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总书记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察看馆藏典籍,与在阅览室参加“解读新时代”读书讨论会的中外师生亲切交谈。总书记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亲身经历,启发同学们学习一定要联系实际,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把所学转化为行动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成为一个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本报将在报纸和新媒体端专门开辟《青年来信》专栏,刊发广大读者阅读和学习报道之后的启发和感悟,来信请发我们的邮箱xinwen@cyol.com,欢迎踊跃来信)
---------------
采访对象:樊静蓉,女,1994年2月生,云南姚安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曾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现任职于中共中央统战部,目前在重庆市渝北区玉峰山镇玉峰村挂职锻炼。
采访组:石新明 唐敬 秦涛 王丽莉
采访日期:2018年5月4日 2019年10月2日
采访地点: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会议室
采访组:樊静蓉同学,您好!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并专程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正在参加读书讨论会的师生交流,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樊静蓉: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北京大学考察,号召广大青年“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之行中的重要一站。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参观了“共命运,同前进——北京大学与马克思主义”主题展览,随后走进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察看馆藏的马克思主义典籍,询问了解“马藏工程”进展情况,并与正在阅览室讨论的读书小组成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当时我们13名同学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就“解读新时代”这一主题举行读书讨论会。这是我们学院长期打造的一个学术品牌活动,一般是由同学和老师共同商议,选定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社会关切的主题,大家围绕主题自由选择书目阅读,最后带着观点和问题,到会上交流。
就在我们讨论正酣时,习近平总书记走了进来。他先是和大家打了招呼,接着与同学们亲切握手。同学们见到习近平总书记都很激动,也有些紧张。习近平总书记非常亲切地询问大家:“你们都是学什么专业的?”“今年几年级?”“都读了些什么书?”,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气氛很快变得活跃起来。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和同学们是怎样围绕马克思主义展开交流的?
樊静蓉: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的读书讨论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求教机会,同学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想要向总书记请教,希望能现场聆听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高屋建瓴的见解。没想到的是,还没等我们提出问题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先把我们给问倒了。
习近平总书记问大家:“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这个专业有什么体会?”
这个问题让我们陷入了深思,一时间无人作答。总书记提出的问题乍一听很简单,但稍一思考就会发现它很深刻。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读书会现场,大家思考的大多都是一些具体的理论问题,突然遇上这么一个“灵魂的叩问”,一时间还真有些回不过神来。我当时只觉得心里涌上很多话想说,但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会后,在场的同学们再次交流时,都觉得这个问题背后蕴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片苦心。对每一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学而言,学术上的勤奋钻研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并记住自己是为什么出发,自己给自己下锚定航。只有牢记自己作出选择的初心,才能在学习探索的道路上获得长足的动力,才能走得正、走得稳、走得远。
习近平总书记的提问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激励着我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地追索和提纯自己的初心。
采访组:那你们后来向习近平总书记提问了吗?总书记是如何回答的?
樊静蓉:提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学问习近平总书记:“您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您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好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他没有立刻围绕马克思主义来谈,而是先和我们分享了他幼时的学习经历。“我的读书习惯,是家庭培养的,我父母很支持我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说,自幼时起,父亲对他的要求就一直很严格。他每天都要将自己的阅读感想写成读书笔记,交给父亲批阅,而父亲则会把写的不好的地方圈出来,让他反复修改。这一度成为他的一项“苦差事”。有时为了把一个词语用得准确、用得精当,他会翻着字典反复查阅琢磨,一改就是一整天。当习近平总书记用轻松幽默的口吻,将这些幼时趣事娓娓道来时,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被父母监督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幼时都曾有过的体验。总书记提到的这些片段让我们感到特别亲切,距离感瞬间就消失了。
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自己从小便非常喜欢阅读传统文化著作,《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都是他幼时十分喜爱、反复阅读的书籍,对于成语、诗文、典故,他也会特别留心积累,《汉语成语小词典》等工具书成为他不时翻阅的资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文化的训育更是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头。这种求知的热情在他15岁到陕北梁家河插队时,非但没有丝毫的衰减,反倒更进了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当时与他同去的许多同学都颇有家学渊源,大家常在一起学习、讨论。每次同他们聊天时,他都会特别留心学习他们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旦遇到自己不懂、不清楚的地方,他就会查阅所有能找到的书籍资料,或是向同学虚心请教,直到弄懂为止。总书记说,自己当时是“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我们听了之后,都非常钦佩。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一方面要承受着年少离家的酸楚,一方面还要担负起繁重的劳作任务,却依然保持着高涨的求知热情,真是我们这些未经风雨的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虽然梁家河条件艰苦,书籍有限,但马列著作还是能找到一些的。总书记把能找到的每本原著反复研读,反复咀嚼,反复推敲,在否定之否定中思辨,在温故而知新中积累,打下了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总书记当时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大力提倡的“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当下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学习往往都是碎片化、字面化的,缺乏系统、全面而深入的钻研,往往是雾里看花,似是而非,这样就难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产生强烈共鸣,难以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产生高度认同。如果我们能像总书记一样,沉下心来,到原著中逐字逐句地去探索,就一定会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自己是通过在基层岁月中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的实践,通过为人民做实事、谋福利,深刻地体悟到马克思主义不仅能科学地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更是一门以增进人民福祉、创造理想社会为己任的真学问,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为何成为中国历史、中国人民的选择,进而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选的道路,这是我后来通过自己的认识得出的结论。”总书记说,“那我就坚定不移了。”听到这里,全场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总书记叮嘱我们,学习一定要联系实际,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打破怀疑、坚定信念最好的途径就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只有走到现实中去,尝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去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明白了我们国家面临的时代课题与世界的发展走向,才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与真理的魅力,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真正把所学转化为行动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总书记勉励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去探索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我们听了之后都很激动,很受鼓舞,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对您有什么触动?
樊静蓉: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程。在回答我们的提问时,习近平总书记毫不讳言自己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也曾陷入过迷惘。虽然他在15岁时就已经阅读了不少马恩著作,奠定了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但在“文革”期间“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论调的影响下,他心中也困惑过、动摇过。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述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因为它真实地反映出每个追寻真理的青年都可能遭遇的挫折。求知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信仰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确立的。受时代、环境或个人认知的影响,每一个人在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都可能会有怀疑或动摇的时刻,我们首先要正视这种挫折,才能勇敢地去克服挫折。
相较于总书记的经历,我们这辈人成长在和平稳定的环境里,虽然没有遭遇过较大的动荡和风浪,却处于多元思潮的漩涡之中,少不了迷茫和徘徊。总书记用自身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大可勇敢地正视这些怀疑或动摇,重要的是不要因此而浅尝辄止,放弃求索。
采访组:我们注意到在参与交流的同学中有两位外国同学,能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吗?
樊静蓉:这两位同学分别是来自罗马尼亚的习文轩和来自美国的王黎飒。他们是北大燕京学堂的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也参与了我们当天的读书讨论会。
两位同学分别用流利的中文和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交流。当听到习文轩同学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时,习近平总书记幽默地回应:“说不定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人。”这句充满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广博情怀的妙语引得大家欢笑鼓掌,现场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泼。
习近平总书记接着对两位同学说,留学生朋友若是要了解中国,就要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文思想和发展阶段,特别是要了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中国青年了解外国时也是一样的,奉为圭臬、盲目崇拜、简单地用他人的东西来矫正自己是不行的。要系统地了解不同国家人文思想的演变,从中分析其文化基因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最后得出冷静而理性的结论,才能接近真理。
这也是在启示我们,一方面,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如果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伟大实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脉络,才能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青年“开眼看世界”,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论,若是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就会陷入谬误中。有深入才会有真知,有了与他国的正确对比,对祖国的认识也才会更加清晰,才能坚定地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投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历程中。
采访组:通过这次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交流互动,您有什么感受与我们分享?
樊静蓉:通过与习近平总书记近距离的交流,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非凡人格魅力。习近平总书记与我们交流时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令我们如沐春风。他谈论问题时展现出的深厚的人民情怀、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刻的辩证思维,令我们十分钦佩。
交流结束后,有同学问总书记能不能合影留念,总书记不仅热情答应了,还贴心地按高矮为我们排了队形,并询问摄影师“是不是所有人的脸都露出来啦?”合影结束后,总书记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一直站在侧面、与总书记距离稍远的我,原以为自己将会遗憾地错失与总书记握手的机会,有些失落地站在原地,准备目送总书记离开。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细心地留意到了我,特地走了过来,向我伸出手,微笑着对我说:“祝你早日成才!”我感到总书记就像一位近在身边的师长那样和蔼。
通过这次难忘的交流,我更加深刻地体悟到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来源。我们每每从宏观层面去谈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种独到的方式,通过与我们分享他的切身经历,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到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学习、成长的,使我们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真切共鸣。整个过程中没有说教,没有宏论,都是非常真实的叙述,而真实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这也和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精神高度契合。
这次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交流,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堂生动的马克思主义课。习近平总书记循循善诱,让我们从一个生动的剖面看到了青年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明确人生意义之所在,将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家国的命运、人民的幸福中,通过艰苦奋斗的实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时代不同,个体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也不尽相同,但习近平总书记启发我们,马克思主义的血脉始终与人民相连,马克思主义的力量要到实践中去体会。如果这样一种真实而有分量的引导能够贯穿我们的学习历程,我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在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自信。
采访组:听说您现在正在基层锻炼,结合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交流,您对马克思主义有没有一些新的体悟?
樊静蓉:我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服务人民的公务员,考入中共中央统战部,现在正在重庆市渝北区玉峰山镇挂职锻炼。
可以说,与总书记的这次交流,给了我走出书斋、走向广阔天地的勇气。我下定决心要追随总书记的指引,到实践中去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无字之书”。之前听总书记结合自己的经历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感受到的是一种震撼和启发;现在来到基层这个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大学校,再回想起总书记当时的教诲,心底产生的是一种由衷的共鸣和认同。
在基层,我们可以生动地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使命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相结合,经由实干苦干,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改变。这样的改变可能很微小,但却非常鼓舞人心,而且实践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对理论的内化和再认识。
如果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体会到的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欢欣鼓舞,那践行马克思主义,把小我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体会到的就是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热血沸腾的幸福感。我深深地理解了总书记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与习近平总书记交流后,我时常会在心里问自己那个当初“没能答上来”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总书记的指引和实践的磨砺让我越来越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读懂脚下的这片土地,读懂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再将这份真知真悟转化为建设美好新时代的真情真行。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积极地改造世界,而青年人总是对创造美好未来怀有真挚的渴望、如火的热情。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带着理论赋予的信念与智慧走向五湖四海,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若转载此文,请不要删改标题、正文、加插图片,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