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上海任职的七个月零四天时间里,分别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启音学校、大同中学、七宝中学等多所学校调研指导,充分体现出他对青年学生一以贯之的关心关爱和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华东师范大学调研时,非常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特意来到学校的慈善爱心屋,了解慈善爱心屋的运作模式,与学生志愿者亲切交谈,并以个人名义捐款400元。他肯定了这一慈善助学和帮困育人的模式,认为这体现了大学的大爱精神和人文底色,勉励大家将爱心播种在更多人的心中。
(本报将在报纸和新媒体端专门开辟《青年来信》专栏,刊发广大读者阅读和学习报道之后的启发和感悟,来信请发我们的邮箱xinwen@cyol.com,欢迎踊跃来信)
---------------
采访对象:刘麒,女,1984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3级学生,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吴薇,女,1968年4月生,上海人,时任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发展服务联合中心主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杨艳红,女,1982年11月生,福建泉州人,华东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学专业2004级学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副书记。周赛君,女,1981年5月生,湖南郴州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兼学生资助中心主任。
采访组:石新明 俞虹 邹文通
采访日期: 2018年12月26日
采访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会议室
采访组:刘麒老师,您好!请介绍一下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到华东师大调研考察的情况。
刘麒:好的。2007年5月9日上午9时许,习书记一行来到我校闵行校区调研考察。在图书馆前的平台上,习书记俯瞰学校的新建筑,时任校党委书记张济顺、校长俞立中向习书记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建设规划。习书记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校三楼文科文献阅览室,了解了图书馆的设计和藏书情况,对我校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给予了充分肯定。
习书记表示,华东师大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华东师大的各项工作,希望华东师大的师生能与上海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做好部市共建。
之后,习书记来到位于大学生活动中心的慈善爱心屋,在听取了吴薇老师的介绍后,与学生志愿者杨艳红等同学进行交流,并以个人名义为爱心屋捐款。
随后,习书记一行来到我校物理系,视察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演示实验室。在参观过程中,习书记对我们提出希望:“华东师大按照既定方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献策出力。”
离开华东师大前,习书记表示,希望华东师大越办越好。
采访组:吴薇老师,您好!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地来到慈善爱心屋了解情况,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吴薇:华东师范大学慈善爱心屋成立于2005年11月,是全国首创的慈善助学和帮困育人的模式,非常有特色。
习书记到华东师大调研考察的时候,特意来到慈善爱心屋,边走边询问了解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体情况和帮扶工作。我们能够感受到习书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非常牵挂。
一走进慈善爱心屋,习书记就被这个像超市但又比一般超市温馨的小屋所吸引。我们向习书记介绍了设立慈善爱心屋的初衷,习书记非常感兴趣,立即追问主要是哪一些人捐款捐物,捐的人多不多。
在得知爱心屋的主要捐赠群体来自本校师生后,习书记表示非常认可。他说,这体现了大学的大爱精神和人文底色。
在放有服装的货架前,习书记顺手拿起一件条纹衬衫,非常自然地说:“这件衣服很不错,像我也能穿,而且也不贵,只要20元。”我解释道,上面标的“20”是虚拟的价格,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凭券来领。
当习书记听说以发放爱心券的形式让困难学生“自主选择”,代替以往直接上门给学生送钱物时,认为这样做很好,一方面保护了困难学生的隐私,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挑选到自己实际所需要的物品,真正体现了“贴近学生”。
在爱心屋的接待柜台前,习书记非常仔细地翻看了捐赠台账。我说:“您看一下,每一笔捐赠和领用都有纸质的登记和签名。”习书记边翻阅边说:“嗯,非常不容易,你们的工作做得很仔细。”
快要出门时,习书记突然看到我们工作台上摆放的红色捐款箱,说道:“噢,捐款箱,你们做得很好,我也来捐一点儿!”边说边喊来随行工作人员,嘱咐他帮忙先垫付一下捐款。习书记还笑着对我说:“我身上一般不放钱。”工作人员按习书记的意思给捐款箱放了钱。后来,我们查看捐款箱时,才知道习书记捐了400元。
采访组:杨艳红老师,您好!听说当时您是正在慈善爱心屋值班的学生志愿者,请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杨艳红:是的,我当时是一名正在慈善爱心屋服务的学生志愿者。
当时爱心屋的四壁都挂着师生们提供的书画作品和照片,吊灯上挂着大家亲手折叠的千纸鹤,货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生活用品,有些来自师生的捐赠,有些来自社会各界包括周边社区居民的捐赠。
习书记与我们志愿者亲切交谈,询问大家一周的工作时间、参加志愿服务的收获等等。
习书记听了工作人员对爱心屋模式的介绍后,与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感受。他说,在这个小屋感受到的是温暖,这是其他高校暂时不具备的,华东师大作为首创校,要坚持做下去,将这份爱心播种在更多人的心中。
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习书记在参观完慈善爱心屋后,以个人名义向爱心屋捐款400元。
习书记加入到我们的爱心接力队伍中,勉励我们情系他人、胸怀天下,对广大师生起到了模范与引领作用,也为我校“爱在华师大”的精神增添了强大动力。
采访组:周赛君老师,您好!请您谈谈如今慈善爱心屋建设得如何?
周赛君:习书记的关怀、教诲和支持,一直鼓舞着我们努力做好爱心屋的工作。
14年来,慈善爱心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帮困育人途径,在物资帮困、人文关怀、慈善公益等领域不断进行人性化、精准化、系统化的探索和实践。
如今,慈善爱心屋已经形成了“校内-社区-企业-基金会”四位一体的物资筹集模式,棉衣棉被、凉席枕头、牙膏牙刷、毛巾水壶等生活用品,基本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所需。2018年,爱心屋向4559人次的学生发放价值近30万元的物资,爱心屋慈善义工队向社会提供了1254人次的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累计达到4895小时,直接受益群众约1万人次。我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附近社区党团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也为社区党建和团建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
经过不断努力,2014年,我校慈善爱心屋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上海市高校资助育人典型案例;慈善义工队多次被评为“上海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
如今,慈善公益理念越来越成为华东师大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越来越成为师生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组织同学们广泛开展志愿公益活动,引导同学们在慈善实践中积累道德,努力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若转载此文,请不要删改标题、正文、加插图片,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