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旬以来,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升级,我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境外疫情输入国内。其中,上海口岸面临重大的疫情防控压力,上海两大国际机场年吞吐量全国领先,这里同时是外国人、海外华人入境中国的交通枢纽。
截至记者发稿时,上海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表现平稳、可控。记者注意到,从疫情防控到复工复产,上海海关一线的青年关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来自上海海关团委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上海海关系统共有17支青年突击队,数百名青年参与到一线抗疫工作中,成为全国最难守国门前的一道“青春风景线”。
青年关员练就“火眼金睛”
浦东机场海关团委书记李菊莹是上海海关国门“疫”线青年突击队队长,她带领的这支队伍共有30名35岁以下青年,都是业务骨干。除夕以来,他们每天都在一线从事卫生检疫和进出口物资通关保障等工作。
“3月初,浦东机场日均入境旅客1万人到1.5万人,大批留学生回国,航班量大。”李菊莹说,那时青年突击队采取全员“24小时上班制”,做一天休三天,“休息日每天最多走50步路,一到工作日,短短50米的活动范围,一天来回要走3万多步。”
李菊莹说,除了穿着防护服做流调的关员,还有很多在后台录入数据和保障的青年关员也处于24小时无休状态。有一次,她在凌晨5点进入数据录入办公室,看到一名身高1米85的海关篮球队主力上半身靠在小沙发上、下半身耷拉在一个转椅上呼呼大睡,一下就哭了,“小沙发上还堆了很高很高的旅客健康申明卡,他刚录完数据,立刻就睡着了”。
还有航空器登临检疫的青年关员,他们总是第一批冲上去与旅客接触的人。最近天气转热,机场停机坪在日晒情况下能达到40摄氏度的高温,关员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从舷梯爬上飞机,在密不透风的机舱里逐一开展测温和健康问询,把有症状和高风险旅客分流在第一道关口。
北大公共卫生硕士、浦东机场海关值机处的李晨阳就是一名登临关员,专业出身的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3月3日凌晨2时,一个来自东南亚的航班抵达空港,这架航班上有两名与伊朗籍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宁夏中卫留学生和5名在伊朗留学的中国学生,上述7人的测温结果均为正常。然而,一处细节被李晨阳捕捉到了——一名留学生道谢时略带鼻音。她立刻对这名学生开展流调,并安排他优先下机,与后续同事及时对接。两日后,她获得确切消息,这名道谢的非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保障防疫物资通关
上海口岸是全国第一大口岸,疫情期间,每天都有大量的医疗防疫物资进出国门,把关任务十分紧迫。
“疫情以来,进出口防疫物资量剧增,工作量是过去的好几倍。最具挑战性的是对医疗防疫物资的验放做到‘快准狠’,让符合相关要求的防疫物资快速出运。”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物控查检二处卡口监控科的青年关员陈佳珉告诉记者,今年正月初四凌晨,他就完成了开年“第一单”,他参与了首批抵达上海的海外调配物资5万件医用防护服的快速验放。
记者了解到,1月28日至1月30日仅3天时间,浦东机场海关验放了共计15.1万件防护服、9.7万只口罩,为稳定国内疫情作出了贡献。
宋昊是浦东机场海关物控查检二处监管场所管理科的90后科员。自4月开始,她就忙碌在各个监管仓库中,“近期由于出口防疫物资暴增,货栈积压情况严重,而梅雨季节即将到来,要想办法尽快找到囤放积压货物的‘缓冲区’,避免货物受潮”。
方舱医院的经验让她联想到可以利用空余的监管仓库来缓解货物积压情况。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奔波在各个监管仓库。她用了近10天终于找到合适的监管仓库,并设立了“方舱”蓄货池,有效缓解货物积压问题,保障出口防疫物资顺利出运。
宋昊说:“疫情是一场大考,我们青年就是要迎难而上,化危机为契机。”
当好“店小二” 支持复工复产
最近,洋山海关物流监控二科的青年关员宋晓宇总算稍稍舒了一口气。为推进临港新片区海关建设,全力落实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洋山海关成立了工作小组,他是其中卡口围网组的成员之一,主要承担陆域卡口围网验收相关的准备工作。
疫情期间,他主动返岗,把家安在了距离市区70公里的临港新片区。“我早点到岗,就可以提前准备。”宋晓宇说。
根据海关总署《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的要求,他与工作小组成员一起制定了围网工作方案、进展日报以及50天决战决胜分解表。他频繁走进施工现场了解情况,与建设方沟通、提前实测围网样品尺寸,避免因尺寸原因返工而耽误时间。
5月12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八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组的验收,5月16日正式揭牌,成为我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
洋山海关团委书记王静介绍,整个洋山海关有超过50%的关员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据悉,下一步,上海海关将继续努力做好监管服务工作,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贡献海关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