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SUV销量首次超越轿车,同时20万元以上轿车销量首次超越10万元以下轿车。这两大变化说明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仍在继续,高端车市场正持续壮大。
越是高端的细分市场,汽车消费者越是关注产品品质、核心技术和品牌价值,而非价格。工程师能在一款新产品上交出怎样的“技术创新答卷”,往往决定了它是否会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近日,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举办的技术沙龙上,从实验室、试车场走出的青年工程师们就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红旗H9搭载发动机最高效率是39%,在国内绝对的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是处于是一流的水平。”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动力总成部主任段加全告诉记者,高档车一般车身尺寸较大、车身较重,这对发动机动力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红旗H9搭载的2.0T发动机在实现39%效率的同时,使升功率达到92.5kw/L,升扭矩达到190Nm/L。
他自豪地说,这一性能参数“在国内首屈一指,国际也能达到同类竞品TOP3”,产品各项性能稳居市场第一方阵。
“并不是说实现这个热效率就万事大吉了,我们还需要解决很多既繁琐又非常困难的问题。”段加全解释这款发动机的研发过程时说,为了让泵气损失、机械损失、燃烧损失、冷却损失和排气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研发团队在设计发动机时反复调整优化。
比方说,通过双可变配气正时结合米勒循环进气门型线,进气道及进气管路的精细设计,研发团队使泵气损失减少了32%。而为了使发动机的冷却控制达到智能化、可变化的控制,他们又创新性地使用了热管理模块以及集成排气歧管。
自从今年1月完成首秀以来,红旗H9就凭借着直瀑式格栅、贯通式旗标等极具辨识度的外观设计受到广泛关注。当然,作为红旗品牌首款豪华C+级旗舰轿车,红旗H9的创新不只体现在造型设计上,更体现在发动机、底盘调校等技术领域。
“都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也必须一五一十地夯实基础。好比大厦的地基,基础打得牢,方能保证整体的稳固。”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动力总成部项目经理吴乃鹏坦言,随着汽车消费升级浪潮的到来,消费者越来越在意驾乘体验的静谧性和舒适性。
据介绍,为了抵消发动机往复惯性力造成的振动,让发动机运转起来噪音更低,红旗H9搭载的2.0T+48V轻混和3.0T V6机械增压两款发动机均采用了平衡轴减振技术。此外,两款发动机都采用了双质量飞轮,从而把发动机低速区域内的不均衡性过滤掉,降低怠速及常用转速区间的噪声,同时提升驾驶时的换挡品质。
在汽车研发领域,任何细小的改变都离不开正向开发的体系。据段加全介绍,中国一汽在动力系统研发上已经建成了从1.0升到6.0升排量的产品体系,包含了十几款产品。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最终的产品一次性验证,在产品的各个阶段均实现了自主研发。
纵观130多年来的汽车发展历程,有一条最为清晰的脉络:一旦脱离使用场景和产品体验去谈一款车的技术路线,只能是空谈。
对此,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底盘开发所电控悬架开发主任郑文博深有感触。
他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在人类的种种工业产品中,汽车的使用场景恐怕最为复杂。“以前人们对一辆好车的期待,是缓和不平路面的冲击,隔绝粗糙路面引起的高频振动,让车辆行驶更加平顺、静谧。如今,整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也为我们出了新考题。”
据介绍,红旗H9搭载的CDC系统可实时采集车身加速度和高度信号,从而有效判断路面状况、载荷变化和驾驶状态,并通过“天棚”算法对每个减振器独立控制,实现阻尼力的连续调整。“这样一来,在坑洼路面上时车身起伏更平稳,行驶体验更加柔和。”
郑文博告诉记者,当车辆载荷变化时,红旗H9可通过实时智能监测车身姿态,主动调整空气弹簧气压,调整车身高度。
例如,车身高度最多可比“标准”车高高45mm,此时车辆离地间隙与市面上的普通SUV相当。这是H9独有的高度,可以胜任施工路面等特殊工况。而当车辆在平整路面高速行驶时,车身高度会自动降低,一边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一边降低空气阻力,提升燃油经济性。
在他看来,一款车一定要基于使用场景和产品体验,才能更好地去评价。据透露,从产品体验角度来说,红旗H9的底盘悬架有三大亮点——“愉悦舒适体验、随心操控乐趣、智能高度可调。”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用基于用户体验的正向开发技术和主流技术装备来打造红旗的底盘性能’。”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底盘开发所动力学开发主任蒋永峰表示,一款新车的底盘开发既包括高精度CAE仿真、多学科多目标优化等前期开发,也有围绕产品定位与品牌DNA的底盘调校。
“红旗底盘性能开发与国际豪华品牌一样,重视操控带来的驾驶乐趣和舒适带来的轻松愉悦。”蒋永峰以红旗H9举例说,无论是转向横摆响应、弯道操控极限、转向精准性,还是长波路车身起伏控制、粗糙路面车身高频振动隔离和减速带冲击时缓冲,这款新车都继承了红旗品牌兼顾舒适与操控的产品DNA,“这也是我们红旗品牌底盘整体的性能优势”。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他表示,只有先完成精准的市场定位、完善的客户调研,才能在产品创新中进行前瞻性分析。“比方说,很多用户向我们提出了驾车过减速带时的冲击感。为此我们额外采用了液压衬套,它有较高的阻尼可以快速衰减冲击后底盘的余振,显著提升舒适性。”
“即便是99.5%的用户都不会遇到的使用场景,我们也需要一丝不苟地去解决。”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动力总成部主管冯海涛感慨道,就拿收集发动机废气颗粒物的GPF来说,此前在零下30摄氏度甚至更低温的漠河等地区,车辆的反复启动或低速运行会导致GPF结冰无法正常使用。
由于疫情导致项目开发周期紧张,坚守着“质量过硬就是一种信念”的一汽研发团队将红旗H9的GPF标定周期从11个月压缩到了8个月。
冯海涛说:“在‘一定要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信念驱使下,我们克服了疫情缘故、时间周期短等因素,让一个3000克GPF称重和误差都在0.05克以内,顺利完成了应用于H9车型的GPF标定任务。”
在中国汽车业,像冯海涛一样抱有“一定要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信念的青年研发工作者还有很多。
尽管人们都在热议人工智能,但这背后其实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秘密——任何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新。
有人说,汽车工业可创新空间已经不再像100年前那样宽广。但在各品牌的旗舰产品中,它们还是时常为消费者带来惊喜:用更少的能耗带来更澎湃的动力、车身高度根据路况智能升降、甚至实现特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在这幅创新答卷上,令人期许的想象空间还有不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