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7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这家公司为何吸引五十多名一线城市人才“逆行”返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7月07日   07 版)

    在很多人看来,科技型初创企业不适合设立在东北。起初,在北京打拼多年的赵明也持同样的观点。一次机缘巧合,赵明改变了固有想法,他返回长春,创立了吉林省中农业阳光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阳光”)。

    创业4年,“中农阳光”已经发展成为高水平科技人才聚集、院士坐镇、多领域专家加盟的技术性创新公司。

    目前“中农阳光”的业务已经覆盖到东北三省、山东、河南等8个省份的20多个县区,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并与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在财务、税务和融资战略方面进行合作,争取3年内在上海科创板上市。

    寻找助力企业少走弯路的创业园区

    运用遥感、气象、信息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区块链等技术,围绕农业产业化和政务管理两大领域,开展农业金融、农业生产、耕地监测和数字乡村等业务,是“中农阳光”的主要业务领域。

    创办“中农阳光”前,赵明一直在北京从事农业保险行业。一次去美国进行农业考察和学习,让他眼界大开。赵明介绍,美国农业的大数据体系是进行保险、信贷、期货等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参考,有了大数据可以实现灾年不减收,年年有保障。而当时,中国农业产业体系还缺少数据,大多靠天吃饭。

    他意识到,建立数据体系完善的现代农业,是国内农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卫星遥感和气象大数据还可以回溯过去农业生产面貌,把缺失的数据找回来。

    在准备进入农业大数据领域时,赵明对比了解了北京和长春的多家创业园,最终选择入驻吉林省青年创业园。在他看来,这个创业园管理规范、创业氛围浓厚、还能提供多样优质的创业帮扶。在东北创业的成本是一线城市的1/3到1/4,吉林又是农业大省,选择回家乡长春创业再合适不过。

    入驻后,创业园帮助“中农阳光”接入了国家高分辨率系列卫星遥感数据专线。“这对我们是关键的一步,如果自己办理,要费很多周折。”赵明说。

    不仅如此,3年孵化期内,公司注册手续、财务报税、申请专利等,都由入驻的园区提供服务和办理。这些事看似小事,但如果企业自己去做,都非常牵扯精力。

    在赵明看来,选择一个成熟的创业园,可以帮创业企业少走很多弯路。

    孵化成功后,“中农阳光”又迁入长春市经开区院士科创园,并与气象行业带头人、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王会军院士合作共同成立了“王会军院士吉林省工作站”。

    阳光前景吸引人才“逆行”返乡

    近几年,依托院士工作站和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前景,“中农阳光”吸引了大批遥感、气象、计算机、人工智能、保险、金融等领域的科技人才加入。目前,公司有员工100多人,技术人员占80%,其中有50多名是一线城市返回长春的技术人员。

    王亮现在是“中农阳光”的技术总监,曾在北京工作了15年。他从英国留学后,以归国留学人员身份在北京工作,入职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后来又在华云集团任软件部经理。

    最初,王亮为“中农阳光”免费做咨询和方案,被聘为外聘专家。近两年,“中农阳光”快速发展,在赵明的多次邀请下,王亮正式加入。

    王亮认为,之前的事业已经到了瓶颈期,农业大数据是一片蓝海,有更大的发展机遇,加之父母在长春,返乡工作可以兼顾工作和亲情。

    回到长春前,李明龙曾在北京和广州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现在他是“中农阳光”的经理助理,主管保险信息服务部。李明龙的朋友和同学大多在“北上广”,软件开发在一线城市有很大的需求,研发水平靠前,大家劝他不要返回东北。

    用高科技创新模式服务“三农”,李明龙觉得这是他事业再上一步的好机会。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回到家乡长春。李明龙说,“中农阳光”是一个思维开阔的创业公司,并对技术人才委以重任,在这样的团队中能经常接触到新奇特的事物和想法,工作起来非常兴奋。

    “东北人才流失主要是因为优质项目和平台不多、工作环境和待遇欠佳。”多位从一线城市返回长春的科技人员告诉记者,“中农阳光”解决了他们上述的顾虑因素,这是他们愿意返回长春的重要原因。

    疫情期间,农业大数据优势凸显

    今年上半年,很多行业受到疫情冲击时,赵明团队反而接到了比同期更多的农业大数据订单。

    团队的大数据采集系统综合运用了卫星遥感、气象、影像视频、无人机、时空定位五位一体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对地表以上一切物体形态、状态、数量、程度、类别进行实时监测与精准识别。如此一来,足不出户,便可以掌握详实的农业数据。疫情期间,赵明团队还及时开发了“战疫之眼”科技战疫服务系统,无偿为长春市各级政府提供乡村防疫监测服务。

    今年,“中农阳光”已经和多家保险公司和政府部门签订了合作订单,为环境治理、农业生产、农业保障提供大数据支持,金额超过3000万元。

    与此同时,在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中农阳光”还将重点开拓智慧农业和智慧乡村项目,目前已经和普华永道签订有关智慧乡村和智慧农业的合作协议。

    4年里,作为第一拨试水农业大数据的创业企业,“中农阳光”完成了从初创到快速成长,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迭代的蜕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7月07日 07 版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农产品电商的“镇域”实验
“隐私微商”让艺人信息在网上“裸奔”
这家公司为何吸引五十多名一线城市人才“逆行”返乡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