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留住光明和希望。”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从业30多年的追求和目标。
魏文斌的诊室总是被患者包围着。患者要求加号,魏文斌就特意叮嘱护士:“外地来的尽量加,眼肿瘤病人必须加。”从早8点到晚8点,他曾创下一天接诊130多名患者的记录。
对于很多有眼部疾病的患者来说,北京同仁医院是带给他们治愈希望的最后一站。魏文斌不忍心把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拒之门外。他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早一天看完病就少花一天的钱;早一天治疗,没准儿眼肿瘤患者的眼球就保住了。“我是个乡下长大的孩子,知道外地人进京看病不容易。”
魏文斌主攻眼底病方向,尽管疑难病例多、治疗难度大、风险也很高,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却是魏文斌行医30余年的常态。
在魏文斌接诊的患者中,有位老人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初诊时,由家属牵着慢慢走进诊室。术后复查时,老人在家属的陪同下,可以自己行走。视力恢复后,老人做了一双鞋垫送给魏文斌。还有一位患者经过手术,脱离的视网膜复位了,视力也恢复了一部分,可以继续工作,为了表示感谢,他送给魏文斌一本自己写的书。
“经过我们的手,患者可以看见了,生活能自理了,甚至还能为社会做那么多的事,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魏文斌说。
2017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04名眼内黑色素瘤患者给魏文斌送来了一面锦旗。锦旗长达3米,上面还有204个人的签名。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感谢魏文斌团队为他们保留了视力。牵头做锦旗的几个人癌细胞已经转移,可能不久后就会离世。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凡眼睛有恶性肿瘤的,必摘除眼球。1995年,魏文斌带领眼科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眼内肿瘤局部切除和局部放射治疗,打破了这个“传统”。“一个眼科医生最不愿意做的手术就是摘除眼球,眼球都不在了,哪还有光明?”魏文斌说。
魏文斌团队为患者摘除肿瘤后,还能保住一定的视力。如今,他们已经做了300多台局部切除手术,保住了2000多名患者的眼球。
除此之外,魏文斌从1996年就开始关注艾滋病患者的眼部病变。这类患者在社会上或多或少受到歧视,并且由于很多医院在防护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这类患者很难得到好的治疗。魏文斌希望解决这些问题,既能集中收治这类患者,又要为医生做好防护。
2016年,在魏文斌的倡导下,多家医院共同成立了北京市感染性眼病诊疗中心,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从业多年,魏文斌见过不少视网膜脱落的患者,大多数都是高度近视引起的,有的病人做了好几次手术都没有复明。他说:“近视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最近10多年,魏文斌一直关注留守儿童的视力健康。“留守儿童大部分跟爷爷奶奶在家,家里光线很暗,看不到黑板都不知道是眼睛出了问题。”魏文斌的足迹已经遍布云南、贵州、四川等20多个省份,筛查出视力有问题的孩子,给他们做手术或配上合适的眼镜,并教他们注意用眼卫生。“经过我们的努力,20多万名中小学生已经及时配上了眼镜。”
魏文斌还注意到,基层条件有限,眼科医生的整体水平不佳。10多年来,魏文斌团队在基层培训了四五千名眼科医生,“我们举办讲座、示范手术、查房、送技术、送设备、送书籍,希望他们提高水平,缩小和大城市的差距,让患者在当地就能得到好的诊断和治疗”。
魏文斌把自己的从业经历分为3个阶段:前10年“勤学艺”,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医学知识、积累临床经验;第二个10年“真着迷”,着迷才能把技术提高,精益求精,继而成为真正的专家;最近的10多年“在传承”,把经验、体会传承给基层医院、下届医生。
接受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的采访后,魏文斌又要踏上去“传承”的路途,这次是去甘肃和青海,那里有近视、斜视的青少年和白内障患者在等着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