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云的职业生涯从一个错误开始。
1979年,16岁的杨惠云考入原西安医科大学附设卫校,学习护理专业。杨惠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然而,随着学习逐渐深入,她发现,护理和临床医学像两条平行线。
这个事实在杨惠云参加工作后变得愈发清晰。她迷茫了。
1986年,杨惠云参加了由原陕西省卫生厅组织的日语学习班,班里的50余名学生均是来自陕西省各家医院的护理工作者。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推荐了两名学生赴日本神户大学进行短期护理进修,杨惠云是其中之一。这次进修改变了她对于护理工作的看法。
“除了在学校学习,老师还会带着我们去医院见习,和医院的护士共同护理患者,手把手地教我们。其间,我用的大都是医疗的知识,老师也说我的医疗强于护理,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思考,护理到底是什么?”
在日本进修期间,杨惠云感受到,日本的护理行业已有了完善的体系,各级护理人员都明确知道各自该做的工作,护士也能够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也能实现自我价值。“这次进修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护士如果做得好,努力做,也可以得到患者的认可,这也是我几十年来坚持的一个想法。”
护理并不是医学的附属,归国后,杨惠云带着这样的信念安下心来,继续在原西安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从事护理工作。杨惠云回忆,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病房,除了护理,也和患者聊家常。“那时和患者没有任何距离感。曾经有一名心梗的患者便秘,如果他太用力就有可能引发心梗,所以我很自然地就帮他掏(大便)了。”
在看似琐碎的护理工作中,突发状况时有发生。“在心血管科工作的时候,有一天上夜班,一名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突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呼吸困难。我发现后,在医生到来之前,很快让他吸上氧气、帮他调整坐姿。那名患者后来抢救效果很好,医生也很认可我的工作。还有一名心梗患者,也是在我上夜班的时候心脏突然停跳,我发现后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后来患者的心跳恢复了,抢救过来了。”直到今天,杨惠云还清楚地记得夜里独自握着手电筒在病房巡视的情形。她说,那时的心是沉静的,不觉得累,而是很有成就感。
2011年,杨惠云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西安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护理部主任,负责全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此前,她的工作主要是在病房护理患者。如今她需要为全院制定护理发展规划,同时也要培养全院的护士。即便管理工作繁杂,杨惠云还是坚持定期去临床一线。“在护理过程中,哪些方面是欠缺的?护理效果怎样?不到一线就发现不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杨惠云说。得益于长期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她很快便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
除了热爱的护理工作,杨惠云还投身志愿活动。2012年护士节,由护理部发起的“阳光天使”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用于帮扶特殊患者和人群的“一元关爱”护理基金也随之建立。杨惠云说,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初衷是鼓励护士为社会奉献爱心,以此提高社会责任感。服务队现在有志愿者700多人,“我们的基金是每人每个月交1元,有的人还会多交”。杨惠云告诉记者,志愿者服务队最初主要在院内活动,由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护士在休息时间义务进行引导、协助检验科抽血等,后来开始向社区、养老院延伸,志愿者定期去孤寡老人家中服务,并捐助社区的贫困大学生。
2017年护士节,杨惠云获得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有人问我获奖是什么感觉,我说没什么感觉,就是觉得没有给陕西丢人。真正感到有很强的荣誉感是站在人民大会堂领奖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虽然身处平凡的岗位,但也能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2020年2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建了130人的医疗队,驰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杨惠云担任副队长。2月9日凌晨,医疗队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负责收治重症患者,杨惠云分管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和护理工作。她说:“患者在那里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人和他们交流。我进去简单地交流之后,患者都泪流满面,觉得没有被放弃,有希望了。”
医疗队中80后、90后队员占60%,为了消除年轻医护人员对病毒的恐惧,杨惠云总是带头进入病房,坚守在离病床最近的地方。杨惠云说,这也是为了给患者树立信心,让他们感到身边有人陪伴。“后来,我们的每一位队员都愿意去和患者交流,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次冲在前面的都是年轻人。”
杨惠云说,当看到越来越多有责任感、有热情的年轻人投身护理事业,她除了感到欣慰,更感受到传承护理精神的重要性。她相信,随着国家愈发重视护理专业,中国的护理事业将会有更好的明天。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鼎