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村里再找找更好的故事。”在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采访时,为了寻找更好的新闻线索,张诗童暂时离开采访团队,扛着摄像机在村里转悠。在村里的一栋小砖楼前,她偶遇了正在屋前纳凉的村民侯光富。
侯光富是村里的小学退休教师,闲暇时,就爱写写诗。当张诗童问他“理想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时,他将记者带进家里。侯广富家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他自己创作的五言小诗:鸟语催人醒,蛙音伴梦乡,小河绕田野,青山披盛装。虽不比蓬莱,仍可算一方。“这就是我的心声,全部都在里面。”侯光富开心地对记者说。
侯光富的回答给了张诗童很大的触动:“小康生活对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来讲真的这么好,好到可以写到诗里面。”在张诗童看来,这是只有在深入一线之后,才能看到的温暖。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本报记者陆续奔赴祖国各地,在最接近基层的地方,寻找点亮生活的奋斗故事,张诗童是其中的一员。采访结束后,她和记者胡志中、张均斌分别从不同地方回到本报《小康夜话》节目现场,与报社编辑围坐于乡村木屋,分享自己在采访中所见到的乡村生活新图景,探讨什么样的扶贫模式才能成为脱贫攻坚的长久力量。
谈到乡村之变,张诗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这个曾经被称为“荒茅村”的贫困村践行着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信“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守住生态和发展的生命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帮助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下,改变不只发生在花茂村,很多地方也有了新气象。
2019年,胡志中来到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挂职扶贫。一年的时间,他见证了这座县城发生的变化。过去的石楼自然资源贫瘠,村民住在黄土高原断壁残垣上的土窑洞里,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近年来,石楼县积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计划,让老百姓从落后的山庄窝铺搬到交通便利的移民小镇,为他们找到更加适合安居的新环境。
为了让搬出来的百姓“稳下来”,石楼县在移民小镇保留了传统的院落,留给居民记住“乡愁”的空间,并在小镇周围开设扶贫车间等,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养家糊口的工作。小镇还配有志愿服务队,帮助搬迁户解决生活难题。一年来,胡志中有时间就会在附近转悠,并将这里的变化写成新闻报道,刊发在《中国青年报》开设的“志中周记”专栏上,这些报道获得了很多积极的反馈。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黄勇为石楼的易地扶贫搬迁措施点赞。在他看来,石楼在为贫困群众找到新的致富路时,不忘留住乡愁,兼顾了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如何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黄勇在现场向记者们提出的问题令人深思。随着“后脱贫”时代的到来,确保脱贫高质量和成果可持续成为很多人思考的问题。
张均斌在走访广东、浙江等多个地方之后,有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因地制宜谋发展,才能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比如,广东省新丰县因地制宜发展粤菜师傅工程,对广东人来说,“食”从来就不是一件小事。新丰县通过培养当地的厨师,同时尝试在菜品上创新,改良粤菜菜色,美食助推了旅游业,随之兴起的农家乐带动了当地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有数据显示,仅2019年,新丰县就回流了6000多人。这是一个好兆头,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更需要人。
记者们的采访与感受让黄勇十分欣喜,他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来自基层的热气腾腾的好故事。“记者的使命,不仅是要发现并报道来自基层的生动故事,也要让自己的报道能成为帮助政策落地的助推剂。”黄勇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温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