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我们聊天,从分享一个冷知识开始吧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7月17日   06 版)

    总有人会遗忘旧事,也总有人比你年轻。与其说知识点有温度,不如说是时间流逝有速度。

    ---------------

    最近,我发现在多个微信群聊里,最容易引起积极反响的一种全新开场白是:“我分享一个冷知识。”

    每当有人这么说一句,一股“我保证你不知道”的迷之自信感扑面而来,群里其他人都会多少被吊起一定兴趣。对方分享的“知识点”越冷,众人回应就越热。

    主动出击,分享一个“有温度的知识点”成了一种社交新玩法。你能贡献出去的知识,到底是什么温度的?

    据我观察,以主动社交为目的的冷知识分享,内容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架空式”冷知识,即并无热点和由头,硬生生搬运来一个别处看到的冷门生活常识、怪奇物语;还有一种是“周边式”冷知识,脚踩网络风潮,结合时下热点话题,“独家考古出土”多数人不知道的信息。

    我所在的社交群里,“架空式”冷知识的比重相对较小。毕竟大家日常生活如此饱满而丰富,一个平平无奇的“社畜”,要贡献一个厉害的冷门常识,此间难度系数较高。

    例如有一次,我刷微博看到有人说,如果赶飞机忘带身份证,下载一个App办电子临时证,手机刷脸即可。我当成“北极圈级冷知识”搬到群里,的确几个朋友说“哇好神奇!”此时一个朋友满脸黑线地站出来说,每天用的某支付软件里就有,她用过好多次,以为全世界都知道。

    “架空式”冷知识分享有风险,一不小心就暴露出你是一个缺乏生活经验的“社畜”。

    而“周边式”冷知识显然在社交群里更轻松讨喜。一部剧和一个明星火了,一个社会议题热了,但凡你是互联网“略资深冲浪者”,对多年前的相关信息尚有印象,或者曾是某个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你不难成为社交群里那个掌握冷知识话语权的高能“课代表”——简而言之,你就是“活久见”。

    与此同时,和冷知识对应,还有“温知识”和“热知识”。后面这两者的诞生,在社交群里的意味就更加玄妙了。当你并无自信保证自己分享的“知识点”足够稀罕高冷,足够令全场人大呼“受益匪浅”,那么你就可以给“知识点”的温度改个等级,说成是“温知识”或者“热知识”。这种以退为进的“升温”,仿佛是在谦卑试探别人一下:“我现在来分享一个知识!当然很可能你早已经知道这个信息了。”

    在我看来,在社交平台和聊天群里,那些喜欢分享一个“冷/温/热知识”的人,首先是创造和加固了一种新型的社交玩法,即“知识玩梗”。

    我的一个善于观察自拍行为的朋友,还把她的冷知识总结成规律。某天群里大家讨论照片美颜的问题时,这个朋友跳出来:“分享一个冷知识,自拍10张以内你自己就能选出满意照片的,按照10分制,你的颜值一般有6分以上;拍100张才能选出一张满意的,你的颜值基本低于4分。”至于靠谱与否,似乎无人在意,但这个“不明觉厉”的冷知识的确震惊全场。

    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讲话、进行常识科普,并不符合当下年轻一代的话语习惯。他们更愿意用一个有“梗”的表达,让所谓的知识分享诙谐有趣起来,充分调动自己所在群体的讨论热度。

    “分享一个冷知识”这句话的潜在语境,让你眼前浮现出一个聪明机敏、口才甚好的形象,是不是酷似中学班级里那个超级学霸?博学多闻、能言善辩但又面若冰山。知识玩梗,社交趣味感大于内容本身。

    然后,无论是主动分享冷知识还是温知识、热知识,这种社交行为的意义在于“N次传播”所形成的“惊奇链条”。

    尤其偏冷的知识,对于最初的传者来说是热乎乎的常识,对于受者来说则是崭新的刺激,受者将他人的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热知识后,又会萌生出一种强烈的炫耀欲,迫切希望成为新一轮冷知识的传播者。这种“冷热交织”渐次传递的过程,让原始信息被不断赋予接力游戏的趣味:我是第一个获得冷知识的人,那么我要告诉别人,我是第一个,他也会是第一个知道的。

    另外,我发现在围绕当下网络热点而展开的分享游戏中,“知识温度”的定级以及最终达到的效果,和时间间隔关联紧密——一般来说知识点越有“年代感”,“冷度”也会越强。例如当时我和比我小10岁的“后浪”聊起几位40岁演员时,她们对我讲述的相关“前尘往事”连连发出惊叹,可是这在当年,明明都是无比稀松平常的基本信息罢了。

    总有人会遗忘旧事,也总有人比你年轻,所以也可以总结:与其说知识点有温度,不如说是时间流逝有速度。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7月17日 06 版

在放手与插手之间 父母慎站C位
《乘风破浪的姐姐》教你暑期状态保鲜
我们聊天,从分享一个冷知识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