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6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大拨社区年轻人“云”上现身

上海“社区云”破解基层“烧脑”难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6月17日   01 版)

    在一座拥有24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给每家每户定期发口罩,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真的累、烧脑,基层报表实在太多了,数据还经常出现重复填报的情况。”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党工委书记华英姿长期与街道下辖的32个居委会、76个小区的基层干部接触,特别了解基层那些“烧脑又繁琐”的工作。但今年疫情期间,因为有了“社区云”平台的助力,她明显感觉到基层干部轻松多了,“不论哪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发放口罩在内,打开平台信息齐全,哪个社区、哪项工作做到哪一步,一目了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6月16日从上海市民政局获悉,先期在包括周家渡街道在内的多个区域试点的“社区云”平台,今年年底有望在上海全市16个区215个街镇的6077个居(村)委会推广。自此,居民区一线干部可以与居民、上级单位直接实现“云上办事”。

    基层干部的“烧脑”日常

    周家渡街道是上海浦东最老的街道,成立于1958年。在5.52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里,实际居住着15万人。这里老旧小区占比超过了7成,辖区人口老龄化率达到43.6%。

    这里是整个上海城市治理“难题”的一个典型缩影——人口密度高,城市老龄化程度高,很难引导年轻人参与城市治理,年轻人不容易产生“获得感”。

    “我们感到,城市治理的出口现在急需向每一栋房子、每一层住户的个体需求转移。但真的工作起来,又捉襟见肘。”华英姿是周家渡街道的“大管家”,她深知基层居(村)委干部的难处。这些人一方面要应对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报表,制作各类材料向上级汇报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依托基层社工“扫楼”,单纯靠主观感受和判断,被动处理小区急、难、愁、盼等民生问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各区、街镇都在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上作了很多探索。但仍有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各政府部门间信息不互通,基础数据库难以共享,导致数据碎片化、标准不一致等。

    “基层要用的平台很多,有时候重复填报也很累。”周家渡街道云台一居委党总支副书记张炜是个年轻人,刚到社区工作那会儿,就发现“数据比对”是个烧脑的事。以人口管理为例,他需要先翻阅过去的纸质台账档案,再与各政府部门平台上的数据进行比对,信息获取成为挡在基层干部面前的“一座大山”。

    2019年12月,周家渡街道试点引入了“社区云”平台。一开始,张炜也有担心,“会不会增加我们的工作量?”

    记者注意到,新的“社区云”平台远不止是民政部门一家之事。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介绍,在开发“社区云”之初,民政部门就主动与公安、卫健委等13个委办局接触,将上海市一级22个信息系统全部一键接入到“社区云”平台上,“就怕给基层添麻烦”。他认为,“社区云”的推出,将有效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给基层带去便利。

    “老龄化”社区出现一大拨年轻人

    “社区云”包括两个应用平台,一是面向村居干部的“社区治理”平台,二是面向社区居民的“居社互动”平台。后者,能直接为本社区的居民带来极强的“获得感”。

    短短一周时间,昌五居民区居委会发起的小花园改造计划,在“社区云”社居互动平台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莲平成为被提到、被表扬最多的一个人。

    “原本我也担心,大家都能在平台上提意见,会不会有居民刻意刁难。实际情况是,我们找到了很多过去联系不多的年轻居民,他们给出的都是专业意见。”昌五居民区主任武华在“云”上被1521弄21号楼郝先生“敲门”。这个在景观和规划行业从业12年的热心居民,对居委会发布的新建景观绿化设计提出了中肯意见,并愿意义务帮社区做景观设计。

    做了几十年居委会干部的武华这半年来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像郝先生一样,过去看上去“不怎么搭理”居委会的年轻人从“社区云”上冒了出来。疫情最紧张的那段时间,有年轻居民在平台上主动发布登记口罩需求的二维码,帮助居委会收集口罩信息,还有人主动帮居委会在线上收集防疫志愿者信息。

    “志愿者信息一发布,马上就有600多阅读量,几十个年轻人报名。”武华说,过去居委会找到的志愿者,大多是那几个退休老同志的熟悉面孔,最近半年她认识了很多年轻人。就连过去无人问津的“包粽子”活动,短短几分钟就有20多人在该平台报名。

    新的平台要求所有上线人实名认证,并直接显示住户所在的小区和楼栋。“没人乱发广告,讨论问题也不容易跑题。”华英姿告诉记者,周家渡街道现有住户5万多户,其中有近4万户已实名注册登录“社区云”,“大部分都是中青年人群,他们是中坚力量”。

    “人找政策”还是“政策找人”

    一个特别重大的改变是,“社区云”在收集了足够多的基础数据后,能有效改变过去“人找政策”的窘境,真正实现“政策找人”。

    如今,社区里每个人的信息都存储在“社区云”平台上,村居委会工作人员把人口数据从上海市人口库导入到社区居民库,再在居民库中对各类居民进行有效分类,给每一个人贴上“标签”。比如,市一级的包括正式党员、少数民族、低收入人群、低保人群、应届毕业生等。

    “一个政策来了,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标签搜索,定位到可以享受这一政策的人群,点对点上门送政策。”张炜说,最近一次统计居民区90岁以上的老人,就是采用了鼠标点击“搜一搜”的办法找到的。

    曾群介绍,“社区云”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搜索功能,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对接了全市的大数据中心“社区治理主题数据库”,并提供了大量数据标签化工具和手段。市、区、街道、居委会都可以根据各自的工作重点,建立和管理这些数据标签。当一个政策下发,需要对接服务对象时,基层干部可以通过这些标签来真正实现政策找人。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试点社区,基层民主也得到了“看得见的有效实践”。居民们在“社区云”上就是否加装电梯、垃圾如何便捷分类、违建如何拆除等问题进行了投票,让村居委会更加有效地收集到“准确的民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6月17日 01 版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新修订的《军队院校教育条例(试行)》
习近平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电话
习近平同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通电话
上海“社区云”破解基层“烧脑”难题
陕西丹凤:精兵强将托起育人“全链条”
5天确诊106例 北京再次提升应急响应级别
身披白色战袍 做患者的“守护天使”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