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杨彦军欣喜地报出了他这半年多的工资:首月前15天拿到了3000元,第二个月5900元,第三月6400元,第四月1.1万元……
在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能拿到这样的高工资,让这个陕北汉子欣喜万分,他说,“我们家离小康仅一步之遥”。
更让他骄傲的是,自己的工作属于高大上的人工智能(AI)领域。他所就职的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涧爱豆”),属于该县引入的阿里巴巴“AI豆计划”,是陕西省首个落地的人工智能数字产业项目,也是阿里巴巴“AI豆计划”在全国探索的第一个县级试点。
“AI”落户清涧县
清涧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革命老区延安和榆林的交界。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清涧起义”的发生地,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创作地。这也是一块贫困的土地,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吕梁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
清涧县21万户籍人口有近一半常年流失在外。虽然该县今年成功脱贫摘帽,但村镇空心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困境依然存在。
2019年10月,清涧县定点扶贫帮扶单位国家卫健委,从阿里巴巴集团引进了“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扶贫项目,在黄土高原创立了陕西省第一家数字产业扶贫企业,走出产业扶贫的新路径。
引进该项目的国家卫健委挂职清涧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柳清海,这样解释该产业的核心“数据标注”——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新兴职业人工智能训练师,其工作是通过“数据标注”来手把手训练机器,让AI更“懂”人类、更加智能,人工智能训练师被形象地称为“机器人的老师”。
2019年12月,清涧县属国有企业清涧爱豆成立,专注于招聘员工来训练机器的“数据标注”,该县历史上首个新职业“人工智能训练师”正式诞生。
“这项工作,你做得好、做得多就赚得多。所以你必须主动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才能当好‘机器人的老师’,拿出过硬的业绩。”爱豆公司经理鱼涛这样激励员工。
清涧人杨彦军大专毕业后一直和妻子在浙江打工做蛋糕,孩子出生以后,他们的收入难以维持生活和还房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2019年11月,杨彦军应聘到清涧爱豆,刻苦好学、勤奋踏实的他,业绩不断刷新记录,工资也随之提高。
柳清海说,在贫困地区发展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具有投入小、见效大、绿色环保、培训简单、带动就业多等诸多优点。
31岁的强娟梅只有高中学历,以前在西安打工。应聘为该公司人工智能训练师后,她决心扎根清涧:“在家门口就能从事高科技工作,收入不错,还有时间照顾原来留守老家的孩子,真的感觉太幸福了。”
在国家卫健委健康暖心基金等公益基金的支持下,清涧爱豆很快发展壮大,到今年5月,员工队伍超过110人,成为“阿里巴巴数字产业扶持基地”。
“AI”辐射黄土塬
“数据标注产业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这一高科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这一产业,我们可以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工作,帮群众增收致富。”清涧县委书记温江城说。
该产业帮助清涧县通过对接互联网经济,搭上信息高速公路,从而破除资源劣势,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
疫情期间,清涧不少年轻人不能外出工作,清涧爱豆在线上组织召开了第三期专场招聘会,最终从300余名报名者中录用33人。
清涧爱豆设在县城移民搬迁小区,覆盖小区贫困户929户3066人,并辐射带动了县内其他劳动力就业。
27岁的残疾人王亮(化名)原来在物业公司工作,月工资800元。应聘到清涧爱豆后,他的月均工资达到2500元,实现了生活自立。像王亮这样的残障人士,在清涧爱豆共有11名。
为进一步扩大就业,今年6月3日,清涧爱豆启动了“AI豆计划”在清涧县的延伸业务——支付宝“云客服”招聘项目。该项目主要为支付宝用户提供在线客户服务,由清涧爱豆参与招聘面试工作并提供建议名单,最终有29人通过考核并被录用。
在国家卫健委的协调指导和阿里巴巴集团的支持下,今年7月,清涧爱豆正式启动吕梁山片区产业扶贫拓展计划,于7月6日分别在子洲县和山西永和县成立了分公司,在更大范围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招聘,人工智能扶贫产业开始以清涧为基地向周边拓展。
“我们相信这片黄土高原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大批人从事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作,更多的人能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红利中脱贫致富奔小康。”鱼涛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