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7月0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空中“双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张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7月02日   07 版)

    “空中双剑”李红文和张凯。杨军/摄

    6月中旬,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训练场上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对于飞行员李红文、张凯来说,这是个适合飞行的好天气。他们换好飞行服,并排向战机走去。

    很快,两架战机在巨大的引擎轰鸣声中依次升空,直奔目标空域。僚机张凯在长机飞行员李红文的侦察掩护下,突破“敌”重重防护,经过一番识别锁定,果断发射导弹,精准击中“敌”地面重要目标。

    这是李红文与张凯的又一次协同“作战”。2019年,这对“文凯组合”凭借高超的技术与过人的默契,八战八胜,摘得空军对抗空战比武竞赛中的“金头盔”,并助力该部夺得团体第一名,问鼎“天鹰杯”。

    在很多人心中,这对一老一少的组合“出手就能克敌制胜”,是“蓝天下的双剑合璧”。

    搭档

    李红文与张凯的相遇正是从一场空战开始。

    2015年,28岁的飞行员张凯经过层层选拔,进入梦寐以求的歼击机部队,开始改装三代机。第一次驾驶全新的战机进行空战,张凯有些兴奋,“冲劲十足”。

    39岁的资深教官李红文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对手”。面对年轻人的“热血”,李红文显得沉稳、老辣,出手毫不留情。交战第一个回合,张凯想要“一展拳脚”,李红文却没有给他机会,直接远距离命中。

    交锋很快结束,张凯甚至没能打到近战。他不服,再次交手,张凯将模拟导弹、航炮一股脑发射出去,结果仍是“战败”。

    “空战不是简单的防守与进攻,更大的挑战来自对复杂战场环境的感知和应对。”李红文的一句话让张凯豁然开朗。双“0”的“战果”让这位曾经的“尖子生”重新认识自己,走出机舱,他决定好好“拜师学艺”。

    从那时开始,李红文成了张凯最佩服的人,因为“师父不仅会成熟的战术战法和高超的特技动作,关键是严格,一门心思为了飞行”。

    张凯记得,有阵子飞行训练后复盘,装备采集的时间与事后评估系统的显示总差1-2秒。有人觉得只是小误差,李红文却坚持反复检查,最终发现了评估系统的时间滞后问题,并帮助厂家重新核验维修,优化改进了整套系统。

    “如果是战斗中,一秒的误差都可能延误战机。”李红文严肃地说。后来,这种严谨的作风也传承到张凯身上。两年时间里,张凯铆足了劲儿学习特技动作、钻研战术打法,他格外关注武器装备的性能,注重每一个微小的数值,“一丝一毫都不容出错”。很快,张凯成长为新一批飞行员里数一数二的“优等生”。

    2017年,为备战对抗空战比武竞赛,长机飞行员李红文挑选张凯作为自己的僚机,二人组成搭档,从此“文凯组合”的名头开始叫响。

    磨合

    最初,两人的磨合并不顺利,相差11岁的年龄让这对搭档的思维方式与作战风格不尽相同。年轻的张凯锐气十足,喜欢激进的近攻,李红文则偏重稳扎稳打,力争以最妥帖合适的战术获取胜利。

    组合刚成立不久,一次演练中,李红文与张凯作为长、僚机共同“迎敌”。按照事先安排的战术,李红文负责诱导“敌机”,张凯伺机进攻。然而,当李红文将“敌机”带到相应位置,呼叫张凯策应时,张凯却迟迟没能就位。

    那天,李红文对张凯发了火,这位向来“说一不二”的“空战首席专家”直接指出了张凯的失误。但随后的几天,李红文发现张凯总是闷闷不乐,他忽然怀疑,“是不是自己说错了”。

    为了帮助搭档进一步总结失误原因,李红文再次复盘,查看张凯的飞行态势,尝试从张凯的角度观察全局。这一次,他发现当时张凯正被“敌机”追击,迫于形势无法及时就位,而自己竟然未能察觉队友的为难之处。

    “默契养成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互相了解。”那天之后,李红文学会了换位思考。他开始在战术安排中有意为队友创造更自由的进攻机会,张凯则学着“慢下来”,适应相互配合的节奏。

    默契在一天天养成。大到战术战法的设计与运用,小到飞行中沟通的语调,李红文与张凯逐渐习惯优先替对方考虑。他们总结出一套独属于二人的战法研究套路:由擅长战术创新的李红文提出设想,而后由熟知各装备特性、精于计算的张凯进行理论验证,最后二人共同实践。

    2019年,空军对抗空战比武竞赛半决赛中,“文凯组合”再度使用“诱敌”打法。这一次,当李红文诱导“敌方”长机深入追击,正在与“敌方”僚机缠斗的张凯收到呼叫信号,立刻甩脱对方,调转方向。两人很快形成合围之势,张凯放开手脚,果断锁定发射,一举命中。

    在飞行员张国伟看来,“文凯组合”是典型的“1+1>2”模式。“一个经验丰富,总是激情满满,一个虽然年轻但理论扎实,是研究型人才。”张国伟认为,最适合这对搭档的关键词是“互补”,“两个人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李红文和张凯则认为,这种“兼容性”源于两人共同的目标:“因为热爱飞行,因为想要打赢。”

    共赢

    2018年,“文凯组合”首次试剑空军对抗空战比武竞赛。小组赛中,两人凭借过人的默契尽显身手,频频得分,却因为一时忽视了规则,因违规被清除成绩,导致整个团队未能晋级。

    这对“文凯组合”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飞行大队教导员李晋文记得,归建后的一段时间里,李红文和张凯的情绪有些低落。他们很少说话,直到半个月后,李晋文忽然又在张凯眼中“看到了久违的光芒”。

    “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证明我们不是失败者。”随后,张凯和李红文一边互相打气,一边将所有空余时间拿出来研究规则。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他们总结出一套空战比武竞赛中易忽视的规则汇编,分享给每一位战友。

    “规则是为了让我们在平时打牢基础,实战中才能不出错。想通了这一点,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了。”李红文如今笑着回忆那段日子说。随后的一年里,他和张凯带头加班训练,时常复盘到深夜12点。

    2019年空军对抗空战比武竞赛前夕,为了节约时间多训练,李红文和张凯带头搬到了外场塔台住宿。一个多月时间里,所有空战小组成员放下饭碗就钻进战术研究室,争分夺秒备战比武。李晋文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飞行员们都像拼了命似的”。

    后来的成绩证明了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整个比赛过程中,李红文和张凯没有一次违规,并打出了八战八胜的优异成绩,一举拿下“金头盔”。

    最后一场决赛中,第一回合过后,李红文和张凯的成绩略低于对方。一年的心理状态调整让他们保持住了平稳的心态。第二回合开始后,对手主动占据攻势,向张凯发射了一枚模拟导弹。顶着被击中的风险,张凯几乎在同时向对方另一架战机发起攻击,随后立刻调转撤回。

    凭借对时间和机会的出色把握,张凯成功规避来袭导弹,对手却“中招”。而此时,李红文同样把握住了队友通过“一对二”缠斗创造的时机,迅速飞抵任务区,最终“文凯组合”以绝对优势取得胜利。

    张凯是在返回休息室的路上得知自己获得了“金头盔”。当时,这位年轻的飞行员第一反应不是庆贺自己的胜利,而是为参赛六届终于问鼎“金头盔”的搭档李红文感到高兴。他们在休息室相遇,两位“愿意将背后托付给对方”的搭档紧紧拥抱在一起。

    后来,张凯听说,公布成绩时整个观摩大厅都沸腾了,“每个人都来祝贺师父,说我们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但李红文对当时的热烈景象记不太清了,他只记得自己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好像一年多的艰苦备战突然放松了一下,随后又感觉到更多的压力。

    “荣誉不是终点,这一刻的胜利不代表永远胜利,反而是督促我们要更加努力。”李红文郑重地说,“如果一定说它代表着什么,那就是证明了一个道理:天道酬勤。”

    传承

    在李晋文看来,“文凯组合”的成功不只是“双剑合璧”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辐射作用。他们相互影响,又帮助别人。”

    很少有人请教李红文和张凯得不到回应。作为“战术创新大户”,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一次区域部队交流,有兄弟单位的战友“慕名而来”,他们便将自己潜心研究的数十套战法倾囊相授。有人不解,张凯笑着回答:“胜利是打出来的,共赢才能倒逼自己继续进步。”

    这是张凯从李红文身上学到的理念。搭档3年,李红文常跟张凯说的一句话就是“格局不要太小”。平时的训练中,李红文会把自己多年任务总结出的经验一点点传授给张凯,若是其他空战小组成员来听,李红文就再讲一遍,不厌其烦。

    “最重要的是传承,把我的经验、技术、精神理念传给张凯,他再传给下一代,一茬茬飞行员才能越飞越好。”李红文说。

    如今,已成为飞行大队大队长的张凯也开始培养更年轻的“后来者”。他鼓励“以讲带学”,为新飞行员们划分了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擅长领域与兴趣点,安排他们独立研究导弹、电抗、雷达等不同专业知识点。

    每隔一段时间,张凯会在队内开设小组讲堂,由各小组给所有队员讲课。但听众没有限制,只要感兴趣,谁都可以来听。

    在张凯心目中,李红文是“过命的战友”“背靠背的搭档”,更是“教做人做事的师父”。他清楚地记得,2019年在外场备战时,李红文第一个将妻子和孩子送回老家,全力投入到训练中。张凯备受感动,随后,他也将妻儿送回岳父岳母家中,那时他的孩子还不到两岁。

    “总要有人作出榜样。是师父一直引领着我,我们这个组合也要努力去带动更多的人。”张凯说。凭借丰富的搭档经验,李红文和张凯以亲身经历为例,帮助了不少新组合分析问题,加强磨合。

    李红文常教导张凯要争分夺秒训练,“练到极致、飞到最好”。如今,由张凯和李红文带出的新飞行员总是“最拼最狠”的,常常拉满载荷,练到皮肤上出血点也毫不松懈。

    “文凯组合”已很少再提及“金头盔”,拼搏一年赢得的荣誉被他们视作过去。“重要的是未来,还要打得更好,要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已44岁的老飞行员李红文说。

    张凯也有了新的目标。他希望能够像师父一样,带出一批优秀的飞行员,“把荣誉传承下去,让优秀永无止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张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7月02日 07 版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空中“双剑”
夺取脱贫攻坚的“上甘岭”
美军“福特”号航母能否如期实战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