课堂,一个在教室,学理论;一个在田野,搞调研。两个课堂一样重要。
当我怀揣着满腔热情走下去时,问题意识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看到许多新奇的现象,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但回到课堂上才发现自己调查不够深入、细致,很多问题我都无法讲明其中的机理。所以,做好一项调研工作,不仅要带着一双擅于观察的眼睛,还要带上乐于思考的脑袋,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基层“大舞台”磨砺锻炼自己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兖州工务段 郭江波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党员,从事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工作生活在农村基层,每天的工作就是与钢轨打交道。参加工作两年来,我曾多次反问自己,如何尽快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缩短自己在基层单位的适应时间。看完中国青年报推出的“习书记与我们聊如何做好基层工作”的报道后,感觉自己找到了疑惑很久的答案,和人生道路上的前进方向。
总书记曾指出,干好基层工作,要有兴趣、有热情,要有韧性、有耐力,要有一点儿组织能力,要有一股豁出去的干劲。当认真看完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年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的这几句深情寄语后,我认识到在基层这个“大舞台”磨砺锻炼自己的重要性。因此,我会谨记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中践行自己的价值,做一名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新时代铁路青年。
赤子之心报家乡
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教师 聂耀文
当前,农村最需要人才。大学生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热血沸腾,农村正是大学生展现才华发挥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
习书记强调“实”的重要性,要求我们“老老实实地调研”,“调研报告要写得实实在在”,“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我们要守着一颗实心,不管到哪里,心里装着家乡,更要付出实际行动。我回家时都会走遍全村和全乡,询问家乡的发展情况。如碰到存在的问题,会马上提出建议或一起商量解决。如我在2017年提出的《借鉴深圳户籍新政,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就在报纸上发表了。
农村的事情较复杂有难度,我们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出真知,真正掌握真实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真正虚心请教当地村乡领导和乡亲们,真正总结出能够帮到农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干货”。
我们要求实效。我们报效家乡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无论小事大事都发挥韧劲,坚持干到底,干出成绩来。乡亲们都很实在,干出了实在成绩,乡亲们才会支持。
用所学来帮助家乡
安徽工业大学 钱兴
作为一名农民出身的大学生,看到文章,心中万分激动。正因为自己每逢农忙时节总会抽空回家帮忙农作,我才能体会到,如习书记信中所说,“特别是在农村,文化落后、科技落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陈旧的小生产经营方式的束缚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而要改变这一切,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大农业,靠什么?很关键的一条就是靠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就是靠掌握这些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
30多年过去了,不变的是农村地区对于人才的渴望,对于发展的夙愿。对于村里的农民们来说,无论是养殖还是种植出现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去镇上找相关人员寻求帮助,我相信有着强大的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们一定会让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轻松,幸福。我是名工科学生,对于家里的农活可能起不到多么有建树的作用,但是我会用我的所学来帮助家乡。
调研是深入一线探知国情的过程
北京大学2018级法律硕士 周元松
中青报刊载的《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读起来如沐春风,受益良多。
从大一起,我先后赴云南省南华县、长三角五市、新加坡、内蒙古察右中旗、福州、厦门等地开展不同主题的调研,深感调研是深入一线探知国情的过程,是开阔眼界锻炼本领的过程,更是夯实信仰坚定理想的过程。如总书记所说,“调研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而要通过表面的东西发现背后的机理,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认识会更加成熟。如总书记关于“养鸡问题”的论述中提到的,“不同的规模都有一个制约它的平衡点”。专业知识的运用不光是为了解释现象,还要通过对比切实算好经济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现实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调研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能力会更加全面。躬行实践既是为了学以致用,也为了倒逼学习促进提升。尤记得我第一次调研准备时存在的诸多疑问和顾虑,面临的现实问题促使我们自己解决。几年下来陆续累积了不少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不同群体的沟通方法等等。比起我们调研成果的现实意义,对自身成长的促进似乎更为明显。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信仰会更加坚定。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上承党的路线方针,下应百姓需求呼声,基层干部牺牲奉献坚持的动力就在于“人民满意”四个字带来的获得感与满足感,而一线调研的过程也能让我有类似的体验。
把总书记的工作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
青年职工 侯亦凡
我是一名从事金融工作的90后基层青年员工,看到报道后,有许多感悟想与青年朋友们分享。
第一感觉就是如果能够认真思考和总结习书记的这些工作方法并运用到实际中去,对于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的解决就一定大有裨益。我的感悟可概括为“四二一”。
“四”是指做好基层工作的四个要点:一是有兴趣、有热情;二是要有韧性、有耐力;三是要具备组织能力,协调合适的人去干合适的事;四是要勇担使命。在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用旧办法解决不了的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是视而不见还是锐意改革,总书记给了我们答案:要敢于负责,大胆创新,不要怕丢官。
“二”是指做好基层工作的两种重要方法:一是重视调研,习书记刚到正定县的时候连着三个月班子成员没怎么见到他,在这期间他跑遍了正定的各乡各村,进村入户进行调研。二是重视人才,在基层工作中有许多专业的岗位需要专业的人才,重视人才其实就是重视知识。工作中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等都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知识来实现。
“一”是指在基层工作中要守护的一颗初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报道中可以看出习书记从到正定县时起就已经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直觉力不是“拍脑门”
青年读者 张洋
总书记在谈到“怎么做才能从学生转变为称职的基层机关干部”的问题时,提到做好行政工作必须要有“直觉力”。
直觉力是敢于担当的魄力。总书记在解释“直觉力”时,提到了直觉力的应用场景——开会的时候大家发言完了你要马上能够加以归纳总结,这不像在研究室里对理论可以探讨或者建立一个什么模型,等等,这是要求必须当场、当众作出决策。确实,在基层工作,许多事情必须尽快处理,一旦拖延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在抢抓发展机遇时,如果当地的党委政府始终议而不决,则很有可能错失发展机遇,成为群众眼中的“庸官”。又如,在处理群众诉求时,党委政府如果一直不决策不表态,群众就会认为政府不作为,反而激化矛盾。因此,在处理问题时,需要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当机立断,该拍板时就要拍板。
直觉力需要丰富学识支撑。在讨论如何培养直觉力时,总书记说:直觉力主要靠后天养成。这就是说,直觉力不是“想当然”、“拍脑门”做决定,而是把研究功课做在前面、做在平常。基层干部需要养成广泛学习的习惯,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多思考、多总结,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就不会“两眼一抹黑”,而是已经有科学成熟的判断,就可当即做出正确决策。
脚踩泥土 听懂乡音
重庆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文一普
对照总书记当年在正定向中国人民大学来社会实践的师生分享的诸多基层干事创业的经验体会,自己过去半年的基层锻炼有所收获,也有所差距。
相较于学生时代对基层政府简单、单调的想象,现实中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是丰富、精彩,让人有兴趣、有热情的。去年下半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在群众身边一件件小事中实实在在地找问题、找差距,哪里的水管还有时不通畅,哪里的路灯还没及时修好,干部作风有没有什么问题……整改完成一项,心中的成就感就多一分。
战“疫”期间,凌晨三、四点响起的电话,300余个排查防控卡点的协调,11余万人的健康、平安,都让人夙兴夜寐,睡不好觉。总书记讲:“在行政机关,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在一个岗位上,就做一项工作,工作内容翻来覆去,很枯燥,所以一定要有忍耐力。”我想,除了枯燥,面对长期的紧张和忙碌,基层干部同样也是需要忍耐力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在与同批选调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年轻基层干部而言,兴趣、热情、韧性、耐力以及组织能力,对大家都不是大问题。而“豁出去的干劲”,往往有所不足。要“听得懂乡音”,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表达,才能真真切切“豁出去”为大家做实事,不干傻事甚至坏事。脱贫攻坚一线,群众的“乡音”关乎着柴米油盐的“两不愁三保障”;城市管理一线,群众的“乡音”关乎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宜居与否、便民与否。一些“有辣味”的“牢骚话”乍听逆耳,却可能反映着多年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利益复杂交织的“硬骨头”。只有我们抱持重任在肩的使命感,秉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实事、谋利益,才能真正在基层做好群众工作。
凝聚青春力量返家乡助力脱贫攻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 钟开炜
《习书记邀请我们返家乡搞农村调研》一文对我触动很大。
我是2019年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2017年7月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云南队队长)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遮岛镇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我和队友们在站好“三尺讲台”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公益扶贫项目的实施。为贫困山区留住本土优秀人才,我认为离不开“乡土情怀”的培育,心中有家乡,家乡终将因我们更加美好。
2017年12月,我们在共青团梁河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发起成立了“中国葫芦丝之乡·云岭(梁河)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队”,至今共有1000余名梁河籍大学生加入,团队累计志愿服务工时达7531小时。梁河籍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项目申报得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利用寒暑假执行公益项目。同时,服务队还在梁河县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为梁河籍大学生搭建在家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的平台。服务队成立至今已过两年,一些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已经萌生了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想法,并且也有不少同学毕业后实际选择了留在自己的家乡。
疫情期间,云岭(梁河)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队成员主动到所在社区报到,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梁河县青年抗“疫”突击队,开展防疫宣传劝导、为抗疫一线工作者子女提供在线辅导等志愿服务,为全县防控疫情工作做出了本土籍大学生的一份贡献。
最大的敌人是没有坚定的信仰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唐小祥
凡是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人,都很容易理解总书记当年所讲的“忍耐力”“牺牲精神”“韧性”这些词汇背后的深意。
2018年6月,经学校遴选和推荐,我被派往福建省平和县挂职锻炼,接触了众多奉献基层的乡村干部。以精准扶贫为例,当地的主要领导每周都会利用周末两天的休息时间,带上部分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逐村逐户地去走访慰问贫困户。福建的地形是“八山一水一田”,贫困村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靠一条蜿蜒的乡间公路与外界通联。每回走访察看完毕,年轻如我者,也要腰酸背痛到下车都直不起身子的地步。从世俗的眼光看,这些基层干部们既不能“当官”,也无法“发财”,却还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自己平凡的岗位,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到底是什么在背后支撑着他们?
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他们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人民作为自己终生信仰的人。要想日子过得富裕,生活过得“自由”,凭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实干能力,完全可以换一份更挣钱的工作,给家人提供更优渥的保障。可是如果没有了这些基层干部们“白家黑”“五加二”的忍耐、牺牲、奉献,没有基层政府这道最后堡垒的支撑和托底,何来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的“中国之治”?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的忠诚和信仰,没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立场和志向,即使下沉到了基层,也很可能受困于世俗名利、个人得失,不可能心甘情愿、心平气和地在基层忍耐、牺牲、奉献,更不可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因此,对于那些有志于奔赴基层工作的青年人而言,最大的敌人,是没有坚定的信仰。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硕士生 刘春兰
总书记对人才和技术的重视和“踏实做事”作风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深刻认识到,学习不应该只集中在课堂所学习到的知识上,而是应该学有所用,正如我的导师曹兵海老师所提倡的,身为一个养牛人,就要了解养牛过程中的每一件事,不管是饲养、治疗、配种、屠宰、分割,都要有自己的理解,在实战中学习真正能够用于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成都东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18级学生 何静
在故事“习近平夜寻武宝信”中,我对总书记又有了新的认识,他寻找人才武宝信到深夜,没有碍于面子而错失人才,怀有“为人民谋事”“为正定求才”的想法,丢掉所谓的“面子”,为正定办实事、办好事,这颗赤诚之心怎能不值得我们尊敬、学习?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学习,知识是学无止境的,身边肯定也有比自己优秀的人,要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多向他人请教,这本就不是一件丢人的事,而是一个人逐渐变得优秀的必由之路。
武汉大学工程力学专业2017级学生 王叶凌怡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习书记的这句话,“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的这种方式很好”。进入武汉大学之后,连续两年的寒暑假我都坚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从红色旅游的发源调研到首批“0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我们团队踏入多个县城甚至乡镇。我深刻意识到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到真实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好结合点。我们调研首批“0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形成的调研报告就曾入选全国“百篇优秀调研报告”。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研究生 原广
习书记强调的“作为基层干部,要有忍耐力、直觉力和行政力,要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干好基层工作,要有兴趣、有热情,要有韧性、有耐力,要有一点儿组织能力,要有一股豁出去的干劲”让我深有感触。在学生工作的诸多实践中,我认识到了做好此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精神和品格”是何等的重要。基层工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前沿的地方,总书记当年在正定县的工作就是鲜明的体现。
江苏大学会计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 张俊
通读已刊发的报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总书记当年曾说过的一句话,“这种繁忙已经成为生活的乐趣”。这让我回想起了我的两次青海支教经历,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最后又坐上了城镇公交翻山越岭。生火、买菜、做饭、翻山、授课、备课、总结,精神饱满地去面对充实的每一天。从挨家挨户招生到学生的报名分班、从演讲比赛的筹备到熬夜帮学生改稿、从学生成长档案的讨论建立到一周走遍全村7社51个家庭的家访,这种繁忙已成为支教生活的乐趣,兴趣和信念是乐此不疲最根本的原因。徐南雄、任锦芳两位前辈在毕业后的选择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参与西部计划的选择、对基层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是我的信念,也是我的生活态度。
湖北工业大学第一届赴广西研究生支教团队员 许逸
同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一样,初到基层的我有兴趣、有热情、做什么事情都抢着干。基层的工作多、烦、杂,面对这些工作往往需要足够的忍耐力,要耐得住寂寞、要经得住考验。同时我也认为我有足够的忍耐力基本完成工作,但要想把工作做精、做细,往往还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创新意识——这就是总书记所说的改革。在剩下这几个月的支教生活里,我将继续带着总书记对我们青年的殷殷嘱托,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做到真正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中去。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16级学生 冯滢
我深切地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期望与勉励、重视与关怀。因参与坝上甜菜种植课题,我跟随老师来到张北考察调研,在这里我看到了偏远农村的贫穷与落后,在这里我看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在这里我更看到了科技兴农、精准扶贫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我深入调研的决心。在我们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用机器代替手工劳作,效率的提高带来了丰收的硕果和幸福的笑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调研相结合,更加坚定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决心和信念,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农业大学蔬菜专业17级学生 徐永丰
回想起2019年7月,我也报名参加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司马庄村调研实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青县大司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蔬菜品牌,但是在栽培设备、种植技术以及种质选育上仍然存在问题,于是我们便和老师一起为工人们答疑解惑,向工人们普及最新的栽培方法和技术。看到工人们脸上露出笑容,顿时觉得自己付出再多、再辛苦也值得。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7级学生 欧国征
作为学院2017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验班的一员,我曾到顺平第一驿站、阜平红草河驿站进行实习实践,体会到新时代科技助农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农业专家们用新理念武装农民,用新技术装备产业,用新模式让“太行山道路”越走越宽广,正如总书记对农大学子的期盼那样,一代又一代河北农大人扎根农业农村,用科技扶贫让农村结出了“致富果”。作为新时代河北农大学子,在学习和实践中我要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明确植保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精进学业,早日成为卓越农林人才。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8级学生 申瑞春
1983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给河北农大全体正定籍同学的书信中说到:“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对此,我深有体会。今年疫情爆发,虽阻碍了我们回校的脚步,但却给了我们服务农业的机会,我和42名同学分散在各地组成了助力春耕植保服务小队,我们走进小麦地、蔬菜园、果树种植区,对18类作物进行实地调研,识别病害,查阅资料、询问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为农作物进行病虫草害的识别和防治,为农户解决实际生产问题51项。看到秧苗茁壮成长,家人朋友们投来赞许的目光,心里满是欢喜,深刻感受到了自己专业的价值和身上肩负的责任。始于初心,持于热爱,农村需要我,我也离不开农村,今后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药学专业18级学生 沈晨钰
总书记提到,“人都是要吃饭的,先要吃饱,再要吃好,要一步一步上台阶,所以我们必须先把农业的状况摸清楚,做好农业调研。”这句话给我感触很大。随着我国畜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动物药学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但动物药学相关专业人才较为缺乏。我作为动物药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把握时代机会,不断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奉献养殖科技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杜沂蒙 见习记者 杨宝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