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非常长远的意义。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要提前谋划“十四五”时期改革工作,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更多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
以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要的不是速度变化,而是结构的变化,是由高速增长阶段的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结构优化。
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时期,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重点,在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强化系统集成、强化服务发展、强化政策见效、强化前瞻谋划,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新篇章。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同时,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
“十四五”时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助推我国全球竞争能力的提升
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发生多重趋势性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秩序面临重塑,制度竞争明显加剧,导致下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承受更大的外部压力。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加快重构。
在这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十四五”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自身的改革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通过制度型开放和对标国际先进制度规则,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比较制度优势,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以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外部发展环境。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有效配置,以完善、高效的制度优势助推我国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能力的提升。
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
政府治理体系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政府治理能力影响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随着我国迈入中高收入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强烈,传统政府治理方式难以满足变化需求,需要逐步实现从政府管治为主向多元共治、基层自治转变,从风险防控为主向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政府增强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充分体现公平公正、效率效能,建设让老百姓满意的政府。要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以创新提效能,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担当践使命,提升经济治理、生态治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服务守初心,强化一流的服务意识、服务平台、服务标准和服务效果;以过硬树形象,做到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在高水平治理中不断提升。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使得民生保障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没有变。但是,目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使得加强民生保障的难度加大,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社会民生建设面临着种种考验。
“十四五”时期,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民生幸福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创造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幼、学、劳、病、老、住等方面享受到平等发展的权利,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充分激发基层群众的改革创新活力
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既搞清楚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又善于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的方案要有底气、接地气。”
“十四五”时期,改革创新既要满足实践需要,更要符合基层期盼,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要健全改革的正向激励体系,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改革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那些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勇于改革、善谋改革的干部用起来。要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顽症痼疾,旗帜鲜明根除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的官僚主义,清除改革发展进程中、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过程中的绊脚石、拦路虎。
张林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