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8月1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李浩源:有血有肉有期许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罗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8月17日   08 版)

    一边准备着一个月后的法考,一边为保研来回奔波,即将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李浩源在“就业”与“读研”的天平上有些迷茫。面对《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组的面试邀约,追求多种尝试的他还是决定“去玩玩呗”,“当然,年少想红也是原因之一吧。”

    经过多轮筛选,很快便被导演认定“不能是别人,只能是他”的李浩源成为拥有转正资格的6位实习生之一,叩开了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门。

    聚光灯下,身着黑色休闲西装,自若地应对面试,这是大部分观众第一眼看见的李浩源的样子。当被问及天赋与努力之间的关系时,一句“没有天赋时,努力总比躺着好”更是让带教律师与观众对他印象深刻。

    最终,自称是“一只想成为鲲鹏的菜鸟”的他以207分的成绩顺利通过法考,并在节目的最后同时成功拿到了offer与中国人民大学的保研资格,以“行走的法条机”和“出口成诗”的形象吸粉百万,成为网友口中的“人间妄想”。

    当幼稚与成熟杂糅时

    李浩源用“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来形容他对当下生活的态度,从“相对自由”的法律博主转变为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回报粉丝们的关注,李浩源常以长文和视频的形式分享法律知识与历史典故,而一篇走心的问题答疑,或者一则含金量满满的备考“干货”,往往都需要耗费他大量的时间与心力,“观众不会平白无故地喜欢我,对得起他们才对得起我自己。”在他看来,“积极论述”是训练自己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方式之一,而为关注他的观众解决他们的所急与所难,是他需要端住的“本行饭碗”,更是他的“所想所爱”。“毕竟,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有命则不辞。”

    在这份转变里,李浩源还保留了自己的几分“少年气”。相比起其他博主,他用自己的坦率与幽默弱化了与粉丝之间的距离感。一张所配文案是“对唔住,我系警察”的生活照,或是一则“花式吐槽”游戏队友的文案,都让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律政才子”有了更多烟火气。

    这种成熟与幼稚、稳重与活泼的碰撞,从朋友们对他的评价中可见一斑。在《令人心动的offer》综艺落幕后,节目导演曾发布了一条关于他的长微博,评论区里,一条“他成熟的时候特别成熟,幼稚的时候特别幼稚”的评论成为热评第一。作为6名实习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李浩源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展露在方方面面。这份幼稚则是更多地体现在他的“不服输”与“爱撞南墙”上,无论是选择法律专业还是选择保研,李浩源都在秉承着自己的坚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时候,手里只有一根木头、一块石头我都要亮出来,这是为人的道理。男子在这个世上,是绝不低头、当仁不让的。至于成败与否,《后出师表》里说了,‘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希望我永远洒脱勇敢”是22岁的李浩源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在这份希冀里,“勇敢”是“横冲直撞”、不断尝试的底气,“洒脱”是接受“撞不破南墙”、笑对失意的坦然。“朋友们,不要被这些贪嗔痴怨憎困起来。”李浩源曾这样开解自己的粉丝,“就像那句歌词,少年心性岁岁长,何必虚掷惊与慌。”

    另一方面,他的“幼稚”似乎还能体现在与好友的相处上。当谈到他与好友何运晨性格差异的原因时,李浩源很自然地打趣道:“原因很简单,毕竟小何已经26岁了,而我才22岁。”而就是这些颇具反差却不矛盾的幼稚与成熟,杂糅成了粉丝心中最可爱的“好圆”。

    “人生来就是保护别人的”

    “因为读法律很酷啊。”李浩源笑着提及当初选择法律专业的原因。只是,这份“酷”不仅仅体现在表面上的西装革履、光鲜亮丽,法律对李浩源的吸引,更在于在人认清现实、触摸黑暗的时候,法律永远是扫荡黑暗最有力的手段。

    节目中,第一次跟随带教律师受理案件时,他在了解委托人的诉求后展现出的积极与共鸣,让大家记住了那个拥有强大正义感与共情力的李浩源。他曾这样解释“无罪辩护”的重要性:“也许3000个需要做无罪辩护的案子里,2999个被告人都是有罪的,但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那1个无罪的人。”李浩源表示,“并不是说律师人生当中一定要成全一个无罪的案件,只是说我们需要维持这个机器的正常运转,当真的需要保护和援助的那个人出现时,我们可以真的帮到他。”

    只是,作为法律从业者来说,过于强大的共情力往往会给带去自己太多困扰。做好一个倾听者与旁观者,对处理案件也会更有帮助。无论是面对网友私信发来的案件诉求,还是实习时给予他人法律建议,李浩源都变得越来越理性与谨慎,他也试着开始学着在与案件的情绪共鸣中逐渐抽离,“保持共情,然后尽力做好专业内的事情。”

    不过,做足了心理准备的李浩源也会有“难以招架”的时候,许多案件呈现在书面上或许是寥寥的几行字,背后现实的“苦与痛”却往往过于沉重。在北京高院实习期间,李浩源遇到过直接在自己面前风尘仆仆的老夫妇,这对他冲击很大。这对来自黑龙江老夫妇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只想为逝去的儿子讨一个公道。隔着一层对话窗,李浩源看着精神已有些恍惚的老妇背着大包小包,“她丈夫五六十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两个人凑了200多块钱,坐硬座来的这里。”尽管已经快过去一年了,再谈起这对老夫妇时,李浩源仍有些感慨。

    当下的李浩源已经更能理解,法条也许无法填平所有委托人心中的沟壑。但法律存在的意义,是维持整个社会的安定,也是维护每个平凡人心中的正义。“至少我现在知道,想保护别人前,首先要做到能保护别人。”如今的他仍对从事法律行业充满希望,与生的正义感仍促使着他向前走。“我只有自己变得更强,我更有话语权的时候,那边我说出来的话才不是仅仅只是安抚,而会更有力量。”

    要在烟火里眺望繁星

    作为一个法律人,长期的法律训练教会他冷静清醒与“适当抽离”,而在日常研读文史时,他似乎更享受与故事主人公的“共沉沦”,放任自己在文山书海中历尽悲喜、肆意人生。为“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的情谊所动容,也因“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的遗憾而怅然,感受别人的跌宕一生,共情史实里的生死离合。主修法学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李浩源常向学校文史科班的师生求教历史问题,他在一篇书评里写道:“我自认为是天赋不佳的学生,但也能从先生们的史实探索和史论阐衍中,望见那些血肉真实的唐人,瞥见一瞬的悲欢喜乐。”

    今年五月起,李浩源开始与粉丝共读《宋仁宗》,翻开他的微博,几篇内便有一则他因某个历史故事和人物而延伸出的心得感悟,或是对历史背景的知识补充,或是阅古思今,感慨唏嘘。在他看来,历史是一门检讨生活和判断人事规律的逻辑学科,和历史沟通是一个走向谦卑的过程。“读历史就是认识我自己,我这一生必然是很短的,我可能在还没完全来得及认清它的面目的时候就已经不知所踪了。我只能说,看看前人踏过什么足迹,这种足迹是什么样的面貌,他的心路是什么样的,或者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那些错与对是怎么发生的。”

    时时自省的习惯打磨了他不服输的个性。生活常有“奇遇”的李浩源表示自己也曾遇到“弯路”。毕业前,他甚至用“一事无成”来形容本科阶段的自己。“我其实把自己当作边缘人对待,自觉不擅长学生工作,不敢去参加,只是偶尔替别人写些东西。”对自己的失望让他一度对未来的规划充满迷茫,这也使得他更珍惜当下的所得。但即便是最低谷的时期,他也一直坚持着阅读、健身和书法等提升自己的爱好。四年学习生活过去,他最大的体会就是哪怕做错也能不退缩地走下去,“核心是不放弃” 。始终怀抱着赤子之心并愿为之付出努力,这份向上的力量正促使李浩源成为那个他所希望的、“在专业上靠得住的人”。

    就像他在综艺节目里所说的,“我有足够的积累,但我又一直在路上,所以我有无限可能。”这里的“可能”代表着可塑性,也代表着不设上限。有血有肉,有期许有希望。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罗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8月17日 08 版

近四成大学生对个人时间管理不满意
李浩源:有血有肉有期许
多彩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