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黄桥街道行政面积23.1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5.6万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黄桥街道正延承民营经济的深厚底蕴,发挥集群优势和集聚效应,全速融入中心城区,为建成集现代商业、服务、教育、通讯、金融、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城区而不断努力。
近些年来,黄桥街道通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配齐协商议事主体、规范协商议事流程、落实协商议事成果等4个方面听民声、问民计,为开展好协商议事活动打好民意基础,让居民真正做到“有事好商量”。
---------------
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衔接助民解烦忧
在黄桥街道生田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站内,工作人员正紧张忙碌着。原来生田村是黄桥街道唯一的保留村庄,因为房屋老化等问题,部分村民前来协商议事站反映情况。
在大伙儿的努力下,区政协委员、街道规划建设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村民代表、企业代表在生田村协商议事站,共同商量起保留村庄规划建设的工作。
经过答疑、协商等环节,会议总结形成了绘好“一幅图”、织密“一张网”的村庄规划建设方式。在村庄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生田村村民既可以就业增收,又可以促进当地城乡融合发展。
在协商机制的帮助下,生田村不仅解决了居民房屋老旧的问题,而且还将为该村民营企业的部分员工解决住宿的问题。
在相城区政协指导下,街道政协工委着力加强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三位一体”工作载体建设,打造富有街道特色的先锋站、议事站、充电站、连心站和委员讲堂“四站一讲堂”。如今,黄桥街道政协工委将16名区政协委员定人定点下沉至各个村(社区),结合“三走进一联系”活动,参加协商议事活动;街道政协工委建立的“行动支部”,每个月都会开展“党员委员服务日”活动。
老书记工作室为群众解难题
张祥元,现为黄桥街道占上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39年前,他脱下军装回乡创业,凭借不服输、不怕苦的闯劲,获得“鲤鱼大王”的美誉,并创办工厂,促进了当地村级经济发展。
如今,张祥元也没有闲下来。2012年,他在村子里成立老书记工作室,由退休的村书记轮流坐镇,接待村民来访,为群众解难题,为当地发展发挥余热。
工作室志愿者共分为政策法规宣传员、党建工作协管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5类。几年来,他们通过协商的形式为村民解决疑难问题百余次。
村庄道路不通、路灯不亮、小区公共设施不完善等造成居民生活出行不便问题,群众因病因事有困难、有纠纷等等百姓家庭问题,居民们都会到老书记工作室讲一讲,而这些问题也会得到妥善解决。
2019年黄桥街道全面启动“众说学习”老书记讲习所,张进才是老书记讲习所首批理论宣讲志愿者之一,他曾担任街道司法所负责人,在调解路上默默耕耘了11年,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560余起,涉及金额1900余万元,先后荣获“苏州市百佳调解员”“江苏省调解能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称号。“坐下来好商量,为群众解难题,就是我的责任。”张进才说。
协商议事为处理基层工作困难提供样板
前不久,在黄桥街道协商议事站,政协委员、社区书记、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负责人、城管环卫部门、社会组织等各方代表共25人,参与了关于垃圾分类具体措施的协商。大家的共识是,大家的事还得大家商量。
黄桥街道印发议事工作方案,对协商议事流程作出规范。协商议事坚持“议题不深入调研不协商,问题不研究透彻不协商”的原则,通过党委政府选题、政协委员荐题、社会公开征题等多种方式确定协商议题,注重选择切点小、关联度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
此前,围绕搬迁补偿款支付方式变更可能引发群众不理解的问题,街道政协工委积极搭台凝智,召集职能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村民代表等进行协商,并形成专报。最终,黄桥街道完成涉及农户4616户的补偿款支付。
“让每一户居民体会到家的温暖,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黄桥街道的全体工作人员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他们“坦率提出意见、友好化解分歧、坚持求同存异”,努力让每一个问题在协商中形成共识、得到解决。
如今,作为汇集民情民意的平台,协商议事站推动群众围绕基层公共事务畅所欲言。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这也为人民群众反映社会公共问题、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委政府的责任感。
未来,黄桥街道将健全常态议事机制,按照“民意征集-草案拟定-提请审核-表决实施-备案公布”的流程一事一议。在积极响应民生热点需求的同时,这一举措也将切实提升居民参与基层事务的热情与积极性。
(信息来源:苏州相城区黄桥街道)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