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7月0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苏苏村复苏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宁迪 王培莲 见习记者 李若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7月06日   03 版)

    扫一扫 看视频

    苏苏村“摘帽”了。

    2019年底,全村10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位于黑龙江佳木斯市桦川县悦来镇的苏苏村,过去因为村干部懒政、村民上访而“名声在外”。村里最穷时负债300多万元,在悦来镇17个村的考核排名常年居于后3位。

    2017年,驻村工作队到这里开展精准扶贫,两年多下来,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正村风、扶民智”,苏苏村复苏了。

    “黑三星”村来了驻村第一书记

    苏苏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金代,早年曾是赫哲族村落,在赫哲语里,“苏苏”意指“草木繁盛的地方”。

    但过去十几年,苏苏村却“长歪”了。许多村民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村内垃圾成堆,路边杂草丛生。那段时间,村领导班子经常“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先后换过几任村长和党支部书记,还是老样子。时间一长,村里传出了一句顺口溜:“村委会不见人,锁头总是把大门;一问就是不知道,愿意哪告就哪告。”

    干群矛盾越积越多,本来能在基层化解的矛盾,村民们无奈只能找县里。慢慢地,这里变成了有名的“黑三星”村——软弱涣散村、贫困村、上访村。

    改变出现在2017年夏天,吕维彬和两名同事作为扶贫驻村队来到苏苏村。吕维彬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派出的一名57岁老将,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队到这里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挨家挨户走访、摸底调查,确定精准扶贫的贫困户。6月正值农忙,村民天刚亮就下地干活,天黑了才能回家。吕维彬一行只能“倒时差”式走访。

    半个月走访下来,吕维彬听到最多的就是村民们对村领导班子的不满。

    “要想抓扶贫,真是难上难。”苏苏村765户中有107户属于贫困户,吕维彬知道,问题的根子在领导班子、在老百姓的观念上,苏苏村想要脱胎换骨拔穷根,领导班子要先做好全村的领路人,贫困户不能坐在家里炕上“等靠要”。

    吕维彬来之前,村子里有1年多没有党支部书记,只有村主任主持工作,党支部不开会、不学习、不搞活动。“抓党建,促扶贫。”吕维彬决定先把党支部扶起来。

    不到1个月,苏苏村原村委会的驻地改建成了面积为300平方米的党建中心,设置了党员活动室、党建档案室、支部升级室、村级发展室、脱贫攻坚室、文化展示室和体育健身室7个主题室。党支部开始定期组织活动,带领党员去先进村学习,还从组织纪律、遵纪守法、致富引领等10个方面设立了“十星级”的党员评定标准。

    吕维彬知道,一定要做点实事,才能让大家劲往一处使。为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村两委先帮着改造了100多户危房,接着又在每家每户门口安放了垃圾桶,由保洁员定时转运,帮着每家每户盖了室内厕所,还把村里坑坑洼洼的路都铺上了水泥。

    驻村工作队加班加点地劳碌,村党支部书记齐更春都看在眼里。起初,齐更春把他们当“客人”,“早晚都有回去的时候,过段时间就走了”。没想到,“客人”来了之后,忙东忙西的,让“主人们”坐不住了。吕维彬比齐更春大10多岁,齐更春看着老吕一个外来人这么努力帮村子脱贫,自家人没有理由不努力。村两委开始一起忙,大家的关系也走得更近了。驻村3个月以后,村里上访的人数大幅减少。

    2017年末,经过上级评选,苏苏村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摘掉了。苏苏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模有样,村两委的领导班子配齐了,从外地回来的大学生还当上了村委会的会计。

    村里有了第一个集体企业

    “村里要发展,要先办公司。”驻村工作队没来之前,苏苏村几乎没有村集体经济,负债累累。2018年,村里第一家企业诞生了——黑龙江省苏苏蓝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也是县里第一个村集体兴办运营的村级企业。在这个基础上,占地1.5万平方米的苏苏蓝羽肉鹅养殖场成立了。

    “村里有村民养过鹅,肉鹅见效快。”为了让村两委重拾民心,驻村队希望村子的产业发展能让村民们早点看到效益。宰鹅拔鹅毛需要劳动力,贫困户张艳峰等15人参与进来,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左右。

    为了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村里投资50万元入股苏苏东旺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用这笔资金种植葡萄、草莓、油桃、水蜜桃等10余种水果蔬菜,村集体年均可获得收益4万元。

    除了大产业,还有“小庭院”。苏苏村离县城不到4公里,村委会鼓励村民在自家的院子里种辣椒、玉米等作物,养点家禽,拿到县里卖。村民史洪才就利用自家的庭院种上了茄子等蔬菜,一年下来,赚了6000多元。

    “庭院经济”渐渐成为苏苏村脱贫致富的一个新引擎。“庭院经济”不仅有种养,村委会还引导贫困户开展手工艺生产,有的村户家里还能开展乡村采摘、农家乐来增收。

    村民有了家庭医生和小药箱

    苏苏村90%的贫困户是因病致贫。在医疗上,村里落实了基本医疗政策,对贫困户医疗费用报销实行五重保障,癌症等重病、大病患者得到了有效救助,还为66户84名慢病症患者办理了慢病证。两年来,贫困户住院131人次,享受到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政策,累计报销金额126.83万元。

    这些政策让大病缠身的李春林看到了希望。2012年,李春林患上肺癌,手术、住院、复查,把家里的积蓄都折腾没了。生病前,李春林家里养了几十头羊,还有几亩地,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得病后,羊卖了,看着每天的药费单子,老两口一脸愁容。

    驻村队帮着李春林建档立卡,大病医疗报销的比例大幅度提高,靠着村里的产业,李春林每年还能有几千元的分红,加上土地流转和打工的钱,老两口已经达到脱贫标准。

    东北天一冷,村民们就不爱动弹,高油高脂的饮食习惯让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苏苏村建了一个136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安装了19台(套)健身器材。村民们打篮球、跳广场舞,晚饭过后,三五十人围着广场走圈锻炼。

    李春林钟爱活动室里的那台红双喜乒乓球桌。手术过后,为了锻炼身体,李春林养成了每天去打乒乓球的习惯。他形容现在的生活美得很:“早间奔日出、晚间看晚霞。”

    两个多月前,村民施秀芬家里的电视柜上多了一个蓝白相间的小药箱,这是驻村医疗队的医生送过来的。打开药箱,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的药整齐地放在里面。药箱里还有一份家庭医生协议书,上面写着驻村医疗队医生的姓名和电话,医生的手机24小时开机。

    提起苏苏村,大家再不皱着眉。苏苏村已经成了黑龙江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佳木斯市脱贫攻坚教育培训基地。在悦来镇对各个村的考核上,苏苏村已经排到了前3名。

    “干一天像一天,不干明天向后转。”如今,吕维彬已经离开村子回到原来的工作单位,新任村党支部书记齐更春一直用这句话鞭策着自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宁迪 王培莲 见习记者 李若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7月06日 03 版

苏苏村复苏记
公安部、教育部: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我国将举办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
中国航天“三天两战”连获成功
铜梁简阳两地团组织签署合作协议
福建三明团组织建立22个“雏燕之家”
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亮全面小康成色
香港各界青年代表发声力挺国安立法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