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群就是一个江湖,有江湖就会有擦枪走火,甚至结下恩怨。处于这样的群,我们该怎么办?
---------------
某天,一个朋友非常郁闷,茶饭不思。深入一问才知道,他在微信群中跟人吵架了。事情也并不复杂,有一哥们儿总是在群里发一些鸡汤文,他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了几句,然后就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群就是一个江湖,有江湖就会有擦枪走火,甚至结下恩怨。那么,什么样的群更容易吵起来呢?大概主要有三类:
一是某些群友喜欢随意发一些不痛不痒的、或者纯属自己私人的推文或者视频,着实让人看着难受。比较常见的是鸡汤、养生、低俗、恶搞、流水账……一般情况下没人理,但假如群里有爱较真儿的人,也难免有爆发矛盾的一天。群是一个线上的公共场所,在群里随意发消息就像随意在公交车、地铁、高铁上大声喧哗一样,是可忍孰不可忍。
二是某些群的成员本身就很复杂,受教育的程度和个人知识结构差异大,观点分歧较多。最典型的情况是,群里一开始就分了一些所谓派别(激进或保守人士,不同球队的粉丝,同一热点人物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等)。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志同道合方为群,但是在网上,各种群都有。由于某种原因,一些派别林立的群得以存在,而且还不好退,那吵架就在所难免了,各方都要极力维护自己的观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那就是敌人,根本没办法讲道理,动不动就开始人身攻击。
三是群里发的内容不算低级,人群也总体和谐。但是,某些消息或者信息的争议本身就很大,你一句,我一句,尤其再加上一些道德绑架的话,就非常容易“擦抢走火”。还不乏一些火上浇油看热闹的,成了“火灾”的帮凶。
处于这样的群,我们怎么办?还能和解吗?
首先,要提前救火,重点救愤怒之火。群里难免发生争吵,但是大部分争吵其实可以“大吵化小,小吵化了”。怎么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关注愤怒情绪。
情绪与认知存在密切的关系,愤怒情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人越来越确定自己的认知是对的。一个人在不愤怒的时候,可能对自己观点还保持三分怀疑,但是愤怒起来,则会变得十分自信和确信。当一个人开始愤怒,你不管说什么,即便再有道理,他首先就是在想反例,进行反驳,寻求自我价值的保护。愤怒情绪一旦高涨,往往就难以收拾了。因此,不论是当事人自己,还是群里其他成员,一旦察觉有愤怒的味道了,就要即时做出调整,做出合适的引导。
其次,表达有技巧。群里说话与线下不一样,难以觉察到对方的表情,可能有时候是一句玩笑话,但是让对方觉得你在进行人身攻击。因此,在群里说话,要多多利用可爱的、温暖的、肯定的表情符号,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果只是冷冰冰的文字,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另外,表达分为“事实+评价”。事实一般叫做“冷认知”,评价一般又称作“热认知”,换句话说,评价容易让人产生情绪、激发矛盾。在群里发言,要注意多讲事实,少做评价。如果一个事情,没有足够的事实,就不要随意进行评价,否则,别人会觉得过于草率和偏激。
最后,群与现实生活一样,建立边界,具有边界感非常重要。群规是最简单可行的边界,群一旦建立,就说清楚群的主要用途和规则,这就避免了一些杂乱的消息进来,切断了矛盾的源头。
作为群成员,在群里也要有边界感,不要把群当成自己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发的信息要尽可能是其他成员感兴趣的、会给其他人带去价值的信息,不要把过于自我、过于私人的信息随意发到群里面。
对于自己不了解的内容,不要轻易发表评判性看法,不要不懂装懂。不要对他人随意指手画脚,或进行情感和道德绑架,遇到观点和立场不一致,就事论事,切忌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作者为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
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